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童心看世界,老頑童繼續畫出台灣古早味

退休更快活1〉國寶級漫畫家 劉興欽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5-11-10

瀏覽數 8,000+

用童心看世界,老頑童繼續畫出台灣古早味
 

本文出自決定自己的退休年齡

「從小到大,我都跟著太陽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樣最合乎自然!」他沒有抗拒退休,而是無所謂退不退休,嗓音宏亮如昔的劉興欽隨著日晷前進,每一分鐘都過的扎實。

太陽如常,人卻會老,難道他不怕嗎?「這是人生的過程嘛,總是要去面對,怕也沒用啊!」早就寫好遺書、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的劉興欽說得豁達。

用畫筆傳承台灣民俗 推廣「大嬸婆良心攤」

儘管從容如他,歲月催人的急迫感仍不時襲上心頭。「我要是死掉,這些故事就沒人講了,也沒人畫得出來啦!」近年來,劉興欽創作了約300幅台灣民俗畫,畫中到處看得到小時候的劉興欽,因為他的成長故事,就是當年農村常民生活的縮影。劉興欽位於淡水中的住家飯廳中,就掛了主題為「流水席」、價值300萬元的巨幅民俗畫。

「你看,畫裡沒有人閒著,鄰居都會借桌、借碗,整村動員起來幫忙辦10年一次的義民祭流水席!」「喔,這對手牽手走在一起的男女,一定是外省籍的,本省人不敢的啦!」劉興欽在講解自己的畫作時,彷彿化身當年在新竹大山背田野間奔跑的小男孩,興致勃勃道來每一細節中的故事。

台灣民俗系列畫作中,題材包括閹豬、做樟腦、抓河蚌等,親身參與過的劉興欽,還在每幅畫寫上一首打油詩,留下生動註腳。目前這系列畫作珍藏在台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劉興欽多麼希望,有一天阿公、阿嬤帶著兒孫到這一幅幅畫前,講起一個又一個那個時代發生的年少故事,傳承意味盡在其中。

抱著以畫筆為歷史作紀的使命感,即使握筆的手開始顫抖,劉興欽卻沒空理會。「我希望上帝多給我一點時間,讓我多做一點事!」這位在台灣漫畫界扮演開路先鋒的國寶級大師,還有一個心願,就是推廣「大嬸婆良心攤」,把大嬸婆樂善好施的精神發揚光大。

在劉興欽筆下揚名50年的「大嬸婆」,其實就是他的母親。早年,她在大山背擺攤賣仙草茶,但沒人顧攤,全由喝茶的人自由投錢。

10多年前,落腳淡水的劉興欽覓得社區中一塊荒地種菜,突發奇想設了一個自助式菜攤,把自己吃不完的蔬果放上去讓民眾自取、投錢,就取名叫「大嬸婆良心攤」。後來,良心攤的事被媒體披露,許多學校、社區響應,演變成匯集各種資源義賣的愛心攤。劉興欽也將之廣設到台灣各處,寫上「捐己所餘,濟人所需」等字樣提醒大家愛惜物資。

平凡中找樂趣 每天都過得起勁

「我爸爸,老頑童一個,他常常可以在平凡生活中找到許多樂趣!」劉興欽獨子劉海岳笑說,劉興欽的生活重心與紀律從沒改變,但有興趣的事情卻一直加進來。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採訪這天,劉興欽隨手秀出一疊近日畫的插圖,主角竟是「雨傘」,不只可以拿來防身、接鈔票,還有當曬衣架,妙趣橫生。原來,關心時事的他看到台北捷運殺人事件,覺得雨傘真是好用,一時興起就創作了起來。去年端午節,他還畫了插圖宣導反毒,自費印1000張請人到市場發放,想為社會多做一點事。

大家常好奇劉興欽何以活得如此精采?既是版稅上億元的漫畫家、擁有140多個專利的發明家,還喜歡登山、釣魚與潛水等戶外活動。或許就是童心,讓劉興欽每一天都過得起勁。

「我阿公曾告訴我『就算跌倒,也要抓一把泥土!』凡事認真研究就會有收穫,所以我做每件事都是徹徹底底的!」劉興欽說著,又翻出自己畫的一張民俗畫,圖中正是小時候他與阿公走在石板階梯上,當時他不小心跌倒了,阿公要他別急著起身:「想想看今天為什麼會跌倒?」他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石板下方長了一叢野菇、把石板撐起來,才讓他踏不穩。「因為跌了這跤,我們才有機會吃到那叢『雞肉絲菇』啊!」說著,劉興欽咧開嘴笑了,好像兒時美味猶在唇邊。

規律作息 三餐之外不吃零食

一秒後,這位老頑童指著嘴巴說:「我80歲了,到現在還沒有蛀牙喔!」憨趣舉動,笑翻眾人。身體依舊硬朗的「客家之光」劉興欽,有獨到的養生之道。

「第一,生活規律,照著太陽走!」他強調。早上5點半起床,劉興欽就工作到7點才吃早餐。而後午餐與午休一小時之後,還有散步兼運動時間,而後仍繼續工作到下午6點吃晚餐,晚上則約9點就寢。

「我們在三餐之外就不吃零食,吃得很簡單啦!」一路支持劉興欽畫漫畫、辦雜誌社,辛苦打點六口之家的妻子黃淑惠說,早餐最豐盛,內容必定有可以解毒的番薯、半條香蕉、麥片、堅果與藍莓等水果,有時再加一個荷包蛋。而中午吃飽一點,晚上則清淡,多是川燙青菜等。「客家人選食材,就是三個字『粗、野、雜』,我們從小就吃得很養生哩!」劉興欽補充,客式烹煮很重視原味與蒸煮,少見煎炸。

「每天運動」則是第三個堅持。主張「身體像一畝田」必須勤於耕作照顧的劉興欽,本來習慣每天到社區荒地上種地,至今他一定還拿著鋤頭做粗活。

「這年紀真的不能種菜,會運動過頭!現在改成散步、用健身器材!」他的健身器材就是樓下綠地上的三種運動設備,可運動到腰、腿與手部。這天,陪他到綠地上運動,本來還拄著拐杖慢慢走的他,一到戶外隨即腳步加快、東張西望。一會兒他興奮地說:「我的好朋友來看我啦!」一瞧,原來他指的是樹幹上兩隻蜥蜴。

半晌,他又彎下腰、指著地上土堆,又說了一個野蜂育兒的生態故事。「我太太和我分開散步,因為我喜歡看昆蟲,還會去研究一下,她會怕啦!」在劉興欽眼中,這些昆蟲一點不可怕,都是陪他長大的好朋友。

兒孫們大多在美國,劉興欽選擇淡海作為養老之地。知名的淡水夕照總是透過落地窗灑進工作室,照在他辛勤創作的背影上。80歲的他其實還不老,因為他的人生如同畫紙,仍然填滿繽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