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勇於追夢 抓緊機會開拓國際視野

校長經驗談5〉馬偕醫學院校長 魏耀揮

陳信佑
user

陳信佑

2016-09-22

瀏覽數 7,800+

勇於追夢 抓緊機會開拓國際視野
 

本文出自2017研究所指南

以前的學生比較會忠於自己的理想。我讀台大農化系時,班上有6位同學成績足以考上台大醫學系,卻選擇農化系,可見其堅定的學習志向。大學畢業後,我選擇到美國攻讀生化博士,因為我很早就立志要做研究。雖然沒當成醫生,卻變成醫生們的老師。

年輕人的特質應該是勇於追求理想,但現在很多年輕人失去理想和抱負,父母說什麼科系好找工作,他就去考那個系所,甚至沒想清楚將來要做什麼,非常可惜。

身為老師,我覺得有義務要激發學生追尋理想的熱情。我常要求學生思考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曾有位學生找我討論後,決定轉系離開醫學院,後來在金融界發展得不錯。看見學生找到真正的興趣及目標,我心裡很高興。

世界變得多元 海外交流要趁早

早年台灣的生化研究所還不普及,當時我決定赴美留學。對美國自由、多元、開放的學風和文化,至今仍記憶猶新。

在台灣,我們常用成績衡量學生的好壞,到美國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美國人看重社交與表達能力,大家聊的是時下流行話題或彼此的嗜好,如果接不上話,美國人會覺得你很無趣。

為了更融入美國,我後來搬進一棟住滿美國人的小公寓,也開始聽嬉皮音樂、看舞台劇、參加舞會,從日常生活了解美國文化。

出國讀書是開拓視野的最佳時機。我剛到美國時非常適應不良,卻也因此成長不少。現在的世界比當年更多元、複雜,年輕人若不早些接受刺激,會來不及。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因此,無論是長期的交換學生、雙聯學位,或短期的海外交流,只要有機會,就應該出去看看,說不定會得到更多啟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