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國民黨怕開三中全會?

陳敏鳳
user

陳敏鳳

1991-01-15

瀏覽數 13,350+

國民黨怕開三中全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2月號雜誌 第056期遠見雜誌

雖然國民黨的退職支票頻頻遭到指責與嘲諷,但是,對該黨秘書長宋楚瑜來說,三中全會準時召開與否,更是一個難以啟齒的問題。這幾年國民黨許多黨內權力爭逐,一一浮現檯面,三中全會就如面前的一方布幕,是否拉開布幕,身為黨部高層權力人士,自然不得不多加考慮。

依照黨章規定,國民黨應該在今年召開三中全會。不過,這樣形諸文字的規定卻不能在高層黨部領導人口中得到肯定。宋楚瑜面對詢問時表示,目前國民黨最重要的工作是國大臨時會,必須與所有國代協調溝通,黨內工作沈重;時間緊湊;對於「三中全會」召開時間則未予正面答覆。

副秘書長高銘輝也在一項黨內黨員座談會上表示:「黨部因為開會議題難以決定,因此中央還沒有決定要不要開。」目前由於黨務革新案尚在執行中,還沒有成果;而憲政改革也正透過黨內憲改小組討論中,還沒有結論,到時候恐怕會開了,卻沒有任務可以交代……黨部基於種種的考慮,還沒有正式下決定是否如期召開。

然而,李登輝已經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宣布要召開國大臨時會,依照慣例,黨部都先召開全會交代任務,今年如果不開,顯得有些突兀,「這樣很怪!」一位從事黨務十年的黨員說。

文工會主任稅基瀅卻表示,這兩者之間沒有一定的關係,而黨內也一直忙於憲改工作,到目前為止,黨內並沒有找他開會討論過三中全會的問題。一項內部消息則指出,黨內召開主管會議曾決定;今年五月後才會決定召開三中全會,目的就是不處理棘手的憲改問題。

除了憲政改革以及沒有議題的考慮,黨部主張延緩召開三中全會的人士則質疑目前三中全會的代表性。立委林鈺祥認為,今年開會一來老代表尚未退職,民意基礎不夠;二來中常會將從此永無寧日,他主張等到明年三月二十九日老代表退了之後再召開下一次全會。

黨內炮聲隆隆

政治除了需要冠冕堂皇的政治語言與理由之外,也包含了許多權力爭逐的複雜算計。黨務革新案、憲政改革案沒有結論以及三中全會代表性有問題都是事實;不過,從去年「山中傳奇」、民主基金會成立後,黨內權力爭逐趨向明顯,三中全會一開會出現什麼場面,誰也不敢保證,而對經歷去年三月政爭又非出身基層的宋楚瑜,勢必更要有一番思量,以確保三中全會的中常會也可以有以往的「寧日」。

一位從事黨務工作十年的民主基金會成員表示,如果今年如期召開三中全會,關中人馬至少可以憑過去的關係人脈,搶下三分之一的中央委員席次,而且絕對是傾力全面動員,未來黨內可能形成類似民進黨兩派權力角逐的場面,最近連監察院內也炮聲轟轟,民主基金會的監委林榮三、許炳南、陳錫章「對上」黃尊秋就是朕兆之一。

無論民主基金會是否真的具備雄厚勢力,但另一些狀況也足以使黨內領導人有嚴重的危機感。首先是黨中央的影響力逐漸降低,不僅中常會效能不彰引人批評,更值得擔心的是黨工向心力太低,例如組工會經過黨務革新案,預計裁成六十五人的編制,不料,還沒裁卻因出現了高度的黨工離職率,目前只剩下四十六人;再者本來一些基層實力雄厚人士如台中市議會議長林仁德、省議會議長簡明景被視為與李登輝關係良好,卻都出現在民主基金會成員名單中,被視為「曖昧不明者」,使得黨中央產生危機感,而有下鄉訪問基層的動作。

據一位從事黨務二十年的地方黨部主管表示:「我上任五個月,宋秘書長已經到過二次,道是我擔任二十年黨工以來,跑得最勤快的秘書長。」難怪宋楚瑜要對記者表示工作沈重、時間緊湊。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制度緩和衝突

到現在為止,李登輝、宋楚瑜以及組工會主任陳金讓已經連袂拜訪了包括宜蘭、台南縣、屏東、高雄、桃園、苗栗、新竹等近台灣一半的縣市,根據組工會表示,整個基層拜訪行程將在明年三月前結束。

一位縣市黨部主委表示,李登輝、宋楚瑜及陳金讓到地方與人士聚餐,主要在於瞭解地方情況,並請地方人士發表對國事、地方事務的意見,邀請人士以民意代表、地方政界實力人士及商界為主,並非三中全會的黨代表,整個過程中由宋楚瑜具名邀請,縣市黨部主委及陳金讓是陪客,總統則是「客人」。一位被邀請的人士也表示,席間只談國事與建議,不涉任何全會話題。

像這樣祕書長下鄉瞭解基層黨務,民主基金會的成員並不認為是件普通的事。一位民意代表就說:「他們下鄉做了什麼事,我都很清楚,我也不懼怕,畢竟我在當地已經耕耘數年,去一趟、二趟沒有什麼用!」另一位成員也說:「黨中央李、宋下鄉拜訪路線與民主基金會太過相似,關中固有其人脈,但李、宋占盡當權者的便利,一旦擺開陣勢,很難評估誰贏誰輸?」

另一些觀察則指出,黨中央的動作除了地方外,還伸向中央委員。最近,李登輝將宋時選聘為國策顧問就被視為拉攏的例子。

宋時選出身基層,任黨職多年,擁有豐厚的人脈的關係,與關中頗為友好。去年中央委員選舉時,原本未受李登輝提名中央委員,後來是經過林洋港等人的爭取,才坐上了中央委員的寶座。人稱「宋公」的宋時選現任裕台紡織董事長,沈寂已有一段時日,李登輝過去並未聞問,如今在敏感時刻,突然將他聘為國策顧問,令不少政界人士感到突然。

李登輝最近也對同是中央委員,現任經濟部投資處處長黎昌意頻加「關愛」,使政壇上傅說李、宋有意拉攏中央委員的說法不經而走。

其實,一個較具彈性的制度可以緩和政治衝突,如果說國民黨已經蛻變到無法避免將衝突、權力分配問題搬上檯面,何不就以制度來規範、運作,這也是許多人為什麼主張準時召開三中全會,以便及早建立黨內正常權力運作制度,立委李勝峰表示,時代改變,國民黨再也不可能出現過去一言堂的景象,憑藉著國民黨過去的基礎,他相信足以處理這些「亂」象,不應對黨這麼沒有信心。

國民黨在變

過去,國民黨從來沒有人公開說要選總統、省長;也沒有一個主席、秘書長會連袂到基層去「請客」,國民黨不僅在變,而且變化的程度遠超過想像,三中全會延緩召開其實只像罩上薄薄一層輕霧,雖不公開,後面的事物卻隱約可見,也不會因此改變什麼,或出現奇蹟,因為政治有時像人生際遇一樣,該來的還是會來,逃也逃不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