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外語學群〉專業語言接軌國際 走到哪裡都吃香

認識18大學群〉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5-09-23

瀏覽數 42,800+

外語學群〉專業語言接軌國際 走到哪裡都吃香
 

本文出自2016研究所指南

有些人認為學語言不需要念到研究所,不過輔仁大學英語系系主任袁韻璧有很不同的看法。

「語文能力本身就是個優勢,很多有專業能力的人,就是因為外語不好而發展受限,」她認為讀語文時,若能同時增進應用能力,能讓外文的強項發揮到極致。

網路語言課 迎合當代市場需求

她說,現在是國際化、網路化的世界,學生要有很強的多媒體能力。因此,外語學群近年來除了基本的文學課程,也多開設了實務翻譯、口譯、網路應用、雲端科技、網路社群之語言學習等課程,讓學生將來除了往教職一途,也能結合就業市場。

袁韻璧表示,研究所訓練讓語文能力更精進,培養獨立思考、批判的能力,它能讓外文不只是文字,反而能更加活用,從文獻蒐集、探討,到資料佐證、歸納,都是能充分應用到職場的脈絡。

雲科大應用外語系系主任王子富表示,語文未來的趨勢,將會朝向「專業英文」「職場英文」的領域。「因為傳統的國中小老師未來都會飽和,一般職場工作者,反而需要職場專業英文,這才是有市場的。」

他補充,比方說醫師與護士,就更需要懂得一些藥品、醫學手術上的專業術語;律師、商務人士,則要懂得法律上的英文法條與商務溝通專業用語等,深入該領域的知識背景、了解更深的特有單字,收穫會更大。

王子富強調,未來的英語課程不會只在教室,所以,跟數位結合的英語輔助教學將更加重要。他也鼓勵學生「在地文化國際行銷」,運用語言的優勢,將台灣的特色、藝術文化發揚光大。

「念語文的出路領域很廣,除了語文教師、補教老師之外,還能走翻譯、口譯、外交、政治、編譯、出版、文創、作家與公務員等行業,」袁韻璧說,若能在學期間多涉獵不同的專業知識,有好的外文能力,不管到哪都很吃香。

教育現場〉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

迎接新科技 全方位吸收英語專業

輔仁大學英文系創立於1963年,研究所則在1975年設立,在天主教外籍神父的努力下,是台灣頗為知名的英文研究所,培育出不少優秀校友,在台灣英文教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為了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語文優勢,英語系系主任袁韻璧表示,英文所上所有的課程都是全英語教學,並且聘請專任外籍老師、廣招外籍交換學生,藉此培養學生英語思考、溝通的環境。

文學分析、多媒體技能 開拓視野

袁韻璧說,輔大英文研究所分為「文學文化組」與「多媒體英語教學組」,文學組著重文學分析、英語語言表達及研究之能力,並讓學生對英美文學、世界英語文學的深度知識更加了解。

多媒體教學組則發展學生多媒體及電腦輔助語言教學之知識與技能,並培養英語教學技巧,拓展國際視野。

除了基礎的理論課程,輔大英文所也著重實務課程。所方特別與「線上家教促進協會(AAOT)」合作,提供學生線上教學、備課的經驗。

此外,也積極帶領學生企業參訪、邀請業師來校園開課,讓學生在學時就與職場接軌,而不是僅單純在研究。

學語文最重要的是國際化視野,輔大英文所歷經3年的努力,與德國拜特羅伊大學(Bayreuth University)英文系所簽訂了雙邊「雙聯學制」,一年在台灣念,一年在德國念。

袁韻璧表示,如此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外文應用能力,也能夠獲得2個碩士學位,讓學經歷更豐富。

師資部分,輔大英文所有許多擅長於各領域的專家,袁韻璧教授專精於語言評量、語言教學;施佑芝教授則著重於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教育科技,在全新的多媒體時代非常受用;外籍教師蕭笛雷(Raphael Schulte)及墨樵(Joeseph Murphy)是英美詩文、莎士比亞文學的翹楚。

袁韻璧說,如果想要讀英語所,英語必須要有一定的程度,不要畏懼新科技,勇於學習與自我挑戰。她坦言,語文研究所基本上都需要念3年左右,因為論文要有一定的專業,雖然辛苦,不過對於英語全方面的了解與吸收,是學生在進入職場後最強大的根基與能力。

今年碩二的賴伯駒,就是因為想跟外國人交流,喜歡教學、教語言,但礙於大學所學並不是英語專科,才決定繼續攻讀研究所。他說,研究所所學令他的英語更加專業化、著重於特定的語文技巧,對於未來的工作很有幫助。(研究所招生人數:8名)

【未來出路】

適合就讀對象:對語言有熱情,勇於接受挑戰,喜歡全球化的革新,不吝於表達、勇於和他人溝通者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可能就業產業與職位:學校、補習班、政府單位、出版公司、媒體等產業;教師、外交官、翻譯、口譯、編譯、記者、公關、作家、藝術家等

產業現場〉國小英語教師 李心猷 

累積教學經驗 端出一盤厲害的菜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何讀研究所?如何選定讀這間研究所?

李心猷答(以下簡稱答):我在升大三那年決定報考研究所,一開始想報考的系所其實是文學所,因為一直以來對西洋文學頗感興趣,也認為在這個時代,如果只有大學畢業,彷彿不足以說服別人雇用我當員工。

準備研究所考試那年,我發現雖然喜歡文學,但文學所考試準備的方向與課程的內容差異甚大。

也因為修了英語教學課,發現對教學有更深的認識以及熱情,自覺如果只有大學畢業,我沒有自信能夠當位好的英文老師,這領域還有許多未知的知識需要我去探索與學習,所以臨時轉換跑道,報考英語教學所。

選擇東海的原因,是大學四年在東海讓我非常喜歡這學校,也因為離家近,可以連貫我與之前家教學生的學習。

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什麼?

答:「智慧教學」「閱讀教學實務與理論」是我印象很深的課;研究所很多門課都需要教學演示,這部分是我最喜歡也最看重的一環。我總是期待同學端出厲害的菜、拿出壓箱寶,或是反思如果今天是我教這個單元,我會如何設計我的教學活動。

在演示教學時,我們會假裝同學是學生,教學結束後,同學也會對你的教學內容批判、給予建議。透過這個過程,我發現自己很喜歡活潑的教學,如跳舞、演戲、繪圖、搞笑等,太正經、死板我反而無法教書。

語言、實務經驗 讓教學更有信心

讀研究所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答:最大的收穫是從教授們身上所學的經驗,以及同學們教學的創意。而我也明顯感受到這兩年的變化和成長,除了語言能力的進步、理論知識的豐富、教學經驗的累積之外,對於自己的教學也更有信心。

如何在讀研究所過程中充實就業力?

答:就英語教學的領域來說,一邊學習理論,一邊累積教學經驗是最重要的。在碩一與碩二時,我除了家教學生,也同時跑多家補習班及學校兼課。兩年來不斷調整我的教學方式。

比方說,老師常常給一些教學生的教材或方法,但實際上在真正的教學狀況時,卻不一定適用。所以要常常跟老師討論,探討怎麼樣才是最適合的,從連續的經驗中修正、改進,找出對學生最好的教學方式。

在你的產業,研究所訓練對求職與工作有什麼幫助?

答:研究所開啟了我檢視及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之門,這兩年的訓練使我在求職及面試都得到正面的回應。

我目前任教於國小當代理英文老師,準備課程時都會想起過去上課時的訓練。從課程活動設計、講義學習編排到考卷製作,都感謝研究所兩年扎實的訓練。

此外,因為我會畫畫,也曾出了一本英語教學的兒童繪本《Family》。當初在分享這本書時的雛型時,許多同學與學生都很感動,因此覺得,如果能讓更多人看到,那會是無比榮耀的事。

會畫畫的好處是,除了可以在上課時於黑板上畫圖,吸引學生注意學習外,我會自己畫教材、教具,讓學生在學習枯燥的英文時對英文更有興趣,只要讓更多人愛上英文,就是我最大的收穫與感動。(東海大學外文所,2015年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