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港/趨避總統府
七十六年五月一日,林洋港就任司法院長,開始了與他以往從政生涯截然不同的經驗。
林洋港從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到內政部長,他的政冶聲望不斷上升。一口台灣國語以及坦率的講話態度,更給民眾一種踏實、誠懇的感覺,完整的行政經歷與才幹,使他備受各界矚目。但是到了民國七十三年,蔣經國選擇李登輝為副總統,並在三年後調他擔任司法院長,林洋港的政治前途遭到頓挫。
儘管司法院長被認為是遠離政治權力核心,又毫無用武之地的角色,不過,林洋港還是竭盡所能地在這塊貧瘠土地上努力栽種,終於也讓「阿港伯」種出一片花草來。一位跑司法院的記者表示,林洋港在強化司法組織、健全司法人事,革新訴訟制度等方面頗有建樹。
貧瘠土地上的花草雖好,卻總是不如一個滿庭錦簇的花園來得壯觀。逐鹿中原的雄心依然存在林洋港心中,再加上過去種下的「李林情結」,去年三月林洋港出馬與李登輝競逐總統寶座,引發了國民黨空前的政治鬥爭。
事後林洋港對去年的事深表遺憾,認為自己去年實在「倒楣」。但這並不表示林洋港將放棄再進一步的打算。事實上,他正努力找機會表現他的影響力,建立他的聲望。例如宣布有意競選總統的消息;而最近軍人不在籍投票的問題,也因林洋港的一番話使行政院長郝柏村改變了決定。
由於林洋港的黨政資歷深厚,親和、誠懇的態度也有助於民意對他的支持,五年之後林洋港成為總統候選人的可能性非常大。
依目前國民黨內的高層政治人物來看,只有李登輝、郝柏村聲望能與林洋港相提並論。然而,李登輝已正式宣布不再競選下任總統,郝柏村則因年齡過高,同時也沒有林洋港參加基層競選活動的經驗,將來一旦總統民選,林洋港頗有潛力成為五年後台灣最有影響力的人。
吳伯雄/坐部望省
世家出身的政治人物,雖不乏幹練之才,但往往個性拘謹、不具親和力、擺不下身段、缺乏群眾魅力,在這個民意高漲的時代,經常是他們的從政致命傷。中壢政治世家出身的吳伯雄則是例外。
吳伯雄積極、豪爽、健談、容易溝通,又懂得如何投群眾所好,使他成為新一代政治人物中極具群眾魅力的一個。這些獨特的政治風格,也成為他最大的政治資源,使他成為行政首長中少數敢於面對選舉的一個。
在擔任政務委員期間,他和家人常上電視一起唱歌,主持電視節目,參加佛教法會,都使他在草根民間評價節節升高。
吳伯雄在六十一年當選桃園縣長,六十四年四月先總統 蔣公逝世,移靈桃園慈湖。他表現出驚人的行政效率,半個月內完成桃園通往慈湖的道路拓寬,並鋪上柏油路面。這給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留下深刻印象,從此極受蔣經國的賞識,一路攀升。
台北市長任內,他下令拆除敦化北路、南京東路口的蔣公銅像,破除政治禁忌,又一舉解決塞車問題,贏得一片掌聲。
七十六年一月蔣經國逝世,吳伯雄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李登輝用人哲學與蔣經國十分不同,李總統比較著重技術官僚,也重視學位。
七十七年內閣局部改組時,吳伯雄調為台北市長,七十九年郝院長組閣,吳伯雄堅辭市長,而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變化莫測的政治路途,曾使吳伯雄有過一段心情低迷期,但是他生性樂觀,以競選省長為目標,跑遍鄉鎮村莊,也藉著宗教及公益活動,來聚集媒體的注意。
雖然吳伯雄說,「任何政治任務的承受都是「隨緣」,」但是他對於省長的企圖心卻絕不只是隨緣。
目前有意競選省長的人很多,吳伯雄重回內政部,擁有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大的政治舞台,有助於他聲望提升。而憑著中壢吳家的政治實力,加上他個人累積多年的資源,未來吳伯雄將是左右台灣政局的重要人物之一。
趙少康/金童入閣
從台北市議員開始,趙少康就一直是媒體注意的焦點。清新、開朗、明確的問政風格已莫定他在選民心目中的地位。
蔣經國逝世不到一個星期,趙少康發動三十九位執政黨籍增額立委在立法院連署發表「聯合聲明--中國國民黨不可一日無主席」,擁戴李登輝暫任國民黨代理主席,引起黨政界一片錯愕。
去年,他被任命文工會副主任,也引起軒然大波,因為一個平常直言無諱的立法委員與必須「官腔官調」的文工會副主任顯然令人難以聯想,終於他還是為了個人理念而辭官。
趙少康的一舉一動似乎都無可避免的成為新聞話題。
七十八年底公職選舉結束,二十一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進入立法院,他們挾帶著廣大的政治發揮空間以及肢體語言,搶盡了立法院的鋒頭,相對國民黨立委在黨部控制下,無形中喪失一些表現的機會。趙少康仍舊依他自己的方式,針對問題提出質詢,中規中矩的發言,並不譁眾取寵,所以漸漸地不再像以前那樣受到矚目。
但是,就在他忙於部署參選台北市長時,卻被延攬為閣員,成為環保署長。
未來台北市長選舉變數太多,趙少康未必穩操勝算,在獲知出任環保署長之前,他對於未來政治前途充滿了期待,也充滿了迷惘,他甚至說:「或許從此歸隱山林。」但是隨著他出任環保署長,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在國會光彩逐漸平淡時,幸運之神又替他開闢了另一個政治舞台。
環保署長未來五年掌握了國建六年計畫所有的環保工程,也掌握了台灣二千萬人的生活環境,他必須解決日趨嚴重的垃圾問題,也必須給愈來愈富裕的台灣一個現代社會的生活品質。
趙少康身負重任,或許未來會因環保署長任內出色表現,使他在台北市長選戰中立於不敗之地,誰說他不是未來台灣最重要、最具有影響力的人之一呢?
馬英九/兩岸關係大柱
馬英九負責研究兩岸問題多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由他負責完成。
任何正式或非正式有關兩岸問題的研討會、演講會如果沒有馬英九參加,似乎少掉一根柱子,馬英九幾乎已成為兩岸關係的專家。
他之所以受到肯定,與他的口才和專業知識有關。一位廣播記者就說:「對新聞界及有關人士解釋他負責的方案時,仔細而有條不紊,所說的話不須經過剪輯,就可直接播出,而且幾乎沒有錯誤。」
與馬英九同輩的執政黨人士,很少能夠像他這樣嫻熟法律知識、言詞流暢,能清楚地對大眾解釋法案與政策。
今年五月初,他與陳水扁在台大公開辯論統獨問題更是受到矚目,他的坦誠,使民眾更能瞭解和接受他,因而建立了相當的政治聲望。
由於精於替執政黨政策辯護,也給他帶來「中規中矩的公務員」的評價;而無法反應出他有創見、有魄力、有作為。
兩岸關係與統獨之爭在末來五年勢必成為台灣政治、社會最重要的問題。舉目政壇,個中翹楚也必是年輕、具有專業知識與判斷力的馬英九。雖然五月底內閣改組,馬英九並未如預期接掌大陸委員會主委,但他的光芒已逐漸展放,未來必能發揮實質的影響力。
尤清/反對黨明日之星
過去一年半,尤清主掌台北縣政,風波頻頻,卻也造成他的高知名度。
當過六年監察委員及三年立法委員的尤清,有著很大的發揮空間,因他頗能善用法律專精知識。在美麗島事件擔任辯護律師後,他決定投身政治運動,成為反對黨中一顆發亮的明日之星。
尤清便以這樣的聲望贏得台北縣長的寶座。辯才無礙、反應快是尤清最大的長處,使他在民進黨中具有一定的政治魅力。
不過,專業知識充實、高學歷都讓他有時候過於主觀,欠缺與屬下及縣議員溝通的耐性,因此入主台北縣迄今,引發了調職永和秀朗國小校長張培方、議員韓國瑜在議會砸杯等風波,議會更一度罷詢,這對尤清而言,多少有些損傷。
尤清目前是民進黨中常委,在黨內具有一定的決策權及影響力。未來繼黃信介、姚嘉文、許信良、張俊宏之後,反對黨的權力勢必要交棒給黨內的第二代,包括尤清、陳水扁、謝長廷這些美麗島辯護律師群。因此對尤清而言,未來繼續競選公職,如台北市長是路子之一,當上民進黨主席也有極大可能。
比較他和謝長廷、陳水扁,有縣長行政經驗以及因之而來的知名度,尤清將來對反對黨的影響力,及對台灣政局的影響力將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尤清自己說:「目前如何做好台北縣政是最重要的工作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