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著名的「時代週報」(Die Zeit)總編輯梭模(Theo Sommer)訪問了剛自車諾比爾現場回來的國際核能總署署長瑞典籍的布里克斯(Hans Blix)。布氏代表國際核能總署,文所見聞屬於第一手資料,特別有助我們對失事實況的瞭解。以下是訪問稿摘要。
問:你剛從車諾比爾失事現場訪視歸來。事情的經過究竟如何?
答:四月廿六日清晨一時廿三分,在車諾比爾核能廠的第四號核子爐發生爆炸。以後引起一場火災,建築物的屋頂坍塌,損毀了核子爐,引起輻射物質外洩,其中絕大部份為碘131。由於溫度太高,輻射物質快速升高,很快地被風吹散。當時沒有下雨,所以輻射物質不致透過雨水下降於核能廠鄰近地區。同時,失事當時正值半夜,大多數的人都在屋子裏,建築物可以使輻射的傷害度減低十分之一。這些情況都對核能廠鄰近地區有利。我們不知道蘇俄官方是否在出事當時曾透過廣播對附近居民發出警告。
爆炸原因不明
問:在出事以前,蘇俄方面是否已發現有任何毛病?
答:沒有,我們曾問過蘇俄這個問題。這次意外發生在核子爐例行的年度機器檢視期間,當時的發電量只有兩億瓦特-相當於正常發電量的七%。
問:引起爆炸的原因是什麼?
答:蘇俄方面表示,引起爆炸的原因有好幾種可能,可是他們目前不願意透露。
問:你在車諾比爾看到些什麼?
答:我們由基輔出發,乘直昇機經過一片有廣闊水澤的農業區。我們看到牛群在草地上吃草,人們在田間操作。但是在車諾比爾方圓三十公里以內一切都被封鎖。
問:封鎖區內有沒有見到人畜?
答:沒有。車諾比爾的居民已經全被疏散,蘇俄官方在那兒成立了危機處理中心。我們見到街上有卡車和汽車在行駛。離車諾比爾十八公里以外的工廠有人在工作,那兒的輻射量想必不高。出發前我們都帶著測量輻射量的儀器。我們從莫斯科出發,經過基輔到達車諾比爾再返回後所測得的幅射量,大約相當於在牙科醫生那兒拍一張X光片子所得的輻射量。
問:你有沒有從高空觀察失事現場?
答:有。我們在損毀的核子爐八百公尺的上空,看到底下已成一片廢墟。
問:現在怎麼辦呢?該怎麼處理善後?
摩登的金字塔
答:首先必須把核子爐封死。蘇俄方面把將近四千噸的泥沙、硼和鉛投擲在核子爐心上。鉛被高溫熔解後在熾熱的石墨外形成了一層薄膜。然後必須將這種石墨塊冷卻。目前這一步已經完成。蘇俄的官員告訴我們,不會再引起連鎖反應了。接著必須把整幢建築物用水泥封起來。
問: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摩登的埃及金字塔,其內部在幾百年以後仍繼續輻射著?
答:與其說是金字塔,不如說是一個方型的箱子更恰當。不過,的確是像墓碑。他們已經從地基開始灌水泥,這可以防止鈾再度熾熱過頭時,核子爐心熔入地面。
問:這次的事件帶給其他各國什麼樣的教訓?
答:過去的四千個核能發電作業年(以世界現有核電廠各乘以其作業年份後的總和)裏沒有發生任何死亡或嚴重的輻射污染意外事件,這個成績良好。可是,這次事件引起了嚴重的輻射污染。這將促使各國政府加強安全措施,並使各國間有關核能廠的各種協議能夠達成。
問:在目前的情況下,鼓勵核能發展你認為是正確的嗎?
答:我們不替核能做廣告。我們只根據章程規定,扮演一個促使核能廠提高安全措施的鼓勵者角色。
問:車諾比爾事件以後,國際核能總署有什麼建設性的措施?
答:我們必須加強核能廠的安全,使失事的可能性更減低。核子物理學家們從來沒有表示過核能廠不會發生意外。發生意外的可能性雖然很低,但老實說,我們無法排除這種可能性。
問:如果為數上百的這類「核子墳墓」存在於地面各處,公眾難道不會感到不安嗎?
答:我們最感不放心的就是輻射對生態的破壞。這個危險性可以透過「圍阻體」 (Containment)減低至百分之一。車諾比爾的核能廠沒有設置這種圍阻體,如果有的話就不會有輻射外洩。蘇俄在這次事件以後,可能會裝置類似這種圍阻體。
除此之外,也還有其他的預防措施。在我的故鄉-瑞典巴斯貝克(Barsebaeck)的核能廠就是建在由泥沙和石礫堆成的過濾層上。如果圍阻體裏的壓力過大,安全瓣就會自動打開,輻射將被導入過濾層中,頂多只有千分之一的輻射會外洩。法國政府也在考慮引用這種系統。加拿大則在核子爐外面直接建起防止輻射外洩的建築物。
核能消防隊
問: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國際性的核能消防隊?某些設有核能廠的國家實在太小,對於類似車諾比爾情況將無法應付。
答:我們署裏設有一個「緊急事件處理處」。當一個條件有限的小國遭遇核能廠失事時,可以向我們要求專家協助。我們將負責幫忙處理善後並要求大國派專家協助。
問:組成這樣一個消防小組要多久?
答:我們接到第一通電話以後就開始行動。廿四小時以內消防小組就可抵達失事地點。
問:車諾比爾事件聳動人心至鉅,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你會讓你的小孩在沙坑中遊戲嗎?你敢吃生菜、喝鮮奶嗎?貴署的專家們對這有什麼看法?
答:我們訂下了最低輻射標準,但是在這方面我們沒有監督權,只能做建議。我們也無法阻止各國政府訂出比這更低的標準。
問:你認為政府干預是多餘的?
答:有些政府過度小心的作法也許是想贏得老百姓的好感。其實,那只更加深了老百姓的恐懼罷了。
問:許多人認為車諾比爾將是核能發展史上的一個休止符。我們現在應該繼續蠻幹,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還是應該開始考慮如何停止核能發展?
答:首先我們必須分析事實的真象究竟如何。我們必須做客觀的判斷。我剛才已經說過,西歐各國一些安全性措施實在是多餘的。瑞典已經計算出來了,車諾比爾事件後,含有輻射能的雨將在末來的四十年裏導致八個人死於癌症,而在同一期間,因其他原因而死於癌症的將有四萬人。
我的確認為我們在下定論之前要先認清真象。
問:也就是說不要三心二意,必須在各種能源的利弊之間做冷靜的權衡?
答:一點也不錯。
高安全性核子爐
問:那麼,西方各國可以從這次事件中學到什麼呢?
答:我們需要加強對下一代核能廠的討論,它的設備必須更符合安全的條件,使人為的疏忽所造成的傷害減至最低程度。
問:也就是高安全性的核子爐?
答:正是這樣。這種核能廠的安全系統必須能自動處理各種緊急狀況,即使在人為的疏忽下也不致產生嚴重後果。西德就已經擁有這一類型的核子爐。
問:那一類型的?在那裏?
答:我指的是位於西德玉里(Julich)和史美浩森(Schmehausen)的「球狀堆」高溫核子爐。各國對這類型核子爐的興趣將大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