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三長兩短」但最囉嗦

高雄市.家醫科 王宏育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6-02-25

瀏覽數 17,450+

不「三長兩短」但最囉嗦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3月號雜誌 小診所 大醫生100

但是,你如果到高雄市岡山區找家醫科醫師王宏育看病,就會發現他不但沒有「三長兩短」,反而還經常因為過於熱心教導病人保健知識,而被嫌囉嗦!

大量衛教資料 詳細解說

在王宏育的診所裡,牆面上掛了一個長3公尺、寬1公尺的超大型布告欄,上面看不到保健食品的廣告,倒是貼滿了保健訊息,這裡是他和病人溝通的另一個園地。

布告欄上貼著胃食道逆流、大腸癌篩檢等多種資訊,都是他四處收集而來,內容每週換新,甚至還配合季節,例如,天冷皮膚乾癢、泡湯別急著起身。

50多歲的阿美患有高血壓,就診時,只見王宏育拿出健康手冊,要求她每天記錄血壓,說著說著,他打開自己的臉書,指著一張有便當圖案的照片,教導如何辨認熱量。

聽講完畢,阿美走出診間,藥師張月娥提醒她按時服藥,護理師張雅惠也追上來,叮嚀她飲食少油少鹽。

「王醫師太細心了,有點囉嗦!」阿美笑著說。話雖如此,她其實十分信任他,全家三代都是他的死忠病人,連多年到大陸經營商的先生回家,也都會找他看一看身體。

觀察王宏育的診所,除了藥物和檢查儀器,最寶貴的資產應該是衛教資料和健康手冊了。

辦公桌上除了電腦,就是各式各樣的衛教資料,櫃子、抽屜,眼目所及之處全都被塞滿,數一數,竟然多達500種。別以為這些資料隨處亂放,其實全都分門別類。

拉開王宏育的抽屜,宛如圖書館的書目卡,有許多分類卡片,例如,痛風、掉髮、暈眩、蛋白尿等等,不勝枚舉,而卡片後面就放了一疊疊的衛教單張、新聞剪報,只要符合病人需要,他就順手抽出。

「歐巴桑,你別急著走,先聽我講貧血的危險,」王宏育從抽屜拿出貧血的衛教單張,想要清楚說明,無奈病人要急著回去照顧水果店的生意,不怎麼想聽。

如果遇到要求用打針來止痠痛、治感冒的病人,他為了勸退打針念頭,也會拿出新聞剪報,提醒打針過敏,可能會休克、死亡等後遺症。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王宏育堅信,只要病人學會自我照顧,就能少生病。因此,他30年前在台北馬偕醫院工作時,就開始撰寫衛教單,送給病人。每次清潔人員看到候診室椅子上,散落衛教單張,就知道他那天看門診!

寫看診日記 定期Email病人

1992年,他返回岡山老家開業,就立刻買了部影印機,自己寫衛教資料,自己影印,因為常寫到半夜2點,多年下來,黃斑部出現皺摺,視力受損,仍然堅持不輟。

有一次,為了北上向健保署爭取提高內科診察費,行李箱裝了近19公斤的衛教資料,說明自己的看診方式,讓官員印象深刻。

後來,進入網路時代,他進一步增加衛教管道,將看診過程寫成日記,每兩週寄發電子信給病人,連媒體記者也能收到。

身邊的人分析,他的這股教學熱忱可能受長輩影響,由於父母都是老師,可能也影響他希望透過看診,教育病人。

大學時代,他參與公共衛生調查,親眼看到南部工廠女工,吃的飯菜沾有煤灰,深刻體認保健知識的重要。而當兵期間,王宏育就教導30名衛生兵學習保健知識。

當政府推動社區醫療群,他立刻響應,和幾家高雄市家醫科診所,與岡山國軍醫院、岡山秀傳醫院,在2003年組成大岡山區醫療群,近年,已有45家診所、58名醫師加入,大家跟著他一起製作衛教資料,每次寄給病人,就是超過3萬份。

在門診中,王宏育還會勸導病人做成人健檢、癌症篩檢,還到社區演講,同時安排免費健檢。看過他演講的台北市腎臟內科醫師張孟源就表示,民眾踴躍參與,他還將拍下照片,刊載在臉書上。

王宏育說,為了吸引病人,要他們參與到底,岡山醫療群準備小家電等摸彩禮物,演講結束,才會贈送,這招果然奏效,往往吸引400多人。

如今,他取消下午門診,一個月看診1500人次,把精力投入社區醫療,到社區或機關團體演行衛教演講。相較20年前,一年可以看超過3萬人次,病人雖然多,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時間教導保健知識,他更珍惜現在的照顧方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