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累積臨床研究經驗 醫病也要醫心

學長姐帶路12〉顱顏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 謝育佳

林郁庭
user

林郁庭

2016-09-22

瀏覽數 10,800+

累積臨床研究經驗 醫病也要醫心
 

本文出自2017研究所指南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選擇這個所?

謝育佳答(以下簡稱答):我大學時期念牙醫系,就開始對矯正科產生興趣。念研究所也是現在的趨勢,長庚醫院體系鼓勵學生一邊從事臨床工作、一邊取得碩士學位,同時訓練臨床專科技能及研究能力。醫院當時有補助學費,也可以同時有研究生及住院醫師的身分;而我在臨床工作之外,也想學習研究能力。

問:貴所給你的專業訓練為何?

答:首先,我們的師資很強,念我們科有絕對的優勢;其次,顱顏顎齒矯正專業,在醫院裡除了臨床上的學習,較難有系統學習做研究,例如以前沒接觸過的生物統計、研究方法、組織研究題目、找樣本等。

由於臨床研究相當多種,透過課堂上的學習,可以使研究主題更明確。研究得法,才能解決臨床上的問題。

另外,過去的醫學文獻數量不若現在多,如何統整大量的知識、並且去蕪存菁、找到前人研究的問題並精進改善,都是研究所給我的專業訓練。

有研究所訓練,臨床更能使上力

問:這些訓練對你的幫助是?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答:醫院裡注重升等,也希望醫師具備臨床、研究與教學的能力。透過研究所的訓練,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培養文獻回顧與分析能力,進而真正做到臨床實驗。

現在,我在臨床上已能夠應用這些能力,出國進修時,也可以很快跟國外的老闆順暢溝通,一年內就能做出很好的研究,回來後面對臨床與研究也比較得心應手。

現在很強調「實證醫學」,院方會期待醫師具備研究能力,藉由做研究解決臨床的問題。沒有受過研究所訓練的醫師,往往在臨床研究上使不上力。

問: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

答:由於大多數的課程內容都是關於醫學的專業學習,有一系列的課程是關於顱顏醫學,會找外科醫師、語言老師、社工師等來講課,其中幾堂課的上課內容比較偏向人文的部分,有堂課找了羅慧夫基金會的執行長來上課,播放一部關於唇顎裂病患的影片,我看完後覺得非常感動,在人文關懷上有比較大的衝擊,也讓我對於病患的內心有了更深的了解。老師們也常常鼓勵我們:「除了治療病患的外觀,也要治療病患的內心。」

問: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念這個所?

答:因為只要有牙醫師執照就可以執業了,所以最重要的是有想要接觸研究這一塊,想學習研究相關能力、有系統的分析病患的結果,或是想發展新的療法、新的技術就適合念研究所,因為他必須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我認為已經有臨床經驗,在臨床上或是研究上遇到某些問題,再開始念研究所或許學習動機會比較強,比較知道自己缺乏什麼樣的能力,會學得比較快,也比較有目標。(長庚顱顏口腔醫學所,2012年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