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企實力受肯定,日方主動出擊結盟

負利率反成助力 逼出海外投資契機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6-04-28

瀏覽數 29,100+

台企實力受肯定,日方主動出擊結盟
 

本文出自 2016 / 5月號雜誌 請給我安全的家

2012年中,鴻海有意併購夏普的消息,首度登上國際新聞頭條,《遠見》在當年10月號即策劃封面故事專題〈台灣正在買日本〉,挖掘出許多日企在風潮引導下,不再小看台灣,紛紛洽談合作。四年後,台日產業合作,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

「就是一步一腳印,穩健中求發展,」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拿出經濟部投審會數據分析,2012年至2015年日本對台投資金額,都在四億至五億多美元,變化不大。

原因是,日商來台投資的項目從以往擴廠,慢慢變成研發與行銷。至於台灣對日投資金額,仍以2012年的10.8億美元最高。

從《遠見》2012年報導的日企現況追蹤,也頗能呼應現況。工研院旗下創投,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總經理林和源當時獨具慧眼投資的日企必速勘(Visco),之前在日本是默默無聞,如今已在台北據點經營,更打入鴻海供應鏈。而把台灣當作最後希望的東京近郊衛星工廠興電舍,現在也與台灣洽談技術合作中。

又如,當年積極在台設廠的東麗、旭硝子等日企,在台營運持續暢旺。其中有合作研發與行銷,也有設廠。

負利率東風 吹出日企資金

2011年起,工研院與日本三菱日聯合資成立的台日基金,實際主導的林和源,從零開始接觸日本企業,四年累積不少心得。

「台灣與日本愈來愈有默契,甚至台灣的角色也轉變了,把日本當成創新升級的伙伴!」他指出,更重要的是,日本今年實施負利率政策,聽起來是壞事,但對企業海外發展卻是好事。

負利率,就是錢放在銀行已經不會有利息,甚至可能還要付給銀行管理費。當日本積極實施負利率,手上有錢的企業,當然會醒悟到,錢與其放在銀行裡,還不如拿出來投資。這一陣子,林和源私下聽聞,日本企業想往海外投資的意願非常強,甚至將傾巢而出。

也因日本企業重視過往口碑,前幾年搶先和日方合作的台灣企業與工研院等,在併購和共同研發方向,已秀出初步成果,更可望抓住這個意外的東風。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關鍵1〉用併購秀出實力

首先,台灣企業老闆的營運實力頂尖,可以透過併購更讓日方敬重。這次鴻夏戀重啟談判,並成功簽約,日本輿論雖仍感惋惜,但已比上次看法更正面,部分原因即是鴻海入股夏普堺工廠才兩年,就轉虧為盈。

「當你證明自己可以買下日本人虧錢的公司,在你手中變賺錢,日本老闆誰不會馬上舉起大拇指呢?」全球第三大工具機的友嘉總裁朱志洋說。去年,日本在台交流協會特地派人至友嘉參觀與寫文表揚,正是因為朱志洋多年來併購或合資的日企,都穩健獲利。

其次,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也是吸引日企投靠的主因。林和源舉例,最近日本賽博爾雷射(Cyber Laser)與台灣東台集團合資台幣6060萬元在台開設新公司,日方團隊多是東大畢業的精英,第一次會面時對方驕傲地說,「我們的技術,大陸大公司都想收購,台灣來的,能開出什麼條件?」

林和源當下表示,台灣的雷射技術對晶圓製程相當有用,也可協助引薦打進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日本團隊聽了,立即肅然起敬,回頭拒絕陸方的重金併購,改為來台合資。「日本企業重視長期價值,能打進重要的產業鏈,比光撒錢更能吸引他們,」他分析背後原因。

關鍵2〉靠創新勇闖藍海

以往台日合作模式,通常是日本大廠技術領先,台灣只能作接單小兵;這幾年,日企來台尋求合作開發的情況增加,充分說明日方開始肯定台灣創新實力。

林和源舉例說,今年剛啟動的台日二號基金,大約能募集到台幣75億元,規模是一號基金的三倍。

因為讓日方三菱日聯有興趣一起投資的台灣企業,都是有創新實力的一流公司,包括做IC設計的廣閎,做出的晶片可以改善印度人愛用的風扇,更為耐用,廣閎已和日商積極合作,將合力攻下這個熱度不下於大陸的新興市場。

今年台日企業有進展的合作項目,還有生技製藥和電動車,由此看來,台日一起以研發實力轉型升級、拚藍海市場,絕對指日可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