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兩個女孩創業基地,讓老社區活起來

台灣社企開步走3〉「好伴」駐創工作室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4-11-28

瀏覽數 17,850+

兩個女孩創業基地,讓老社區活起來
 

本文出自 2014 / 12月號雜誌 B型企業來了

來到台中火車站前民族路的舊城區,一棟淡黃牆面日式兩層樓矮房、前身「白律師事務所」的近70年老房子,如今變成兩個年輕女生的社企基地──「好伴」(Happen!)共同工作空間。

午後時分來到這裡,除了偶爾從窗外傳來幾陣車聲,更常聽到手指敲擊鍵盤的工作聲。20多坪的室內空間從頭到尾打通,後方樓梯處屋頂設計成大片天窗,溫柔的陽光從中間灑落,畫面頗有文青風格。屋內散落五、六張不規則狀的木桌,幾個人正拿著筆電各據一方,這些桌子也可隨時拼成大片辦公桌,空間運用既獨立又可多元分享。

樹立台中社企地標 開張一年營收打平

像這樣開放多人使用的CO-Working Space,在台中是非常前衛的概念。不同於時下年輕人多在北部,好伴堅持在台中傳播社企概念。

好伴兩位創辦人是同樣年方24歲的邱嘉緣與張珮綺,兩人都生長在台中,同一年考上台大,北上那四年都不習慣急促的都會節奏,始終掛念台中的好天氣與悠閒的生活步調。原本互不相識的人,因不約而同選修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開的「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課程,才有了交集,並從此改變人生道路。

課堂上,陳東升鼓勵學生提案,用社企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一拍即合的兩人,修完課後再也不想只做份平凡工作,決定回到台中活化老舊社區。

「從沒想過會創業,但我們都蠻想回台中做點事,創業變成最好的辦法,」兩人異口同聲說。

2012年畢業,歷經一年準備,最後好伴獲得「慕哲創投」的250萬元挹注,在2013年底創立。一樓開放場地租借,二樓出租工作空間,為其他年輕創業者提供落腳處。

開張一年來,儘管還沒獲利,但單月營收已打平,更替原本蕭條的台中市中區注入活力,如今好伴已變成大台中的社企地標,不僅吸引媒體關注,各界演講邀約紛至沓來,還成為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學生的暑期海外實習合作機構。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依我來看,這筆投資非常成功,從社會效益角度而言,早就物超所值了,」陳東升肯定地說。

許多有志投入社企者,往往滿腔理想、滿嘴理論,卻缺乏執行力,這卻是邱嘉緣與張珮綺的強項。「他們不只聰明,而且肯做!」扮演好伴創投天使的慕哲專案經理陳妙楨觀察。

其實陳妙楨與兩人見面第二次,就決定投資,看中的是好伴雖然沒有社會經驗,卻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還能說出為什麼要做的理由。從尋覓店址、到整理、裝潢,兩人都捲起袖子親自動手。

有頭腦也肯動手做 用行動爭取好合約

張珮綺回想,籌設期間四處選址,因預算有限,加上共同空間的概念太新穎,曾三次簽約前夕,房東突然變卦。好不容易看上閒置超過20年的白律師事務所,卻無論如何打聽、調閱戶政資料,都聯繫不上屋主。兩人鍥而不捨,終於透過臉書找上遠在美國的白家後代。「結果在一天內就聯繫、約見到屋主,還用很優惠的價格簽下租約。」談到這段經歷,邱嘉緣至今還是覺得不可思議。這份優惠租金,也減輕營運壓力。

只是白律師事務所荒廢多年,早就破敗不堪。邱嘉緣苦笑,第一次踏進房屋內部,看到滿室厚厚灰塵,隔間被推倒,壁面紅磚裸露,磨石子地也黏滿油垢,「坦白說,真的有點嚇到。」

後來委託建築界的朋友,參考白家老照片繪製設計圖,四處蒐集二手家具,還舉辦打掃趴、油漆趴,號召網友邊玩樂、邊工作,把苦差事當成好玩又有意義的社群活動。

前智利總統巴切蕾特(Michelle Bachelet)曾說:「女性是天生的社會企業家!」因為女性天性就有解決身邊問題的傾向,更樂於動手。把這道理套用在邱嘉緣與張珮綺身上,再合適也不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