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某女中畢業校友首次舉行畢業40年後同學會,這群年過半百的老同學們,嘰嘰喳喳好不熱鬧,不時引來隔壁桌關注眼神。她們邊吃飯邊話家常,還不時拿起手機、平板拍照、錄影,並上傳臉書,讓未能參加的同學分享實況轉播。聚會結束,大家往捷運站移動,沒想到有志一同開始低頭滑手機,回LINE、玩遊戲。無獨有偶的是,隔壁座的70歲老先生正用平板瀏覽新聞,更遠一些,一位60歲的婦女也使用手機看偶像劇。
近年來,捷運上隨處可見銀髮族聚精會神地滑手機,「低頭族」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人的「低頭」風潮也逐漸蔓延開來,而且依賴App的程度絕不輸給年輕人。
3C操作變簡單 長輩們容易上手
從研考會公布的2013年「50歲以上民眾數位機會調查報告」顯示,熟齡民眾上網率逐年上升。50歲以上的上網率為43%,成長幅度較往年大,其中網路族無線/行動上網率更攀升至54.2%。連65歲以上民眾上網率也多出十個百分點。
令人驚訝的是,50歲以上民眾,約有35%持有智慧型手機;且上網族群中,50~64歲民眾持有平板電腦比率,已超越20~29歲的年輕族群。「老人變成低頭族一點都不稀奇,」在新北市林口社區大學教「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運用」的國小資訊教師黃秉勝分享,他的阿姨、姑姑、叔叔、伯伯們都在使用App。連去看個醫師,門診前也有70多歲老太太在滑手機。學校運動會時,家長們則競相拿手機、平板拍照、攝影。
為何過去被貼上「LKK」標籤的銀髮族會快速成為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愛用者呢?從事App產業,並長期觀察網路趨勢的寓意科技共同創辦人林祖儀指出,2000年網路剛崛起時,網路使用者集中在年輕族群,2009年開啟行動裝置時代後,影響力逐漸從青年延展至中老年族群。
由於過去電腦的進入門檻較高,形成銀髮族學習障礙,而智慧型手機、平板操作容易,讓銀髮族便於學習。另外,為了跟下一代溝通,也是中老年族群變低頭族的原因之一。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服務實證中心副主任陳桂苓分析,資策會2011年開始執行「銀髮族居家關懷照護」計畫,以了解銀髮族使用平板的行為與趨勢,發現有50%的銀髮族是為了跟兒女溝通而學習。
例如林祖儀的父母就是被兒女遊說使用LINE。過去林媽媽三不五時會打電話關心子女,難免被嫌囉唆。現在直接發LINE,快速傳達,孩子也比較不會抗拒。「例如寒流來襲,溫度低於10度,媽媽馬上傳來注意保暖的訊息,跟穿得厚厚暖暖的熊大可愛貼圖,」林祖儀說,透過LINE、WeChat等,拉近上下兩代的溝通距離。
透過App,即時傳達訊息又不用花電話費,更廣受老人族群喜愛,「尤其現在通話品質愈來愈好,我常跟太太用LINE溝通,甚至在國外都是用LINE通話,還有視訊,可以看到彼此,又不用花電話費,」今年70歲的政治大學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也是App愛用者。
另外,也有不少銀髮族不想跟社會脫節,主動加入低頭族。常與銀髮族互動的國小資訊教師黃秉勝指出,當大家都在滑手機,自己卻不會時,顯得很奇怪,不想被歸類為「落伍」,就會想融入。
例如有一位62歲的外商女性主管始終堅持不用智慧型手機,任憑先生、孩子多次遊說都沒有用。今年元旦參加大學同學會後,她發現大家都在用LINE、上傳照片,唯獨自己格格不入,回家馬上要求先生幫她換智慧型手機,並下載所有App程式。
有的銀髮族則是求知欲旺盛,活到老學到老。黃秉勝班上就有年近80歲的老先生讓他印象深刻。上課永遠坐在第一排,都會先預習功課,勇於發問,並分享使用心得。
銀髮玩家 下載遊戲勝過吸收健康資訊
銀髮族的群眾感染力不輸年輕人。資策會剛開始想找300位50歲以上的居民,免費提供平板,以了解使用平板行為,一開始反應冷清,直至半年後才發酵,有老太太一口氣帶四位朋友申請,「銀髮族發現App實在很好用,能即時看天氣、玩遊戲,又能跟朋友聯絡,就呼朋引伴參加,」陳桂苓說。
當中老年族群正式成為低頭族後,也順勢帶來潛在商機,不少業者已瞄準銀髮App,推出服務。專為銀髮族開發的App愈來愈多,最出乎意料的是,最常被使用的不是健康醫療類,反而是遊戲類。陳桂苓說,「銀髮族居家關懷照護」計畫最重大的發現就是銀髮族的遊戲App商機,不只年輕人愛玩線上遊戲,連中老年人也愛打電玩。
當銀髮族也成為低頭族,哪些類型的App最受青睞?《遠見》透過寓意科技執行「銀髮族使用App的行為調查」。寓意科技共同創辦人林祖儀同時是PTT官方粉絲團團長,該粉絲團為台灣第一大BBS站批踢踢實業坊(ptt.cc)的官方臉書,他2011年8月接手管理後,粉絲(主要約20至35歲)人數從2萬成長到30萬,這次調查主要是透過粉絲團的年輕族群,了解家中長輩使用App的行為。
當詢問PTT粉絲團的年輕人,家中長輩會使用哪些類型的App時?得到的答案竟然與資策會的調查結果相似,第一名是遊戲(700票),其餘二至四名是社交與通訊(包含LINE、Facebook,630票)、照相與視訊(488票)、新聞與雜誌(453票),反而與老人息息相關的健康與瘦身、醫藥,只排在第15名(82票)、16名(69票)。 在社區大學教銀髮族使用App的黃秉勝感受最深,除了LINE,學生最想學的就是如何將拍到的照片、視訊傳給親友。「分享,對銀髮族深具意義,也是通訊類App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他說。
開發銀髮App市場 最好從子女下功夫
至於銀髮族最常使用的App又是什麼呢?調查結果顯示,LINE以490票遙遙領先其他的App,其次是Facebook(178票)、Candy Crush(111票,遊戲)、Google Map(25票)。 前10名當中,遊戲就占了三種(Candy Crush、LINE Pokopang、神魔之塔),即時通訊與社交的App也有三種(LINE、Facebook、Skype),觀看影片App則是兩種(YouTube、PPS)。 在印尼設廠18年的台洲企業董事長秦嘉生幾乎每星期都打高爾夫球,他以前發簡訊邀約時,朋友都推託沒收到,現在改用LINE即時又方便,有無讀取馬上顯現,朋友很難再找藉口。
如果從年輕人角度,什麼類型的App對長輩最有幫助?社交與通訊App,例如LINE、Facebook仍然一枝獨秀,以546票奪得冠軍,其次是導航類型、遊戲類型以及照相與視訊類型。顯示上下兩代,認為最實用、最有幫助的類型一致。
銀髮低頭族逐漸膨脹,專為老人設計的App也紛紛上市,從食衣住行到育樂應有盡有。不過,想將商機轉換成鈔票還有一段距離,最大障礙在於老人付費意願低,「想開發銀髮App市場,最好從子女下功夫,」陳桂苓說。儘管銀髮App市場才剛萌芽,但全球主要國家與台灣都已進入高齡社會,隨著行動裝置日益普及,商機將指日可待。
【銀髮族App,涵蓋生活所需】
●食
1.預約領藥:年長者可省去排隊時間
2.今天吃什麼:以古早味為主,列出周遭美食
●住
1.老人健康防護系統:追蹤了解年長者的身體狀況
2.手機保母
3.好房快租:對有房屋出租需求的年長者,可拍照立即上傳
4.Sleep coach:給予年長者睡眠品質建議
●行
1.Weather HD Lite
2.無礙自由行
3.語音隨身助理
4.龍骨王:給年長者復健的建議
●育
1.Flipboard:輕鬆閱讀
2.放大鏡
3.A story before bed:播放電子故事書讓孫子觀賞
4.Read2Go:可下載電子書並調整版面
5.Bible Radio Network:線上聖經電台
●樂
1.Fruit Ninja HD:切水果遊戲
2.Bubble Shooter HD Free:彈珠檯遊戲
3.Glow Hockey 2 HD FREE:類似桌上飛盤遊戲
4.Need for speed:賽車競賽遊戲
5.奇藝影視、風行網:線上影城
6.數獨:適合老人遊玩的益智遊戲
7.Words With Friend:拼字遊戲
8.IMUTT:養電子寵物的遊戲
9.水果忍者:操作很直覺的遊戲
(資料整理:寓意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