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護理學會1993年就把「護理資訊」列為次專科,與內、外、婦、兒科並列,每間醫院均設有護理資訊師。方月燕分析,資訊護理師要懂的系統多如牛毛,加上計價、住院、藥理等系統資訊四散,要了解資料探勘與分析技術,也有護理的知識與實務能力,才能成為醫院與資訊工程師的傳遞者。
目前台灣只有30多位資訊護理師,輔英科大2016年成立的「護理資訊學分學程」專班,招收有護理師執照的同學,在護理學識層級之外,加修電腦科學或資訊管理的專業。
先進科技加持 顛覆醫療模式
負責這項計畫的助理教授級專案教師郝德慧說明,學生必選修資通訊概論、基礎資料庫應用、系統分析等課。畢業前臨床實習兩個月,表現優異者可以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耕莘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高雄長庚醫院等12間醫院任職。
為培養學生的資訊門檻,學校斥資300萬購買資訊護理工作車,還有上機實作課程。
開腦手術風險極高,現在利用擴增實境(AR)眼鏡,360度呈現病人腦中的動靜脈、神經、纖維,醫師手術前先戴上虛擬裝置練習,請專家遠端協助,大幅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預後風險。
輔英護理系將AR眼鏡運用在「健康照護資訊與實驗」課程上,郝德慧以「身體評估」舉例,學生戴AR眼鏡能看到老師第一視角;指導靜脈注射時,學生看得到血管內的實際畫面。
「10年內台灣醫療環境就會改變,護理教育連結數位是趨勢,」郝德慧語帶殷切。
護理教育著重實務操作,方月燕設置護理自學中心,將護理內外科、急救等不同實作技術剪輯成教學影片,學生可租借回家反覆練習,一學期平均每個學生使用六次,學生也可以自己錄製練習影片,操作良好者可獲加分。
銀髮商機 老人看護未來最夯
高齡化社會到來,WHO推估,2025年全球65歲以上老人超過10%,台灣則逼近20%。未來12項最夯行業中,護理相關職能強占兩項,分別是銀髮族看護與遠端衛生保健專家。
輔英科大設有「高齡服務學程」、「產後照顧學程」,方月燕認為,護理事業可以從疾病照顧延伸到健康管理。「具有足夠臨床經驗及管理能力後,甚至可以創業、開辦護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