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也來到遠見高峰會,當年主題是「打造台灣的幸福經濟」。2013年初我剛接任行政院長,設定經濟發展主軸,一是自由經濟,一是創新經濟。
當時我用一些例子來說明我和我的閣員們,如何站在政府的角度及角色為國家及社會創造更好的幸福生活。如今一年過去了,我們的成績當然必須由我們所服務的社會大眾來評價。
同樣的,2014年應大會邀請,再來到閉幕典禮致詞,主辦單位告訴我此次峰會主題是「前進的力量,來自對的競爭策略」,我就開始思考,要對今年參與盛會的朋友們講什麼呢?
波特演講 啟發前進的動力
其實在遠見高峰會大約一個禮拜前,《遠見雜誌》邀請了世界知名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來到圓山飯店,發表相當著名的演說〈打造有競爭力的台灣〉。
在大師腦海裡,什麼是一個國家對的競爭策略?
其實相當清楚,幾乎都是我們在座每一位企業精英耳熟能詳的,包括不要依靠政府的保護措施,不要依靠貶值匯率,不要依靠壓低工資和剝削員工而想要創造利潤,企業要創新研發來增加附加價值,並即時轉型,以及政府必須堅持自由開放的大策略,不要退縮。
這樣的建言,不管波特到哪一個國家,大概講的都是一樣。從企管學院的教科書,到管理學界的專家所寫的,也不脫出這些範疇。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思考到底國家前進的力量在哪裡?
我不斷反省過去六年多以來(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包括我個人將近二年擔任行政院長的行政經歷,我也講不出比波特更好的方針。如果有的話,我只能在大會主題這句話的後面多加一個小小的尾巴,前進的力量來自對的競爭策略,以及百折不撓的堅持。
在書本的世界,我們大家都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是,在現實世界裡所遇到的打擊與阻礙、挫折,或是自己可能犯的錯誤,無可勝數,如何還能夠繼續堅持執行對的競爭策略?便是每一個企業及國家成敗的關鍵。
推動政策 雖千萬人吾往矣
沒有一個國家不知道要開放、不要壓低工資,沒有一個企業不知道要做創新研發和轉型,但是,有幾個國家和企業真的去做,而且百折不撓地去做?
在座每一位企業先進的奮鬥歷程,幾乎都能寫成一本厚厚的書,而在座各位現在能有所成就,便與堅持有關。
以政府的工作而言,行政院長推動的每一件工作,總是要接受來自社會無窮無盡的批評、責難、要求下台或是丟皮鞋,請問這麼樣一個「厚臉皮」的人,憑什麼繼續做下去?
古書有云,當你覺得一件事情是對的時候,「雖千萬人吾往矣」。小時候聽到「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句話時,覺得很棒,但是不知道它在講什麼。
等到你真的遇到有千萬人站在那邊、還是得要走進去的時候,才知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種工作,是一個充滿挫折,很容易讓一流人才或是二流人才打退堂鼓。
如果是在民間企業的話,我相信每一次創新研發的失敗,每一次融資貸款的失敗,每一次營運策略的失敗,可能都會讓各位刻骨銘心,會想著「是不是到這裡就算了?」
但如果你經營這家公司是對的,堅持服務人群是對的,除了堅持,大概也沒有什麼辦法在若干年遙遠的未來,讓後人或旁人證明,你做的是對的。
儘管來自外界一個小小的鼓勵,能讓人發揮很大的力量,但是有時候龐大的阻礙及挫折,乃至於一個掌聲、一個微笑、一個鼓勵都是不會有的。
這讓一個人彷彿走在非常孤獨的深夜裡,除了內心的聲音,聽不到任何鼓勵你走下去的聲音。
然而,還是那句話,堅持。除非你懷疑自己做的事是錯的,否則讓我們堅持,只有堅持,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才有辦法往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