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素有「東方瑞士」的美譽,整潔漂亮,山稜海線皆優美,既是全世界最美的海灘之一,也名列全中國最美城區。
玩轉青島,只要把握「海城山酒」四字訣,便能掌握精髓。海,指的是優雅的海灣;城,是歐式經典別墅塔樓和名人故居;山,是海上仙山嶗山;酒,則是名酒博物館之旅。
青島這座城市很年輕,建市於1899年,之所以叫青島,其實是德國占領時期由德皇威廉二世親自命名。
青島市旅遊規劃建築設計院旅遊專家林紅軍指出,這位非常喜歡擴張的君王,因為肖想「清朝倒台」,便從中取兩個字的諧音,稱呼這座剛剛強行占領的東方小漁村。
不只有最美海灣 還有49處特色海灘
海濱的旅程,青島灣中的棧橋是永遠的第一站。棧橋,意為簡易碼頭,初建於清光緒18年,德國人占領青島便是從棧橋登陸,並將之從200多公尺延長到350公尺。國民政府時期再擴建到440公尺,橋頭再蓋起一座古色古香的回瀾閣。
「棧橋是青島的標誌,」對青島景點如數家珍的青島中之旅總經理、金牌導遊孫樹偉說,它代表了青島從一個漁村向城市過渡的歷史,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也以回瀾閣為商標。
棧橋由岸邊延伸入海,頗有凌波踏海的感覺,站在回瀾閣獨特的八角形涼亭下,天高氣爽,雲淡風清,肯定能觀賞到青島灣最出色的風光。
世界最美海灣組織(the most beautiful bay of the world)在2007年所認定的第一個來自中國的「世界最美海灣」,便是青島海灣,與巴西玫瑰灣、法國波爾多海灣、越南下龍灣、美國舊金山灣共享美名。
不過青島不只這一個海灘,總共有49個海灘,每個都有特色。譬如匯泉灣風光旖旎,堤岸宛若弓月,岸邊各式歐式建築紅瓦綠樹參差錯落於海岬坡地,令人心曠神怡。
青島的海灣不僅擁有整體美,也以「高品質」著稱。孫樹偉介紹,青島的海灘是花岡岩粉碎而成,所以沙粒大小特別均勻,踩上去非常舒服。
除了逛海灘,來到青島海邊也不要忘了到「極地海洋世界旅遊」,近距離觀賞南北兩極的動物及魚類,強壯的北極熊、滑稽的企鵝、野性的北海獅、兇悍的北極狼等近在眼前。
這裡有可愛逗趣的白鯨表演,難得一見。訓練師騎著白鯨忽而潛入水中,忽而躍出水面,展示優美的人鯨之舞。當白鯨在水中倒立,伸出潔白的尾鰭揮擺說再見時,還真讓人捨不得離去。
歐式經典建築林立 歷史懷舊味濃厚
青島市的地標是位於五四廣場的「五四的風」,一座高28公尺、700公噸的鋼鐵雕塑。看起來像紅色冰淇淋,設計理念是如同風中旋轉的火炬,是為了紀念五四運動。「五月的風,把一個城市的民主吹起,」林紅軍生動比喻。
青島的城之旅,則始於「萬國建築博覽會」所在的八大關。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中國最美五大城區,青島八大關、蘇州老城、廈門鼓浪嶼、北京什剎海、澳門歷史街區入選。
八大關,是八條美麗無匹的街道組成,全以中國的關隘命名,如山海關路、函谷關路、嘉峪關路、居庸關路等,現已增為十條。
街旁建築多為獨立院落塔樓,古希臘、古羅馬、哥德式、日式、俄式等各式風格齊聚,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
坐落於居庸關路10號的公主樓,由一座尖塔與不規則斜頂屋組成,墨綠色牆面上的樓層窗外,皆由白綠色馬賽克嵌飾框邊,就像是童話故事中常有的模樣,精巧可愛。傳說此樓是當時駐青島丹麥總領事專為丹麥公主所建,然而公主從來沒來過,但公主樓的名聲已永久流傳。
行道樹也因路而異,與各色建築相映成趣。正陽關路是紫薇夾道,紫荊關路是雪松成列,韶關路是碧桃吐豔,寧武關路為海棠繽紛,春夏秋冬皆有不同的美。
隨意走一圈,很容易迷路,不過愈迷路愈有意思,每過一個轉角,驚喜都會出現。
這裡另一個奇觀是,到處都有飄逸的婚紗。原來,唯美復古的歐式建築,讓八大關成為著名的婚紗拍攝大街。孫樹偉指出,每天至少100對準新人在此取景,近的來自山東、北京,遠的有海南、香港的新郎新娘千里而來。
德國治理時期,威廉二世將青島視為模範海外殖民地,蓋了許多精緻漂亮的建築,總督府、總督官邸迎賓館、帝國法院、天主教堂、火車站、俾斯麥兵營等,堪稱遠東歐陸建築的精品。
其中,現為青島市公安局的德國警察舊署,淡黃的牆面,陡峭的紅瓦屋頂,凸起的山花牆和—座高聳的鐘塔樓點綴其間,人稱「中國最美麗的公安局」。
怪石嶙峋,宛如走入武俠小說
走過浪漫到極致的沙灘,走過經典的歐式建築,青島還有一絕:與神仙洞府比肩的奇峰,嶗山。
仙俠色彩濃厚的嶗山,特色在於山海相連,主峰海拔1133公尺,是中國1萬8000公里漫長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峰,因此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
攀登在嶗山的青石小路上,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怪石嶙峋,青松古樹鬱鬱蔥蔥,戲劇性的視覺反差,令人神采飛揚。
由於上古冰川出現在嶗山,在水蝕風化下,象形石發育十分豐富,千姿百態,無奇不有,光是主要遊覽路線上就能看到200多處的象形石。
曾經聽過嶗山太清宮或「嶗山道士」嗎?都沒聽過沒關係,至少知道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吧,書中有位全真七子之一丘處機,歷史上是真有其人。太清宮內現存成吉思汗命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的聖旨碑,上面寫著「真人到處如朕親臨」。
「修竹萬竿松滿山,古剎隱於山海間。」太清宮,傳說始建於西漢年間,迄今已2100多年歷史,是嶗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道教殿堂。建築風格為青石灰瓦,古樸無華,體現了清靜無為的思想境界。
這裡不時會看到梳著道髻、穿著大襟袍的道士,大清早練功吐納。遇上遊客時,會單手施禮,口稱:「無量天尊。」好似來到武俠小說中的世界。
太清宮以外,北九水遊覽區也值得一探。北九水是由嶗山山泉匯流而成,「九水十八潭」大小不一,是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與山水靈秀的完美結合。
啤酒文化 告訴你青島的百年歷史
青島的酒文化之旅,自然是先從青啤博物館開始。「給我一小時,還你100年,」參觀這裡,只需一小時,但能了解100年來這個啤酒品牌是如何跟著青島這座城市一起成長。
繞行德國風格的一廊一柱,把糖化、發酵、灌裝等百年老設備轉個一遍,便可初步體會了從大麥到啤酒的奇妙轉變。
看完古早蒸餾法,轉進現代化包裝流水線,上千瓶的啤酒緊挨著向前走,宛如士兵列隊等待閱兵,場面十分壯觀。
華東‧百利酒莊是青島唯一出產葡萄酒之處,數萬棵葡萄樹綿延生長,像是綠色的波浪,湧向天際的白雲。進入大酒窖,放眼望去,成排成列的橡木桶在眼前一字排開,充滿氣勢,給人一種傾洩而來的撼動。
除了一年四季都保持在17℃的恆溫,這裡儲藏的葡萄酒還日夜聆聽著優美的古典音樂,酒莊經營者相信,美好的聲音會讓美酒更香醇。
「不喝琅琊台,感情上不來;喝了琅琊台,歡迎你再來。」酒精濃度高達70度的琅琊台,號稱青島的金門高粱。從春秋戰國時代起,琅琊台人就開始釀酒了。走進琅琊台酒博物館裡的地下酒窖,彷彿走進古裝片才有的場景,一排排盛美酒的大瓷缸和巨大的不銹鋼罐,宛如被塵封的瓊漿玉液,一下子就把人帶回悠悠的千古年代。
海灘、古堡、仙山與名酒,譜出了青島的多采多姿,也使不管什麼個性的人,都能在這豐富迷人的景色中,找到情感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