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型高壯的林尚愷,一看就是美式足球員身材。今年51歲的他,講起高中、大學打美式足球,臉上掩不住驕傲神情,開心地彷彿是個年輕小伙子。
一坐下他便拿出一張學生球衣(letterman jacket)的照片,這件球衣讓他一生最難忘的時光停格了。
夾克上有畢業年分、名字和校名的縮寫,還有四個象徵美式足球、摔角、高爾夫球、田徑的圖樣。旁邊繡上星星,是球隊隊長才有的。若還有一條槓,則表示是球隊一軍。林尚愷的夾克有三顆星星,代表當過三種運動隊長,而且連三年都是一軍。
「這是很榮耀的事,天天穿這件外套去學校,很威風,」他笑說。在擔任隊長期間,球隊贏得州冠軍,讓他成為風雲人物。多年來這件衣服就裱框掛在書房牆壁,顯見他有多重視。
台灣出生,國中就到美國當小留學生,八年級時,有天下課走進操場,看到美式足球隊正在練習。總教練、也是他的歷史科老師見他看得入神,叫他隔天來一起練球。林尚愷就這樣認識美式足球,「一打就迷上了。」
在美國校園,高中固定在週五比賽,整個球季,都在為每個週五做準備。「逢人的打招呼用語就是,你準備好週五比賽了嗎?」
要贏就要動腦 勤練培養求勝意志
後來他被選為防守隊長,不只球技要好、跑得快,在場上指揮調度、記戰術,更是關鍵。
一隊11名球員,進攻隊形可以多達50、60種,防守模式也分六、七種,「Eagel 4或2-35-XYZ,各是什麼意思,誰要往東跑、誰要往西跑,都要搞清楚,」林尚愷分享,外界對美式足球的印象,多半以為靠力氣衝撞就好,其實這是很複雜的比賽,要贏就要動腦,且反應快速,隨時應變。「黑人後退都比你往前跑快,」他靠的是勤練和求勝意志。
團體的重要也是他的一大體會。因為一個人漏接很可能就是輸球關鍵;然而球賽本就有輸有贏,每當隊伍輸球,就是全校大事。若輸了,「那一週簡直像國喪期,」他坦言壓力很大。
輸贏總是兵家常事,這讓他學會抗壓,磨練心理素質。贏球頂多週末開心兩天,週一一到又要準備下一場比賽。輸球當然會難過,但也要趕快整理好情緒,激勵自己下一場比賽贏回來。
將打球心得運用到職場,林尚愷目前掌管台新財富管理和全台分行,每月30日結算當月成績單,不管業績好壞,下個月1日,一切又是從零開始。
進入台新超過十年,同仁間都認為林尚愷的領導能力好,像是設定目標、擬訂計畫、執行意志力、凝聚共識、團隊氣氛都很好。
當年林尚愷一進入台新就當總處長,等同空降,第一步挑戰就是贏得同仁信任,「旁人都在看你的成績,看你是不是夠格、有能力擔起這個責任。」他拿出球場上不服輸的拚搏精神,用一場場賽局證明自己。
現在他也用運動,聯結家人情感和兒女教養。近三、四年,每週末總有一天,他會帶著一雙兒女去打高爾夫球。林尚愷要求孩子練球技,還讓他們自己背球桿練體力,「逼他們去運動,爭取得勝的榮耀感,」他說。
從前林尚愷常跟爸爸打球。現在週末帶兒女打球,80多歲的媽媽也去,一家人親子關係非常好。
回顧美式足球帶來的最大啟示,林尚愷直言,無懼競爭,再大挑戰也不怕。他也是用這股精神克服產業環境以及滿足客人要求,追求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