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馬英九:忽略香港是無知

林蔭庭
user

林蔭庭

1991-03-15

瀏覽數 14,650+

馬英九:忽略香港是無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4月號雜誌 第058期遠見雜誌

問:行政院港澳小組改為港澳處,併入陸委會,曾在立法院引起爭議。當初如此設計的用意為何?

答:港澳處是港澳小組併入陸委會的一級單位。港澳小組已成立了很久,原來是香港小組,後來把澳門加進去,一直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有關部會首長做委員。

當時港澳小組的成員與大陸工作會報有很大的重疊(大陸工作會報的十六個委員,其中有十四個是港澳小組的成員),兩者在業務上也有很大的關連,所以當行政院要成立一個專責機構處理大陸事務時,我們覺得沒有必要再將兩者分開。

立法院方面,有一位香港選出的立委,剛開始時有些誤會,以為港澳還沒有被中共收回,就把港澳處併入陸委會,好像投降了。其實,我們認為,不論是香港或中國大陸,都是我們的領土,併在陸委會中,沒有什麼不妥當。香港的割讓、九龍的租借,都是出於不平等條約。早在抗戰勝利時,我們就要和英國談判,後來因局勢變化而來不及做。

另外,也有立委認為,為何要在陸委會下設港澳處,港澳業務可以分由陸委會各處處理。但香港和大陸情況還是很不同,聯絡方式不一樣,應該特別設港澳處。

不是情治機關

至於反對黨的立委,原以為港澳處是用來安插情治人員的,我們告訴他,港澳處是行政機關,不是情治機關,目的在統籌處理對港澳的經貿、文化相關工作。

問:如果說港澳政策今後將成為大陸政策的一部分,你同意嗎?

答:這種說法可能過於簡單化了。我國政府一向希望能維護港澳的自由、繁榮、民主,從長遠來看,港澳政策和大陸政策是一貫的;但短程來看,還是不同的。

我們和香港的往來交流一向很密切(儘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已遠超過與大陸開放三年來的往來,所以著力的方向和需要加強的重點都不一樣。我們只能說,這兩者是密切相關的。

問:兩岸關係目前快速變化,對於台港之間的互動有何影響?

答:這種轉變是很微妙的。記得十年前,港澳人民對台灣沒什麼興趣,很少有港澳記者來訪問。直到一九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後,香港人開始與台灣有唇齒相依的感覺。剛好在這個時候,台灣開始政治民主化,香港人對這有很高的興趣。

中共想拿港澳做「一國兩制」實驗,最終的目標還是在台灣。這過程中台灣和香港出現了很微妙的關係。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問:有人認為,只要兩岸直接通商通航,香港的前途對台灣就意義不大了,你的看法如何?

答:我不太同意這樣的看法,港澳對我們很重要。

港澳六百多萬人,維持了幾十年的自由生活,自從警覺九七大限之後,也開始爭取民主,而且取得了一些成就,這是可喜的現象。香港是個華人世界,但具備英國自由開放的社會傳統,也有民主化的條件,我們當然樂於看到這種發展。如果在九七前達到相當的民主化,它對大陸的影響,不見得比台灣小。

不可小看香港

香港與大陸聯絡的管道比我們多,不瞞你說,香港學術界對大陸的研究比我們強得多,他們有時看我們很幼稚,很瘋狂,有點一廂情願。比如六四之後,台商湧到大陸,香港人百思不解。他們覺得台商對大陸一頭熱,搞不好在九七之前台灣就先垮了。

香港對往後中國大陸的發展會有很大影響力,對台灣瞭解大陸也有很大的幫助,不可小看它的角色。如果說兩岸發展關係可以略過香港,不但是短視,而且是無知。

問:根據行政院民國七十八年制訂的「我國對港澳問題近、中、長程因應方案」,今年邁入中程階段,請問有何特殊措施?

答:這個方案的細節我們一直沒有對外公布,但是各部會都配合原來的設計在推動。原來港澳小組的成員,現在也大都是陸委會的成員,他們也根據過去的成果來檢討,改進加強。

問:我國政府多次宣示,一九九七之後我國駐港機構不會撤退,但是在中共的統治之下,我們能有多大的活動空間?

答: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基本上是個技巧運用的問題。我只能說到這裡。

問:請問港澳政策在政府施政的優先順序上,重要性如何?

答:政府施政的優先順序,很難說那個排第一,那個排第二。

港澳問題有它的重要性,但涉及的單位很多,有外交、僑務、教育、大陸等等,尤其港澳同胞對我們的期望也很殷切,我們也不要讓他們失望。但因為我們和英國、葡萄牙沒有邦交,工作上比較不容易。

像這次大陸工作會報改組,我們把港澳小組併過來,就表示我們對港澳問題的重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