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九0年代,台灣面對的是一個快速變動的大環境:產業水土在變、政治結構在變、社會條件也在變。值此變局,要不要變?如何變?誰能管理變局,誰就是贏家。無論政府、民間;不分國內、國外,正有一群領袖人物洞識變局、掌握變局,挑戰這個不確定的年代,欲化危機為轉機。他們如何在變局中發揮領導力?
■「世界不斷在變,變的本身就是一種能量,一種契機,」統一企業副董事長高清愿面對變局的方式是「創造變局」。讓統一走向國際化;主張公司也是商品,只要處理得當,不妨出售獲利。這些觀念給保守的台南幫注入新能量。
■初任中船總經理時,中船累積虧損已達五十多億元,葉曼生告訴員工:「不管有沒有人助、天助,只要自助一分,虧損就會少一分。」他並提出增資要求以解決財務問題;打破僵化的人事制度、控制成本。自認「做的是現在、看的是長遠」。
■「想在生命戰場上勝過別人,非得比別人多花時間、更用心不可,」身為神通電腦集團靈魂人物的苗豐強力行「壓力管理」。他透過報表數據,找出經營管理上的問題;透過授權表,瞭解主管是否負責。在傳統工業與科技產業間;在上一代企業家與新一代企業主間,苗豐強找到利基。
■面臨戰略部署、輿論監督等改變,陸軍總司令黃幸強相信,最重要的是,維持軍中團結淨化,使大家有共同認知,堅持理念,朝既定方向走。「軍中不論怎麼改變,它的傳統一定存在,那就是倫理與服從,」他說。
■海軍總司令葉昌桐因應海峽兩岸新情勢的到來,重新做任務編組,負責額外的護漁與緝私工作,因為「軍事終究必須服從政治目標。」他也致力改善海軍的待遇與福利,運用人性化管理,滿足官兵日益增高的生活所需。
■揭開受政府呵護的金鐘罩,工研院院長林垂宙主動出擊,與民意代表及中小企業溝通。他釐清工研院的定位,確立工研院科技領導者與轉移者的角色。
■當波斯灣開戰已成定局,美國總統布希為了打贏,比民眾先跑一步;創造情勢,讓害怕的美國人不得不跟在後頭跑。儘管因應變局的方式迥異,這群領袖人物正為九0年代走出一條變而不懼、亂中求勝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