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曾參加過多次國際性體育活動,對這次北京辦亞運有何評價?
答:我曾經以不同身分參加過八次奧運會和三次亞運會,主觀來講,我覺得北京的亞運會辦得相當成功。他們就像當年漢城辦亞運、奧運,有目標、有口號,也有實際行動,「一心一意為亞運,全心全力爭光彩,」他們做到了。和我住在一起的很多國際人士都稱讚有力。
不是想看的人都能來
他們的硬體建設,新穎又美觀,是他們自己的建築學院設計的。市容整頓得相當漂亮,精心構思節目製作。選手的成績沒有話講,本來日本、韓國虎視耽沈,要大舉反攻北京,但都沒有得逞。
我不知他們花了多少錢,但他們花的每一分每一毛,的確非常值得,沒有浪費。
問:有沒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答:本來辦運動會應該是當地人(不只北京人,也包括全大陸人)受惠最多,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想看的人都可以來。大概他們擔心太多人湧進北京會有問題,所以加以控制,結果旅館並未如預期的爆滿,本來想靠亞運賺一筆的人,也沒有撈到,在經濟算盤上是一種損失。
另外,有些外國人想看比賽買不到票,可是田徑場上並沒有坐滿,因為票事先被全國各省包走了,結果沒有來,空著位子在那邊非常可惜。
還有交通也有點問題,北京叫計程車不是很方便。
問:大陸舉辦亞運成功後,爭取兩千年奧運主辦權的勝算是否大增?
答:國際田徑總會會長這次參加亞運,對他們的評價相當高。另外國際奧會主席薩瑪蘭奇對大陸辦奧運提出三項建議:場館要增多,選手村要擴大,開幕場地要更大,楊尚昆都表示沒有問題,絕對做得到。
他們若想爭取,場地絕對沒問題,但還需要出動大批人力做遊說的工作,善用外交關係和私人情誼。
問:國人對於台灣選手這次的比賽成績普遍失望,他們是否發揮了應有的水準?
答:大家的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一點都不訝異。就跟以往一樣,代表團內部一定會有一個大檢討,就讓他們在檢討會裡談吧!他們應該把以前的檢討翻出來看是不是有什麼不同。
爭取亞運、市長沒來
問:台灣這次爭取主辦一九九八年亞運失利,是否因為事前錯估情勢,或是有未盡力的地方?
答:我們全國上下看到韓國辦亞運、奧運一舉成功,把國家地位抬高,又看到這次北京亞運辦得這麼好,人總是不認輸的,我們外匯存底又是世界第二位,人家做得到的,我們有錢應該也可以,這種自信是難免的。
至於他們如何運作去爭取,我們也不知道,那是政府和少數幾個人的事情。
這次我在北京與各國記者相處,他們最常問我的是:「你們中華台北真的想辦嗎?」「你們如果真的想辦,為什麼連台北市長都沒有來?」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好說台北市長是代理的。
問:這次大陸方面杯葛台灣爭取主辦亞運,是否會影響以後兩岸的體育交流?
答:我們任何事做不成,先怪別人,這是錯誤的,應該先問自己,我們倒底做了多少。就像選手耍得金牌,要有得金牌的條件。
沒爭取到辦亞運,當然要檢討,但應該針對如何提高水平,而不是加以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