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席時斌 精雕結構美 創作完美逸品

藝術之光/台灣文創雕塑 愛馬仕、路易威登都找他

黃漢華、姜雯
user

黃漢華、姜雯

2016-01-27

瀏覽數 21,750+

席時斌 精雕結構美 創作完美逸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2月號雜誌 跟上十三五錢潮

這件名為《野性的寓言》的作品,由藝術家席時斌設計將近一年、花費三、四個月監製完成。作品是從土地長出一隻角,隱喻文創需要建立在土地原有的文化與生命。

善用生活素材 重塑生命力

席時斌不只為台灣文創業做雕塑,還為愛馬仕、路易威登、法拉利等國際知名品牌雕塑,是國際各大名牌店喜愛的雕塑家。

2011年,他以「馬之戲劇」主題,兩個月完成愛馬仕36個店面的櫥窗設計,呈現馬匹多樣姿態。

2012年,刻劃鳥兒展翅飛翔的《烏忽古——窗花小鳳鳥》收藏在台北101 的路易威登旗艦店VVIP室內。

這隻小鳳鳥的翅膀,圖案華麗繁複,仔細一看,有著鮮明的台灣元素:住宅陽台鐵窗上的愛心、雙S迴旋圖騰融入其中。這是他取材自台北市迪化街的舊公寓;也因為他常常經過新北市捷運「丹鳳站」,便做成了鳳凰鳥的造型。

「小鳳鳥則是用一般台灣小吃攤都能看到的不鏽鋼做成的,」席時斌說。

使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做成雕塑品,可說是席時斌的特色。不管是做招牌的壓克力、蓋房子用的木片夾板,這些典型的台灣物料到了他的手裡,經過色彩渲染、表面處理,就會充滿多樣性和豐富變化,引領台灣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

很難想像這樣在世界許多地方辦過展覽,作品收藏在俄羅斯、巴黎、美國、中國大陸、香港等地的藝術家,小時候只上了四個月的美術課,沒有學過素描,進大學後,才自己學習臨摹版畫。

今年39歲的席時斌,小時候功課並不好。高中時期留過級,後來考進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聽了他人建議,轉學去念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直到接觸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才打開藝術之眼。

教過席時斌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講師謝宗昌回憶,席時斌為了畢業作品,使用廢棄鋼筋做成蜷曲造型,聽到他說要自己動手打鐵時,老師嚇了一跳,這在當時可是驚世駭俗的舉動!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但謝宗昌看席時斌毅力堅定,為了了解金屬材質,跑到有「打鐵街」之稱的台北市興城街,向當地鐵匠師傅學習打鐵鍛造,後來便在校園裡「土法鍊鋼」,完成了心願。

雖然席時斌在摸索中走上藝術之途,卻不是從此一帆風順,當進入台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老師、同學都擅長素描,又來自美術科系,自己就像是莫名闖進雕塑界的外星人。

「大家都認為我可能會念不下而離開!」他笑說。他心想,自己沒有美術底子,如果作品依循傳統風格,一定落人之後,不如聆聽心中的聲音,真實做自己,也因此有了創新的面貌。

傳統雕塑通常用材料,將骨架掩蓋起來,但是,他喜歡骨架的結構美感,就用來當成創作主體,反而呈現空間的虛實感;傳統的雕塑作品為了便於展示、收藏,外型較小,他卻偏好大型作品,一件以船為造型的作品,高約兩層樓,令人耳目一新。

雕塑非一成不變 動靜皆宜

前人認為雕塑作品是「永恆的凝結」,不能更改,席時斌卻認為,雕塑並非恆久不變,可以從靜態變成動態。原來他將螺絲釘這樣的材料,放進作品,在螺絲釘上替換、增加新的素材,又成了另一件新作品。

他工作室入口有一件和真實馬匹一樣大小的雕塑作品,這是按照馬的骨骼比例製作,精準無誤,不鏽鋼材質加上繁複的圖騰,以鏤空、多層次形式表現馬兒英姿,不鏽鋼片條上鎖著螺絲釘,垂吊著透明清徹的水晶。

「水晶可以換成其他裝飾,」席時斌解釋,利用螺絲釘,在馬背上增加一個馬鞍,都沒有問題,這樣的創作也讓靜止不動的雕塑有了新生命。

他拿出一本描述馬匹生理的書,因為一再研讀,破到快要翻爛、解體了。其實,他是研究型的創作者,總是透過反覆研究,才動手雕塑。這和他從小到大喜愛看書有關,圖書館裡的書都被他翻遍,吸收精華,才成為作品靈感。

「經過蟄伏後,才會跳躍!」合作多年的助理侯武雄如此形容。目前席時斌還在實驗瓷器等創作材料,相信未來他會有更多元的藝術作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