對於「緋聞」,我們應先區分清楚,到底是色情事件?還是感情事件?
這兩個層次意義完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但是,這兩者也有共同意義,就是都牽涉到時代變遷的調適問題,包括中國人感情觀、婚姻觀,甚至休閒觀的轉變。
若是色情事件,總涉及了某些交易,如金錢、權勢、虛榮或地位,都可能用來交換。像嫖妓,某些達官貴人「包下」某女人、金屋藏嬌、弄地下夫人都屬於這個層次。不管是否隱瞞了太太,都是非法律所容許的。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若發生色情事件,基本上是可以抨擊、也可以付予評論的。因為公眾人物有一種社會教化的責任,尤其要謹言慎行。
為什麼這些事情會成為問題?主要原因就在於社會的變遷。
從感情到色情
過去三妻四妾,或在外面嫖妓,是被允許的,甚至被視為一種「風流」。但是以前有其環境背景;在家庭中夫妻關係相當疏離,男人不管感情或色情,常常在社會找其他出路,一般人也總是睜隻眼、閉隻眼。
現在時代改變了,婦女不應再成為人們宣洩情緒,乃至於休閒消遣的消費品,應走向男女平等,女性的人權應該予以保障。如果男人在工作繁忙、身心壓力之下,需要宣洩情緒或消遣,也應該從事非色情的休閒才對。
若就感情事件來說,意義就完全不同。當公眾人物的感情生活發生困難,包括愛情或婚姻,觸礁而涉及緋聞時,主要的內容就是「外遇」,不能算是緋聞。
我認為若只是感情事件,即應視為個人隱私,不應該公開報導評論,尤其不應該為了滿足大眾的窺伺慾,而把公眾人物的私生活作為消費品。
以前的婚姻,基本上是為了成全社會功能,為了禮教的需求,所以夫妻間可以沒有愛情而結合。但今天的婚姻觀是為了成全男女間的愛情,比較不能忍受沒有感情的生活。
現代人正處在這兩套婚姻觀的夾縫中。許多人基於傳統的觀念或壓力--「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門當戶對」而結婚,忽略了愛情因素。結婚之後,感情的要求又逐漸高漲,就容易對沒有愛情的婚姻感到苦悶。可是又在傳統的壓力下,也許是家族壓力、也許是面子問題、現實生活問題,乃至子女問題等,而怯於分手,只好以外遇來解決感情的饑渴,或以外遇為導火線一併解決婚姻危機。
婚姻觀生病了
對感情生活的困難或痛苦,我們應該用關懷的眼光,多多體諒。甚至可以說,今天婚外情如此普遍,它的社會意義就是:告訴社會,我們的婚姻觀生病了。
當然,感情事件和色情事件有時很難區分,最典型的就是男人藉口婚姻痛苦騙取女人的感情,感情發生後,又和金錢或精神報酬糾纏不清。我們在評論時,需要釐清這些。
政治人物處理公眾事務可能很優秀,但並不等於他在處理男女感情問題時也一樣聰明。這可以說是世界性的難題,尤其中國人一向不善於處理感情問題。過去人們對政治人物期許過高,往往很多政治人物發生緋聞,都被遮蓋了。
人們過多期望政治人物,有時等於逼他們作假。結果很誠實承認婚姻生活出問題的人,反而不被信任;努力掩蓋、不誠實的人卻能保住政治生命,實在很荒謬。
我們要學習成功的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努力把色情排除,把愛情導入婚姻,因為傳統的婚姻觀不能夠安頓人的心靈。其實最好的還是應該在夫妻關係上調整;治本之方,是讓愛情在婚姻生活中滋長。
(楊孟瑜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