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加持,桃園機場將成亞洲史基浦

政府拚未來6〉桃園縣縣長 吳志揚

沈超群
user

沈超群

2014-12-13

瀏覽數 20,750+

航空城加持,桃園機場將成亞洲史基浦
 

本文出自預見2015未來大趨勢

自從十大建設後,台灣很久沒有這麼大的公共建設計畫了,」桃園縣長吳志揚驕傲地說。航空城計畫總面積達6859公頃、總金額達5500億,預計打造20個捷運都會區,增加30萬個工作機會,創造約7兆元產值。這些數字代表的意義是,桃園將成發展最快、最具速度感的城市。

最大都市計畫 20企業投資

吳志揚分析,台灣必須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在亞洲先進國家中,很難得有這麼完整的大片土地可以利用,歡迎全世界最好的企業進駐,包括會展中心、光電產業、物流、批發、零售業等,都在洽談進駐事宜,顯示民間企業對航空城的信心。

吳志揚表示,過去荷蘭的史基浦機場是以複合性聞名全球,現在桃園機場也將成為亞洲的史基浦機場,擁有完整的生活、購物等空間,「能讓台灣的未來離國際更近一步」。

相較於全球各地的航空城模式,桃園航空城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不僅擁有完整的產業群聚,還加上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加持,可以擴大經濟效益乘數能量,產生具創新服務價值的產業活動,重整台灣的產業供應鏈,匯聚人流、金流以及資訊流。

如果說台灣的未來需要一隻金雞母,航空城無疑就是能夠孵化金雞母的「金蛋」。根據勞委會10月份的資料統計,桃園縣是全台各縣市中工作機會最多的縣市,平均每人有2.74個工作機會。

吳志揚表示,目前縣府已經與20家規劃投資的業者簽署投資合作意向書,總投資金額達305億元,包括美商好市多、日商大和房屋、法商迪卡儂、家樂福,國內的遠傳電信、手信坊等。

投資產業涵蓋基礎建設、建物開發、智慧光電、4G智慧寬頻、精密工藝、運動休閒、國際醫療以及物流批發等,這些都是世界一流的大企業。

這也是台灣「史上最大都市計畫」,面對複雜的土地取得問題,航空城開發總面積高達一半的土地將以區段徵收方式取得,其中交通部負擔1449公頃,縣府為1624公頃,而且是由縣府執行徵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當世界快速變動,你準備好了嗎?現在用最優惠【2.5折】訂閱遠見,掌握全球視野與領導人思維>

但是吳志揚強調,唯有經過不斷的溝通,才能創造出居民、政府雙贏的成效。在都市計畫草圖公布前,縣府已辦理12場大型說明會,之後還多開100餘場小型說明會,對象縮小社區的居民,滿足居民的需要。

「航空城土地徵收不同於過往的案例,是採取特殊的『先建後拆』方式,先安置好地方民眾,而且想要同住在同一社區的居民,都會統一安置。縣府會先在開發區外興建合宜住宅安置居民,在發展經濟的情況下,也顧及民眾的居住需求,」吳志揚說。

打造三低一高的永續環境

除了帶動台灣產業轉型,機場捷運通車後,還能舒緩大台北地區的住房壓力。

吳志揚表示:「機場捷運是重要的聯絡要道,每個捷運站都會保留5至10公頃的土地,用來規劃『一站一特色』,將購物中心等各式機能,平均放在各一個捷運站的周邊,讓民眾都能享受搭乘捷運帶來的便利生活。」

航空城利用機場與台北港海空雙港聯運優勢,打造桃園航空城成為「台灣門戶‧亞洲軸心」,桃園將擘劃成為智慧、綠能、永續、韌性的新一代亞太經貿樞紐、國際新興城市,並規劃出近500公頃的產業專用區,希望吸引低汙染、低耗能、低用水及高附加價值等「三低一高產業群聚發展」,讓桃園的環境能夠永續綠化。

擁有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學歷、豐富的國際觀、台灣最年輕的縣長吳志揚,談到目前最熱門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桃園航空城也都沒有錯過。

吳志揚表示,配合政府「前店後廠」的概念,目前已經規劃出「台灣門戶」「行政及金融」「文創科研產業」「物流經貿」「樂活優質住宅」等五大區,除了帶動即將在12月25日升格直轄市的桃園持續發展,也將是拉抬台灣經濟成長的引擎動力。

桃園航空城已經進入跑道,即將帶著台灣直衝雲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