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面對挫折不言退 美感包裝奪iF首獎

技職典範人物3〉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Light Wave╱光波團隊

蕭玉品
user

蕭玉品

2017-02-09

瀏覽數 69,400+

面對挫折不言退 美感包裝奪iF首獎
 

本文出自2017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得獎作品是燈管包裝設計「Light Wave╱光波」,設計團隊是劉禹彤、劉禹伶、康勝傑和謝鎔竹等四名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2016年的畢業生。他們用蜂巢紙,設計出藍、黃冷暖二色,體積輕薄、有質感的伸縮式燈管包裝Light Wave,展現燈光的美,也縮小了七成的包材體積。

這項史無前例的殊榮,開創了台灣在iF獲獎的歷史新頁。他們還得到2015年德國紅點最佳獎(Best of Best)。

Light Wave,是由高標準的老師、堅持的學生,碰撞出的精采火花。

負責指導的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張建豐強調,得獎的作品只是他「包裝專案設計」課堂上的成果,「比賽是嚴格教學的結果,終極目標是過程學到的東西。」

光從題目發想開始,學生們就不好過,班上每組學生幾乎都要提上百個題目,才能過關。

謝鎔竹提到,當時,四個人坐在小小的討論室裡想破頭,因為太無助,小到指甲剪、針線包、便當袋,大到鏡子、桌子,看到什麼都說。

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系主任邱惠琳說,班上有不同組別,每組提的題目都多,為了避免重複,組內學生會自己先過濾一輪,「所以他們真的把天地裡看過的東西,全想過一遍了。」

後來,團隊在隨意抬頭時,突然看到天花板上的燈管,靈光一閃,想到或許能製作取代瓦楞紙的燈管包裝作品。

「我們的初衷是想改變燈管包裝拆下來,都在垃圾桶炸開、占空間的樣子,」劉禹伶說。

「加上包裝燈管的原色瓦楞紙很醜,常常看起來舊舊爛爛,燈很美呀!為什麼要被包裝成這樣?」謝鎔竹補充,他們想讓消費者知道,燈是漂亮的,因此決定重新設計包材。

司其職堅持到底 終能收割好結果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團隊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張建豐讓他們的題目過關,難題卻尚未解決。每個人各司其職,誰都沒少吃苦頭。

負責作品結構的康勝傑,和張建豐合作期間,面對質疑,沒講過幾句話,只會點頭、搖頭,然後默默把產品拿回修改。但他的毅力驚人,光是收闔Light Wave的兩端,要用掀蓋、旋轉或摺角的方式,就試了不下數十次,「要考慮合理性和便利性,」康勝傑很堅持。

謝鎔竹則調整Light Wave的色彩。團隊挑了藍、黃的冷暖兩色,但顏色有許多種,選擇什麼藍、什麼黃、什麼漸層,都不斷測試,「先想要哪種藍和黃,再決定要什麼漸層、如何漸層,」她說。

劉禹伶專責攝影,不僅拍攝上千張照片,以清楚表現產品概念;甚至在主視覺圖片的呈現上,還和劉禹彤吵過架,「應該是比較大聲的溝通啦!我們最後都會取得共識、找出平衡,」劉禹伶不好意思地說。

進入緊鑼密鼓的手工製作階段時,四個人一有空,便為了Light Wave聚在一起。謝鎔竹說,他們曾在寒流來襲的夜裡,穿著厚重大衣,一片片割著Light Wave的紙張,「那時候有風,紙還會飛,超冷!」事過境遷,幾個人想起那時的窘境,忍不住放聲大笑。可是好作品沒有例外,都須經過「努力」「堅持」的過程,才能收割好結果。劉禹伶透露,知道獲得iF全球第一名時,甚至喜極而泣。

比賽只是附加 關鍵是過程中學到精髓

獲得大獎後,成員們去年6月從學校畢業,如今有人當兵,有人從事美術相關工作,也有人轉換跑道,離開本行。

為了Light Wave打拚的那段時間,是否會成為人生的養分?「會!」劉禹伶和謝鎔竹不約而同點頭稱是。劉禹伶分享,經過這次比賽,她磨掉自己的銳利,堅持專業的同時,會用溫和方式表達;謝鎔竹也說,她思考變得更多元,並知道在團隊裡,要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

張建豐一再提到,比賽只是附加,關鍵是過程中學到設計的精髓、真諦,「這在他們之後的人生道路,一定都能應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