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目標是「快速尋找」,又是「最短路徑」,這類演算法的判斷,必定要以「淺顯而龐大的數字」與「快速而簡單的結論」為基礎,無法以「矛盾價值」與「長期思考」做為深度判斷的基礎。
如果,把我們台灣島上所有人的腦袋,視為一部部的個人電腦,把台灣總體,看成是2300萬台個人電腦,互聯而成的大型電腦;那麼,這部大型電腦,大致也是以「A*演算法」為基礎的,遇到問題,只會尋求「快速、最短路徑」的解答,其他需要「深度思考」的演算法,因為太慢,被視為無效,一概不做。
為何如此?原因是,組成這部「大型電腦」的眾多「個人電腦」,都中了「毒」,只保留了「A*」這類快速有答案的演算程式,其他有能力「深度思考」或「嚴謹判斷」的「較慢」演算法,一概被刪除了。
到處都有中毒的「個人電腦」
中毒的「個人電腦」就在我們身邊,許多生意人如此,許多政治人如此,許多學生如此,許多家長、老師如此,許多媒體人也是如此。
簡言之,士農工商,無一類,能倖免,大多陷入「最短路徑」的「快速答案」的演算方式的陷阱,不自覺地放棄了全面、長期、深入的「完整性系統思考」。
這樣的「全民共業」,形塑了我們社會,無論做學問、做生意、做官、做人等,事事「求快、求高、求大」的集體性格。
從這個角度看,比較可以理解,台灣近日紛擾,原因何在:
(1)十二年國教,揭櫫理想與執行成果的巨大差距,原因不就如此?「求快反變慢」「方便變隨便」的結果。
(2)高雄大氣爆,必然是負責「設計」「施工」與「維護」的責任者,追求「快速」放棄「正確」的結果。
(3)甚至災後的民間捐款,也在媒體報導影響下,讓高貴的行善,落入只在意「快速累積金額」「企業捐款多寡」,而不思考「捐款做何用途」的膚淺思考模式之中。
(4)接二連三的食安事件,不也如此?消費者求「價格低」,生意人求「利潤高」,官員求「責任小」的淺薄思考結果?
必定有某種原因,讓台灣多數的「個人電腦」變成這樣吧?
沒有真與美,但仍具求善之心
我猜想,是我們長期的錯誤「教育系統」,讓人民「慢性中毒」了。
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台灣的考試制度,為求表面的、膚淺的「公平」,放棄「論述題」只有「選擇題」,這樣的制度,讓學生的學習,變成無趣,變成錙銖必較,變成眼光淺短。
學生成長之後,也讓判斷眾人之事的民主制度,變成只有口水戰爭,沒有理念思考,不知所以然的一人一票。
長此以往,台灣會當然在全球競爭中,殞落……。
那麼,我們到底還有沒有改善的機會?我猜,有的。
為什麼有?因為,台灣多數的「個人電腦」雖然中了事事「求快、求高、求大」的毒,有個寶貴的核心,並沒有中毒,那就是「善良」。
「真善美」三個字,也許「求真」,在不肖媒體影響下,已經全盤淪陷;也許「求美」,在不肖建商影響下,城鄉環境之美,也已淪陷;但是,我們並沒有失去「求善」之心。
既然如此,怎麼做?
我想像,有兩個關鍵:
一是,請政府忍耐一下,不要出手「阻礙革新」,現階段人才規格所形成的政府,是無法領導革新的。
二是,善美之心猶存的有志之士,尤其年輕一代(我的意思是心靈與網路智能都年輕的人),應該善用網路給我們這個世代的機會,在社會各個領域,大膽的「以美善為核心」,引領社會走向「革新之路」,一步步從「小確幸」的追求,看見「大格局」的可能樣貌。
台灣需要「心靈寬闊」的革命
我深信,台灣的這一代需要「革命」(或者,您怕這個字,就改成革新吧,但是,我覺得革命才是我的意思)。但是,您放心,這一代的革命,不需要鬥爭,所以不需要流血;但是革命成功與否,在乎「心靈是否寬闊?」,在乎「心智是否美善?」。
「心靈寬闊」的革命,才能依靠網路無私分享取勝,而不需要暴力抗爭;「心智美善」的革命,才能讓網路的病毒傳染,對人友善,而不是殘害。
我一直喜歡2500年前,老子的話,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聖人……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年輕一代,若要引領社會,看見未來,應該以「心靈寬闊」加上「心智美善」的現代聖人自許。要能如此,革命家的網路智能,就不應僅止於會上網、滑手機,因為那只是表皮,深入網路世界,讓台灣能變得更好,能引領世界的藏寶圖,就藏在裡面。
請記得,開啟藏寶圖之鑰,有兩個密碼,一是「心靈寬闊」,一是「心智美善」,缺一不可。
(作者為大小創意齋負責人;本專欄由姚仁祿、劉育東、劉維公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