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智慧聯網應用廣 跨領域通才夯

認識18大學群〉工程學群

陳承璋、陳信佑、林郁庭
user

陳承璋、陳信佑、林郁庭

2016-09-22

瀏覽數 6,450+

智慧聯網應用廣 跨領域通才夯
 

本文出自2017研究所指南

儘管競爭激烈,電機相關產業的就業市場卻很不錯,像是半導體、資訊、光電產業等,對電機人才需求量大,加上薪水不錯,吸引許多優秀人才投入。

面對日新月異的產業,工程領域系所也不斷充實師資及課程規畫,加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比如近年來物聯網快速發展,產業對跨界型人才求才若渴,國立台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陳永源便指出,電機所碩士生能培養跨領域整合的能力,可為自己更添優勢。

複雜的高科技環境更要通才

「因為科技產業的變動實在太大,在美國有些理工學院,早已不分系所,」陳永源觀察,目前台灣多數電機所還是會依照不同領域,區分不同組別,比如電腦工程組、系統工程組以及晶片設計組。

不過,美國早已打破增設組別的藩籬;不分系所、僅設一個學院亦大有人在,好讓所有學生能在所有理工領域內,暢行無阻,以訓練通才學生。

會有這樣的結果,主要還是受到智慧聯網的影響。事實上,智慧聯網所衍生出來的應用,涵蓋你我近乎全部的生活圈,包括車聯網、醫療網、智慧家庭網等。而這些新的概念,又須動用眾多高科技,才能一圓科技新夢。

舉例而言,近日各界熱烈討論的無人駕駛車,該如何避免碰撞、讓車與車之間能相互連結,就需要感測裝置、感測網路,更需要建造一整個系統平台。而這之間的工程,就亟需跨領域人才的投入。

也因此,面對日益複雜的高科技環境,對於工程學群的學生可說是一大挑戰。陳永源強調,許多新的科技應用,都是這幾年才出現,千萬別把自己局限於某個領域內,更須敞開心胸不停學習,才能順應變化,掌握未來。

校園現場〉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

科技專長三合一 跑在趨勢最尖端

工程科學是個多領域學程,強調深入了解及整合應用工程、科學及數學的原理。不只是在業界,學界也積極整合具有機械、電機與資訊這三類特長的人才,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工程師。

站在浪頭求新求變 鼓勵跨領域學習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跨領域研究,是近年機電領域的主流。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也不落人後,將電機、資訊、力學三大領域,與其他專業做跨領域整合;同時積極進行創新研究,如量子電腦、奈米科技、自動化系統等,領先學界。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主任侯廷偉指出,近年,通訊網路、生醫是很熱門的領域,所上的腳步也跟得很緊,開設「微機電製程技術」「半導體製程技術」「奈米製程技術與實作」等課程,結合生醫領域的生物晶片與半導體奈米技術,很受學生喜愛。

而「智慧型機器人」「人工智慧」「網路嵌入式系統應用」等跑在趨勢尖端的課程,更是熱門。所以師資也配合研究走向,老師們除了擁有工程背景,也具備其他領域的專業。

侯廷偉認為,無論是學術研究或實務操作,所上有各式資源鼓勵同學實踐創新;系統設備更接近業界規格,讓學生能順利銜接產業界。頭腦靈活,擁有創新創意思維的學生,在這個環境學習應能如魚得水。

多元學習發展更廣 創新思考活用理論

走進工程科學研究所實驗室,大大小小的機器設備映入眼簾。成功大學工程科學所奈米生醫光電組碩二生李佳蓉說,該所屬於多元整合系所,包含「電機控制與通訊」「資訊與應用」「量子電腦」「應用力學」「系統整合」「奈米生醫光電」等6個研究組別,每個領域都有不同的專業設備。例如奈米生醫組有很少實驗室有的CNC精密加工機,價格昂貴,甚至還有專屬的無塵室,學習資源充沛無虞。

李佳蓉也提到,所上除了傳授專業知識,老師有別於傳統的上課方式,也培養出同學們有效溝通、團隊合作、創新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舉例來說,「電腦輔助工程分析與設計」這門課,學生有一個專屬的網路群組,每週上傳作業時,可同時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或預測可能發生的狀況,跟大家討論。即使做作業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困難,老師有時也會故意「出難題」考學生:改變某個參數,會發生什麼結果?刺激學生想出可能的解決辦法,激盪出更多火花。

學期末,學生還要設計一個課本之外的題目,找出答案,來訓練創新思考。而另一堂專題討論課,教授會邀請各領域傑出人士分享成功經驗,開拓學生視野與國際觀。

【未來出路】

適合就讀對象:面對未來的挑戰,學生的學習態度須更為開放多元,若能具備整合能力與溝通能力,在工程學群內會更加分

可能就業產業:半導體產業、感測器產業、車電產業、機器人相關產業、光電相關產業等

主要職位:軟體設計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硬體研發工程師、機電工程師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