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2000萬美元的投資,14年後變成240億美元,增值1000倍的傳奇,正是由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一手締造,而且迄今無人能超越。
這樁全球創投史上最成功的投資案,成就於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總募資金額240億美元,打破當時的世界紀錄,奪下日本首富寶座。
眼光獨到 總能看出菜鳥潛力
傳奇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當年孫正義帶著日圓到中國燒錢之際,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還是位名不見經傳的杭州英文老師,孫正義也不太知道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就允諾投資,一出手就是2000萬美元。
投資什麼都沒有的菜鳥,似乎是孫正義的偏好,同樣的情節發生在1996年投資美國雅虎時。
「那時雅虎許多人都認為他(孫正義)瘋了,」雅虎創辦人楊致遠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孫正義的「瘋性」,孫正義先是在1995年投資雅虎100萬美元,當時還是一家員工五人的新創公司,一分錢利潤也沒有。隔年3月再投一億美元,這在當年是筆天文數字,可是要具備相當大的闖勁。
但短短三年後,當1998年雅虎上市時,市值提升到將近百億美元時,100倍的收益,立即讓這樁投資成為華爾街人人稱頌的經典。
從雅虎到阿里巴巴,孫正義儼然是近20年來全球創投界的神話,眼光精準得令人害怕,彷彿具有預測未來的巨大功力。
其實雅虎與阿里巴巴外,軟銀投資創業者的回收,堪稱戰功彪炳。
總部位於上海的盛大,曾獲得軟銀4000萬美元的投資,2004年6月在那斯達克上市後,軟銀持股對應的市值高達六億美元,是初始投資的15倍。
今日,軟銀的投資版圖橫跨歐美亞洲:來自芬蘭的Supercell,是每日一億玩家手遊《部落衝突》的開發商;美國的SoFi是當地最大線上融資仲介,還有韓國最大電商COUPANG等,個個來頭不小。
中國第一大線上叫計程車快的打車(後與滴滴打車合併)、中國最大旅遊網站攜程網,加上新浪、網易、噹噹網上書店、分眾傳媒等,軟銀在中國大陸的「徒子徒孫」,族繁不及備載。
軟銀最新的投資目光,轉向了新創公司的下一個沃土:東南亞,以及印度。
東南亞第一大線上叫計程車Grab、印尼第一大電商Tokopedia、亞洲第一大移動廣告網路商InMobi、印度第一大通訊軟體BSB、印度三大電商之一Snapdeal、印度第一大線上叫計程車OLA等,皆是過去短短數月間,軟銀注資的對象。
正在東南亞尋找下一個阿里巴巴的孫正義放話說:「未來十年內,將在印度網路市場投資100億美元。」
法則1〉樂透中獎法
投資數量大 中獎機率自然就高
為何孫正義的投資如此犀利,總能命中目標,成為大贏家?洞察未來,看得到未來的機會所在,正是祕密。
截至2016年5月,軟銀總計投資了上千家新創公司,絕大多數以網路高科技公司為主。堅信網路是下一波產業主流,是孫正義早在1990年代便看到的商機。
之後他鎖定在資訊科技領域,持續領先在電信、物聯網、機器人、共享經濟等領域的投資。
「我認為他的成功不是靠運氣,他是個能前瞻15年到20年的人物,」楊致遠說。
孫正義其實不是天生好運,而是以機率及數學期望值為基礎的結果。「說穿了,就是樂透中獎法,」與孫正義貼身共事八年、軟銀前社長室室長三木雄信觀察說。
三木雄信分析,就像不斷買樂透,直到中大獎,孫正義的投資哲學是長期散彈式大量投資新公司,每一次試探性投資約100萬美元。由於數量龐大,中獎機率自然變高,總有會成功的。
就連三木雄信從軟銀離職後,創立Japan Flagship Project公司,也獲得軟銀資金。
細數孫正義的投資,成功的固然很多,失敗的也不少,比如博客中國、8848、263、美商網、碰碰網等,都是曾經繳交的學費。
法則2〉鮭魚產卵論
新公司未必都能活 有倖存就成功
關於這些失敗,孫正義又有一套「鮭魚產卵」理論來釋懷。
鮭魚一次產卵至少3000顆,然而最後能順利孵化、再成長為成年鮭魚,並溯源至出生河川繼續產卵的,只有極少數的兩、三條。所以孫正義認為,不需要所有公司全部存活,只要其中有數家能倖存就很好了。
然而,孫正義並非來者不拒,什麼樣的公司都投。三木雄信所著《孫正義教我的A4工作法》一書中詳細披露,孫正義的投資遵循三原則,一是能夠成為平台的事業,這樣才能長久;二是能夠成為市場第一的事業;三是已有成功案例的事業。
2016年3月,台灣終於首度出現接受軟銀投資的網路新創公司——行動貝果,商業模式是以物聯網智慧分析平台,協助家電品牌升級成智慧家電,在孫正義加持下,能否成為下一個明日之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