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安「心」,過好年

健康密碼

邱淑媞
user

邱淑媞

2017-01-24

瀏覽數 40,700+

安「心」,過好年
 

本文出自 2017 / 2月號雜誌 偷學成功者的運動筆記

突發性心跳停止(或心因性猝死)深受西方國家重視;在美國,有約一半的心臟病人是死於心因性猝死。它可發生於兩大不同族群:一是年輕的運動員,主要原因是肥厚型心肌病變;另一是中高齡族群,則多與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有關。

雖然中高齡的突發性心跳停止常發生於曾有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人,甚至就在心肌梗塞時發生,因而常被周遭的人誤以為就是心肌梗塞發作,並當作心肌梗塞處理,但,如此一來卻喪失了稍縱即逝、僅有瞬間的黃金救命時間。因此,兩者的分辨,非常重要!

心肌梗塞,是心臟血管阻塞,阻斷心肌血流與氧氣供應,但沒發生突發性心跳停止時,心臟持續跳動,病人仍有意識,可能伴隨胸悶、冒汗等症狀。

突發性心跳停止或心因性猝死,則是心臟的電流傳導出現問題,導致心跳失去正常的律動,跳動不規則、甚至速度非常快(心室顫動),卻無法有效將血液送出到全身,腦部失去血流供應而失去意識,連呼吸也異常、甚至停止。

立即急救,是活命的關鍵

雖然急性心肌梗塞與突發性心跳停止兩者都須緊急處理,應立即呼叫119送醫。但,心因性猝死又比心肌梗塞更加急迫,可用「分秒必爭」來形容,每慢一分鐘,存活率就降低10%,因此,想要搶到活命機會,必須在119到達之前就開始急救。

最好的急救方式,是使用電擊,使心臟停止顫動、回復正常跳動,因此,台灣目前已在公共場所廣設「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又稱傻瓜電擊器),即使未受過訓練,也可打電話給119,在救護人員遠距指導下操作。但一般家庭通常沒這項設備,這時,就需先進行人工心肺復甦術(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以雙手垂直快速壓迫患者胸部,將血液送出,搭配人工呼吸,維持腦部與重要器官的氧氣供應,等候119人員到達。

隨著人口高齡化、心血管高危險族群增加,保心、安心的健康密碼包括: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已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曾有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的人,照顧者應由醫療團隊給予相關衛教,學會辨識急救時機,並接受心肺復甦術訓練。長照或老人機構照護員亦同。

●保心、預防很重要,最重要的是戒菸、控制三高與肥胖、規律運動、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維持規律生活與平穩情緒,並遵醫囑服藥。

●推廣讓整個社會具備相關的基本認識,以及普及推廣心肺復甦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