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景象,正在啟用不久的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以下簡稱高雄新圖總館)上演!
位於新光路和林森四路間,距離熱鬧的高雄大遠百、三多商圈,僅7、8分鐘路程,屬於高雄市府力推的「亞洲新灣區」樞紐地帶。占地2公頃,樓地板面積達3.7萬平方公尺,是六都中最大的圖書館。
2014年11月13日高雄新圖總館試營運,2015年1月1日正式營運。截至1月底,累計破60萬人次進館。
高雄新圖總館不僅是綠建築,更一舉創下多項第一紀錄,如全球首創鋼索懸吊建築、全球最大懸吊景觀中庭、全球景觀穿透性最高圖書館、以及全球首座挑高7.5米無柱遮蔽式廣場等。上述只是建築技術的「硬實力」。能讓高雄新圖總館最與眾不同,還來自它的「軟實力」。
不僅是圖書館 還是書的博物館
高雄新圖總館由政府斥資19億元蓋硬體,所有購書經費則來自市民,民間捐款購書金額達5億元。現已有館藏80萬冊,未來目標是百萬冊。
為了感謝民眾參與,館方特別設計書籍冠名制度,捐款者可選擇「冠名權」,在書封內頁貼上寫有捐款者姓名的小卡片。前任館長、現任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透露,有父親捐款、為子女冠名,還在卡片上留言勉勵子女以書香傳家,女兒來翻閱書籍看到後非常感動。
另一項獨創特色是「書櫃結合展櫃」,在館內各樓層書架設置300多個玻璃展櫃,展出500多冊藏書,有來自出版社珍藏圖書、二手書店絕版書、學者和蒐藏家藏書、國家圖書館資料保存中心、以及捐贈或借展的珍貴書籍。
比如,難得一見的17世紀東印度公司出版,描寫台灣的荷蘭文古書,讓這裡不只是圖書館,也是書的微型博物館。「讀歷史的書,也讀書的歷史,」施純福形容。此外,還設「高雄書專區」,收藏所有與高雄人事時地物相關的出版品。
樹中有館 館中有樹
整棟建築外觀以玻璃帷幕組成,利於採光之餘,更讓建築周遭景色自然融入,化為最自然的裝飾品。
樓面由地下一層和地上八層樓,空間貫徹「樹中有館、館中有樹」的綠建築概念。
1、2樓是半戶外空間,為挑高廣場,可容納近千人。實際走進圖書館的入口要搭乘電扶梯到3樓。
3樓的中央服務台以「書」為裝飾,暢銷書區和主題書區的燈光和書籍擺放方式,容易讓人走入誠品書店的錯覺。中央有座大迴旋梯,可沿著走上4~7樓。
4樓一角藏有以書砌成的公共藝術作品,一位是面向書牆的達摩、另一位是以書為背的達文西,有著東、西方哲人透過書海交流的意味。
6樓以上另有景觀天井,種有八株台灣竹柏,形成「館中有樹」,民眾可選本書、坐在樹下閱讀。每層樓的西面和南面,均有室外景觀陽台,種植肉桂和桂花,花開時能與書香呼應。書看累了,還能走上頂樓的新灣花園欣賞市景,鄰近的高雄世貿展覽會議中心、85大樓,未來周邊還將陸續落成的港阜旅運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等地標。
喜歡「深度旅遊」的,館方有導覽服務,平日和假日均有固定時段,5人以上則可預約導覽。行程約一小時,需收費,一人100元。
圖書館未來還有二期計畫,透過BOT將另建一棟與圖書館共構的文創會館,開設商場、餐飲、旅館、書局等,成為文創聚落。目的是藉由商業機制,收取一年200萬權利金做為圖書館自給自足的基金。
你不必是高雄市民,同樣能辦證借書,新移民、外籍勞工、商務人士、或是觀光客等,人人都能走進來享受閱讀。下次到高雄,記得來看看這座城市大書房,發現更多閱讀精采。顛覆你的舊思惟,原來圖書館也能這麼好逛好玩!
【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1.地址: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61號
2.開放時間:10:00~22:00(週六、日21:30停止入館)、國定假日10:00~17:00(16:30停止入館)、週一和農曆除夕休館
【館內五景,別錯過!】
國際繪本中心(B1)
國內第一座國際繪本圖書館與兒童劇場,藏書逾12萬本。空間以高雄海洋及自然生態為主題,仔細看,櫃台彷彿像一艘大船。
感恩樹(3F)
入口區旁,一片片寫著許多大額捐款者姓名的壓克力板,布滿牆面組成感恩樹,從個人和企業團體都有,每一片代表著百萬到千萬元以上的購書經費。
公共藝術裝置(4F)
藝術家陳龍斌的創作,結合書牆和雕刻,兩座半圓形書牆呈現出兩位人物、達摩和達文西,代表東西兩種文化典型。
館中樹 連天井(6F)
中庭的戶外小綠地,種有8棵台灣竹柏,館方更貼心在樹旁設有座椅,相當適合選本好書、坐在樹下閱讀。
新灣花園(RF)
頂樓戶外空間,可遠眺亞洲新灣區等周邊景致,傍晚看夕陽、愛好攝影者必造訪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