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關心血壓變化, 別讓心臟病找上你

三高風險1 〉每27分22秒奪走一條人命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6-09-20

瀏覽數 8,950+

關心血壓變化, 別讓心臟病找上你
 

本文出自遠離三高,從三低做起

究其原因,三高相關的代謝症候群是心臟病的致病重要因子,有三高的人比一般人容易得到心臟病。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說,心臟病和動脈硬化有關,而其硬化速度又視三高情況而定。

他解釋,隨著年齡增長,血管開始老化,會變硬、變厚,管壁每年以0.04毫米的速度增厚,彈性也逐漸變差,若出現三高的危險因子,增厚速度就會加快。

由於膽固醇、血脂堆積,鬆脫的管壁細胞會形成粥塊硬化物,包覆在動脈血管外圍,隨後又往內擠壓,使得血管愈來愈厚。研究發現,如果讓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降低四成,管壁每年增厚的速度可以降到0.01毫米。因此,動脈硬化愈慢,老化速度就跟著減緩。

糖尿病、高血壓會危害心臟 

心臟病除了和低密度膽固醇有關,高血糖也是可怕的心臟殺手。國健署自2007年起,對近6000名三高民眾進行長期追蹤,這份2013年公布的調查發現,有高血糖者在五年內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比沒有三高者多1.5倍,高血糖對心臟的危害非常大。

還有研究顯示,五成五的糖尿病人會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糖化血色素每增加1%,心臟病的風險會相對增加1.18%。

「高血糖容易引發糖尿病,對心臟的危害,等同心臟病,」洪惠風說,糖尿病會侵犯全身的大、小血管,目前的降血糖藥物只能改善視網膜這樣的小血管病變,無法明顯改善心血管的大血管病變。雖然藥廠已經研發可以排出糖分的新藥,但是否能減輕心臟病的威脅,仍有待觀察。

此外,心臟病和高血壓也有關連。當心臟長期面臨血壓升高,必須加強收縮,對抗這種外來的血管阻力;長時間負荷壓力,就會發生左心室肥厚。而長期的高血壓也會加速造成主動脈瓣膜狹窄,引起二尖瓣閉鎖不全,有害心臟,最後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2015年台灣高血壓學會依據不同族群的國人,訂定「2015台灣高血壓指引」,做為血壓標準。

洪惠風表示,綜合61篇對上百萬人,追蹤12年的研究,血壓下降兩個毫米汞柱,心臟病死亡率可降7%,中風死亡率相差一成。由此看來,每天量血壓是保護心臟的一種方法。

他表示,不少民眾在醫院看病,見到醫師也容易緊張而產生「白袍高血壓」,不如每天在家自己量,數值比較正確。相較之下,在家因心情輕鬆,血壓標準應降為135/85毫米汞柱;剛開始,多量幾次,選擇固定時間量,也可找出早、午、晚的血壓變化型態。

由於清晨是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的好發時段,早上起床後就要量一次血壓,睡前也要量,記錄下來,做為就醫參考。此外,氣溫也會影響血壓,尤其今年夏季高溫,也發生過不少心肌梗塞病例,心肌梗塞不是只有冬天才常發生。而隨著季節改變,藥物種類、用量都要調整。

控制體重不熬夜 飲食多留意 

至於該怎麼量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的指引指出,量之前,先休息三、五分鐘,保持心情平靜,坐在有靠背的椅子,兩腳平放地面,不要翹腳,測量之前半小時,不要抽菸、不喝含咖啡因飲料,不要憋尿,不要看電視,也不要洗澡,以免影響血壓的正確性。

量測時,不要說話,第一次量的人,最好左右兩手都量一次,日後可以血壓較高的那一手,做為測量之用。一般說來,量測位置愈接近心臟,準確度愈高,使用套臂型血壓計,比手腕式、隧道式要合適。

洪惠風建議,按時吃藥、控制體重、規律運動、避免熬夜,是降低血壓、預防心臟病的方法。平常飲食也要注意醬油、番茄醬等調味料和加工食品的鈉含量,適量攝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