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服務,哪裡會有業績?」素有「投銀教父」之稱的杜英宗說,三年前因經營權轉換,市場對南山有疑慮。從投資銀行跨入保險業的他,因此每天親自打感謝電話給客戶,曾有驚喜的客戶多買了3000~4000萬保單。至今,每天各單位都會彙整客戶意見給杜英宗,他不僅每一則都看,還限定同仁三天內解決。
為了宣示服務,杜英宗把內務、行政單位合併為客服部門,還帶大隊人馬到東京迪士尼考察感動服務。「希望每一個服務都讓客戶感受到『溫暖關懷』!」領導客戶服務的南山人壽資深副總吳雲嬌舉例,曾經有老婦人更改保險契約,專員除了帶她去監獄找兒子簽名,途經量販店看她拿著衛生紙一看再看卻買不下手,主動幫她買了,怕老婦人不收,還貼心請鄰居代轉。
此外,「理賠」是展現對客戶承諾的關鍵時刻。「南山不僅早一步、還找理由理賠!」吳雲嬌說,同仁常看新聞主動服務,像高雄氣爆,南山就在隔天拿著支票、親自到場理賠,快到客戶都來不及反應,還以為是詐騙集團。
「我們真的改變業界,敢做別人不敢做的服務,雖然一年多花十多億,但值得!」杜英宗說,曾有保單失效,因重新界定時效而理賠成功;也有保戶沒有申請理賠,業務員主動把錢送到府的例子。
儘可能理賠會帶來道德風險嗎?其實不會。三年來,南山初年度保費業績顯著衝高,理賠申請率卻降低,因為客戶感受到南山誠意,反而不會找漏洞尋求理賠。
「能讓客戶多感動?就要看你服務的『境界』到哪裡了!」杜英宗一有機會就到各通訊處拜訪,就是為了傳遞理念,讓南山的服務境界可以與山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