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鋼貫徹三大絕招 確保人力滴水不漏

對抗缺工浪潮 企業最佳典範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5-09-30

瀏覽數 34,100+

中鋼貫徹三大絕招 確保人力滴水不漏
 

本文出自 2015 / 10月號雜誌 消失中的上班族

缺工海嘯襲擊,正當產業界陣腳大亂時,中鋼不但氣定神閒,對於人力還能運用自如,一時成了各大企業爭相取經的範本。

1971年成立的中鋼,目前1萬名員工裡,介於1946~1965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約莫6000人,占了全公司六成。大退休潮來襲,中鋼絕對是災情慘重的受災戶。

缺工條件樣樣有 卻能全身而退

據中鋼公司人力資源處長張秋波透露,2010年時,中鋼每年退休人數已破百,今年再衝破200人大關。更慘的是,重頭戲明年才開始,2016年起,連續十年,中鋼將以每年500人的速度退休。

其次,中鋼營運績效好,退休金優渥,提早退休的員工,不計其數。而即便有心想留下績優員工,由於前身是國營事業,也不能像民間企業辦理延退,一但屆齡了,就得眼睜睜地看著好人才退場。

再加上,鋼鐵業是向來受年輕人鄙視的3K(辛苦、骯髒、危險)行業,新人一才難求。

照理說,在飢寒交迫的惡劣條件下,中鋼人力應早已崩盤,但沒想到,不但沒有缺工問題,由於因應得當,還將員工平均年齡從50歲降至49.2歲。

何以能把一手爛牌,扭轉乾坤?「這全賴中鋼有套架構超完整的人力資源制度,從剛開始的『選』才,進公司後的『用』才及『育』才,甚至直到退休後的『留』才,配套周延,不但人盡其才,還質量雙升!」中鴻鋼鐵前董事長陳玉松說。

24歲進入中鋼,一路從基層幹到研發長,後來被派至子公司中鴻擔任董事長,甚至前幾年退休後,還被中鴻回聘擔任榮譽顧問,身為道道地地的「中鋼人」,他的職涯歷程是中鋼過人的人力資源政策活生生的見證。

絕招1〉

深入校園訂製人才 提早預約員工

「中鋼對人才的經營,是連還沒進公司的『準』員工,就開始著墨了!」張秋波說明,幾年前就與高雄市內的高雄高工和中正高工合作,成立專為中鋼培訓未來人才的專班。

課程是替中鋼量身訂做的,部分師資更是中鋼的技術高層,而教材、學費……,則由中鋼贊助。

「直白地說,就是中鋼到學校『訂製未來員工』,而學校也替中鋼『客製化員工』!」中鋼人力資源處副處長曾晞儒補充,這些「未來員工」畢業後不但不用擔心沒工作,更能縮短進公司後的磨合期,「等於中鋼、學校、學生三贏!」

今年,第一批40名中鋼未來員工,已正式上工,未來將擴充到80名。

當一般國立大學的高材生紛紛投效在名聲好、待遇佳的半導體業時,中鋼也有一套攬才對策。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為了爭取新鮮工程師,中鋼在成大設置「電力電子產碩班」,為未來中高階人才舖好路。

而人員進來幾年後對於新世代員工,則設計「在職留學」的制度。經公司挑選後,員工有機會出國進修,每年也提供機會讓員工出國考察,活生生地將員工訓練的講堂,搬到了世界舞台。其中,2015年就有四個年輕員工被挑選到國外進行「有任務的旅行」。

因應今年考察的主題──綠色生活,在為期二至三個月期間,四名員工分別到丹麥考察綠建築、到瑞典看綠城市、到美國觀察綠校園,以及到Google總部看看何謂綠企業。張秋波得意地說,這不但大大提升青年員工的格局,藉由同儕的傳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絕對是傳統訓練方式達不到的。

絕招2〉

師徒制+教練制 世代傳承無縫接軌

而當一般企業為老員工退休,新進員工無法銜接而苦惱的時候,中鋼則有一套十分縝密的「傳承」制度。

每一位新進員工都指派一位專屬老員工擔任師傅,「直屬學長姐」讓每位新人都得到妥善指導,不會「放牛吃草」,有效降低新人的不安全感和流動率,同時在「師徒」關係奏效下,老師傅的技藝得以傳承。

兩、三年後,當基層員工漸漸資深,「師徒制」就會隨之退場,改由「教練制」接棒。

在這階段,中高階主管會開始為下一代要接班的主管預做布局,得帶著有領導潛力的員工,參與較具深度的決策會議,為管理人才扎根,「畢竟接班不是一、兩天的工程!」

有趣的是,在中鋼,每位資深技術人員,都要將自己職務上的工作流程和技術,盡其所能地以口述或筆記的方式記實下來,再由專人編纂成一套SOP化的「職務聖經」。

這樣一來,中鋼幾乎所有的新手,都能按圖索驥、照表操課,「目前全中鋼已完成了5.5萬本『聖經』了!」張秋波透露。

絕招3〉

仿效後備軍人制 退休人才列備援系統

另外,許多企業的部門之間,經常會有人力分配不均及嫌隙,中鋼以一套完整的「輪調」制度解決。員工通常每三到六年會有一次輪調,不僅增加職能,也破除部門的本位主義及專業偏執。

但是中鋼最為人稱頌的一點,還是「退休人才再活用」。早在多年前,中鋼就體悟到退休員工的潛在價值,成立了長青資源處,一方面做為退休員工的聯誼平台,另一方面則將老員工的專才建立成一套完整的人力資料庫。

這種類似「後備軍人」的制度,一旦在公司臨時缺工,及下游廠商需要技術人員長期駐點指導時,中鋼企管顧問公司就會回聘老員工,補充人力。目前已有300多名退休員工加入「後勤備援人力」,陸續承接不少專案。細膩的人力栽培,及滴水不漏的留才政策,再加上每年招募300多名的新員工,中鋼人力不但沒老化,更沒斷層。中鋼經驗說明,時局再怎麼艱險,仍能化險為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