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PTC五年躍升物聯網先驅 為製造業掌握先機

服務全球逾2萬8000家企業

黃維玲
user

黃維玲

2016-07-28

瀏覽數 31,500+

PTC五年躍升物聯網先驅 為製造業掌握先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8月號雜誌 波士頓 地表最創新1平方英里

「我們正處於成功和失敗都以十倍速前進的時代,」這是英特爾前總裁葛洛夫(Andrew Grove)1996年在他全球暢銷550萬冊的著作《十倍速時代》中的名言。

20年後的今天,這世界何止以十倍速度在前進。大數據、演算法、機器人、深度學習、物聯網……正以海嘯般的力道衝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在這波科技新浪潮中,台灣的機會在哪裡?答案可能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

所謂物聯網,簡而言之,就是周遭每一樣東西都連上網路,能夠傳送和接受數據,也可遠端控制。根據統計,全球聯網裝置的數量,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500億個,是地球總人口的六倍。全球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到了2025年,物聯網在全球創造的經濟價值將達6.2兆美元。

「今天的傳統製造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未來都會改變,」目前正致力提供企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PTC副總裁豪爾‧海博曼(Howard Heppelmann)在波士頓總部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表示。

PTC是工業設計軟體的先驅。1985年成立,專門為企業提供科技平台解決方案。

聯網咖啡機不再是玩笑了

身為解決方案的公司,如今物聯網時代來臨了,製造商在設計、打造「物」的同時,必須把軟體、感應器、聯網等功能嵌入產品之中,才能創造價值。在這種新趨勢中,PTC自己轉型的腳步當然要更快。

「PTC內部的轉型是被顧客需求驅動的,」豪爾表示,「我們開始問自己,如果公司重新來過,要怎麼做才不一樣?」

最後他們決定,聚焦在物聯網。過去五年來,PTC已成功成為「物聯網」領域的先驅。執行長吉姆.海博曼(Jim Heppelmann)和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在2014年11月共同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智能連網的產品如何讓競爭轉型?〉一文,喚起許多企業領導人對物聯網的重視。

此外,PTC每年所舉辦的Liveworx大會,已成了全球最盛大的物聯網活動。2016年6月間在波士頓舉辦時,吸引了全球共4500多人參加。

對比之下,僅僅兩三年前,物聯網聽起來還是天方夜譚。「幾年前有人提到讓咖啡機連上網路的點子,結果被嘲笑,」豪爾舉例,但現在智能咖啡機已成了賣咖啡豆和耗材的利器。

他舉例,有個朋友有一台濃縮咖啡機,但是奶泡機壞掉了,因此很久不煮咖啡。直到廠商打電話來問,「您很久沒訂咖啡豆,請問有什麼問題嗎?」才知是奶泡機故障後,寄了更換零件給她,她才又繼續喝咖啡。若咖啡機聯網,這位朋友就不會中斷咖啡消費了。

由此可見,物聯網也能改變行銷、跟顧客打交道的方式。「現在沒人會覺得聯網咖啡機是玩笑了,」豪爾說。

工廠善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以零件庫存的管理來說,你希望顧客東西壞掉了,馬上有零件更換,但這樣做成本很高,因為要準備很多庫存,分布在每個服務點,資金龐大。

但如果你生產的產品是聯網的,能夠採取的行動就多了:可以監看產品的狀況,增加預測的準確度,甚至在零件失敗前提供預防性維修。

PTC目前服務的企業遍布全球,超過2萬8000家,其中一大領域就是製造業。豪爾表示,目前不管哪個產業,面臨的問題都差不多,就是如何讓工廠聯網。

以前每個工廠都是孤島,現在感應器爆炸性的出現,加上有巨量數據可以運用,一切都改變了。把資訊即時聯網,一旦營運、系統發生異狀,當下就會收到通知或警告,帶來更多機會。

其實,工廠要迎接物聯網時代,並不需要把所有的設備都更新。豪爾指出,「只要用現在的平台取得資訊,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來辨認人類無法察覺的問題,就很受用了。」

以PTC大客戶美國奇異(GE)為例,GE看好物聯網,已經大手筆投資了10億美元,把感應器裝在它生產的機器上,連上網路,然後分析接受的數據,找出可以改善機器生產力和可靠度的方法。「你今天的運作不再是根據昨天或上週的報告,而是來自各方的即時回應。」結果GE在短短幾星期,成功把機器的停工時間降低了10%到20%。

由於初步測試成功,GE今年要繼續把PTC的技術布建到75個工廠。雙方合作還不止於此。「GE自己的業務部門也賣製造解決方案,後來跟我們簽約,把我們的技術放在他們的解決方案中,」豪爾非常驕傲,可以幫助GE這麼大的公司轉型。

IoT重點是「物」而不是「網」

PTC的其他大客戶,還包括醫院的實驗室設備製造商,物聯網讓病人在救護車上時,就能在緊急開刀前及時做好血液檢驗,醫院則可讓醫療程序更順利流暢。

「我們剛開始跟醫院談讓設備聯網,很多醫院都百般不願意。一旦他們看出這帶來的價值有多大,會為醫院減少多少問題,就都成了客戶了。」

而PTC的轉型,則透過一連串積極的併購,不斷增加相關的技術與人才。

從2014年至今,PTC一共併購了六家公司,包括在物聯網解決方案有領先地位的開發商Thingworx,及發展擴增實景(AR)技術平台的Vuforia。

物聯網跟擴增實境有什麼關係呢?在今年的物聯網大會上,PTC執行長海博曼和全球最大重工設備製造商Caterpillar的數位科技總監路易斯(Terri Louis)一起登台,展示AR如何運用在工業的環境中。

路易斯說,「顧客租用我們的機具,希望它順利運作,容易使用,也希望可以從遠端跟機具連線,了解它當時的位置,是不是正在使用中,或已在待命。」

接著他們示範,客戶在使用聯網的發電機組時,只要透過平板電腦,根據覆蓋在設備上的擴增圖層一步一步的引導,就可輕易操作和維修機具。

「物聯網的重點在於『物』而不是『網』,」PTC執行長海博德曾說,「網際網路並沒有激烈的轉變,它在慢慢演進,比較大幅度的改變發生在『物』。我們的世界、我們跟身邊所有東西的關係,都在經歷根本的變革。」

負責PTC「聯網製造」部門的豪爾指出,麥肯錫的統計中,物聯網市場最大一塊是在製造業,占33%。對於有深厚製造業根基的台灣,這是莫大的商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