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頭嬌小的吳娟瑜看來活力充沛,她十分喜愛運動,每星期跳一次街舞,享受大汗淋漓的快感。如果不說,沒有人知道她年過六旬,大孫子也已經念國中二年級了。
活得健康才能分享更多美好
在公開場合教導親子溝通、家庭關係已40年的吳娟瑜,平時關心著別人的生活,卻很少檢視自己的健康。直到年紀漸長,有同學因癌症過世,她也發現自己變得容易疲累、夜裡失眠、多尿,才想進行全身健檢。
那是2007年,她59歲,第一次走進健檢診所徹底檢查,不知道健康是否發生問題,只能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聆聽醫師宣布檢查結果。
醫師發現她糖化血色素偏高、血壓高、血脂肪高,還有輕微脂肪肝,經過醫師解釋,才了解係飲食不當,造成三高。
她想想自己一年有300場的演講、媒體邀約採訪,奔波往返,往往沒有時間好好吃一頓飯,只能以甜麵包裹腹。
因為要在演講之前補充體力,吳娟瑜常常一口氣吃兩、三個椰子麵包、波蘿麵包,就上台面對聽眾。
有時候,講到一半,體力沒了,手腳發軟。也因為這些麵包只有熱量,沒有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素,她的血糖、血脂上升,營養不均衡。經年累月,三高就出現了。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她說,尤其在親人過世後,這樣的體會就更深刻。
吳娟瑜的爸爸66歲時,因為心肌梗塞過世,媽媽則有糖尿病、失智、肺癌等,在80歲過世;她認為,有了健康,才能創造財富,健康就像存款的第一個數字,有了健康,才能寫下後面的數字。
於是,她決定補修健康學分,也慶幸自己還來得及。她以追蹤回診當成健康測驗,定期查看補修的成果是否能通過考試。
「我變得不怕做健檢,」吳娟瑜對於健檢的想法,從一回生、二回熟,態度有了大改變,甚至健檢變成了她改善健康的檢查工具,進而向家人、聽眾負責。
「我要活得健康,如果能夠長壽,就可以和更多人分享更多的美好事物,」吳娟瑜描述現在的人生目標說,她要把自己照顧好,在眾人面前保持健康,如果是病懨懨,所說的話不會有人相信,也不能幫助更多人。
戒甜麵包 攝取十字花科蔬菜
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她從改變飲食做起,首先戒掉吃了多年的甜麵包。由於過去對十字花科蔬菜攝取不夠,便開始多吃花椰菜、高麗菜,也改吃糙米、堅果、燕麥、深綠色蔬菜、深海魚,補充維他命B群,希望降低血糖和膽固醇。
早餐是一天體力的來源,她的餐桌上少不了益生菌、蘋果、蔓越莓、優格、豆漿,由於要控制血糖,便減少澱粉攝取,晚餐只吃半碗飯,以蔬菜、魚類為主。
即使到外地演講,她也開始不隨便亂吃,特別是到大陸。因為飲食習慣差異,她要求主辦單位提供的餐食,要減油、減糖、減鹽,不要油炸,吃飯之前,還將菜餚用水浸過,除去多餘的油、鹽、糖,才會入口。
除了飲食,她也多走路、游泳,還報名學習街舞,和20多歲的年輕人成為同學。這三年多來,她的舞技不輸年輕人,還在演講場合上,帶著聽眾一起跳。甚至在記者會上,也即興表演,帶動氣氛。
就這樣,吳娟瑜藉著飲食、運動,再次回診,發現三高數字開始下降,她在健檢報告上用紅筆寫下「恭喜」「進步了」等話語,勉勵自己,也常常翻閱、自我提醒。
生活中若遇到保健問題,也會打電話找健檢診所護理師,因此健康狀況變得比從前好。
每年按時打流感疫苗
吳娟瑜年年都做健檢,由於診所提供不同套餐,她從基本款開始,每一年選擇一種,年年輪流檢查。不過,也會視當時的身體情況,增加相關檢查項目。
例如,骨質疏鬆是女性常見的問題,她接受X光檢查骨骼,發現腰椎有骨刺。為了吸收維他命D,她也改變過去防曬、把自己包得緊緊的作法,在夏天讓手腳多曬太陽。
她也因為長年演講,想了解聲帶的狀況,接受頸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甲狀腺有些腫大,接受醫生建議,不吃紫菜。
她從心、肺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心血管略微阻塞,肺部些許纖維化,於是更注意大呼大吸地游泳,隔年追蹤,完全恢復。
健檢發現她的心血管有問題,也找到她腦血管的問題,「我左側的腦血管,有三成阻塞,」她回憶,2014年,第一次接受腦部檢查,一聽到這個結果,嚇了一跳,立刻堅持清淡飲食,幸好到現在都沒有異狀,她放寬心,定期追蹤,預防變化。
由於媽媽老年失智,她在健檢時,增加檢查自己是否帶有相關基因,幸好沒有。她相信,透過運動、正確飲食,可以預防失智。她還早睡早起,晚上10點半休息,早上7點起來,展開新的一天。
現在,吳娟瑜很重視健康,每年按時打流感疫苗,以免感冒,影響自己,也傳染聽眾。她還督促弟弟妹妹重視身體,提醒他們要做健檢。每每家族聚餐,看到弟妹當中,有人如果大魚大肉,就會制止。
她認為,尋求健康並不困難,人人都可以做到,相信她的經驗,能鼓勵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