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為什麼選擇這個系?
高中就讀高雄高工電機科,當時對軟體開發有興趣,但對馬達、輪機等大硬體還沒有涉獵。如果只學資通軟體或小電力,職涯發展會比較窄,而電機包含電子、電力、資訊,路比較廣。
學電機,要跳資訊、電子很容易,但學資訊、電子不容易跳回電機,我想趁年輕多學一點,真的學一段時間,再確定自己的走向、試著跟產業接軌。
高應大歷史悠久,優勢是有很多校友在南部深耕,北部也可以看到一些學長姐很活躍,讓我們可以更順利到產業發展。
2、貴系給你的專業訓練為何?
我們課程分三組,可以依興趣選修:電力組包括電力電子、綠色能源、電力工程;控制組包括控制理論與應用、光電工程;資通組就是資訊與通訊。
我修的課以資通組、控制組為主,廣義來講就是軟體開發,不管是前端網頁、後端資料庫設備、大數據運算。我的專題是跟梁廷宇老師,他的實驗室屬於大數據運算,還可以摸到一些3D列印。
3、這些訓練對你的幫助是?
我對高應大課程安排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由,我大三前就修完必選修,剩專題製作;因此我利用大四時間,透過學姐介紹,順利通過面試,到位在台北的惠普實習。
學術與業界結合 有助突破瓶頸
專題題目是三人一組,規劃高雄市區旅遊App,使用者依據喜好填上時間,就能跑出整天行程。我負責寫前端,而過程也遇到困難,花一個禮拜發現是溝通不一致,最後才解決問題。
學校的實務操作,再加上惠普的實習經驗,學術與業界的結合,讓我在寫程式上了解到程式碼的簡潔性、效能度都非常重要,更有助於突破瓶頸。
4、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
之所以會專題選擇跟梁廷宇老師,是因為曾經上過他的Java程式語言課。上課時會規劃每週完成小作業,寫出小計算機、邏輯運算、溫度轉換、繪圖語法等。老師的教學會很精闢的告訴你運算原理,而不是直接講答案,也會提供很足夠的實作時間,讓人能夠真正學到東西。
5、入學後發現與想像有何不同?
高中電機科到大學電機系,是由淺入深。從高中學基本電學、電阻電流運算,到了電機系,學到如何依據基本知識計算,來支持機器運作,且效率好、工損低,再回到業界使用;例如電動機要用什麼效率、良率,算出來得到最好答案。
這跟高中題目不一樣,會以業界實例作為教學,對進入產業界可以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