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教育遊.存慈悲

邊玩邊體驗,戶外教學熱門景點

柯曉翔
user

柯曉翔

2013-12-20

瀏覽數 10,900+

教育遊.存慈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佛陀紀念館深度遊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轉述,星雲大師認為,環境教育十分重要,希望能讓小朋友在佛館盡情地多看、多聽、多玩,同時也要多體會。星雲大師解釋,在佛館可體會「說故事」的力量,當看到佛館每一幅護生圖、每一件展覽品、每一草一木,就能得到一番啟示,應用於親屬、職場或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作用在一己生命裡。

此外,佛館也貼心設置許多兒童和青少年的專屬空間,因為星雲大師希望,讓孩子在此自在玩耍,父母親也可以放心去參加拜佛、抄經等活動。佛館裡的哪些角落,特別適合親子或師生同遊?以下為「佛館教育遊」不可錯過的人氣景點:

三好兒童館

看3D影片學習歡喜心,身體力行實踐「三好」

若詢問小朋友們:最愛的佛館場所在哪裡?二眾塔的「三好兒童館」肯定名列前茅。走進三好兒童館,色彩繽紛的蝴蝶、椅子、與花園造景,營造出溫馨氣氛。牆上還掛著可翻轉的木板,寫著「身」「口」「意」,利用互動裝置,讓小朋友牢記「三好」的意義。

三好劇場播映的3D影片《小沙彌歡喜看人間》,也是三好兒童館的重頭戲,看看小沙彌歡喜為何能常保歡喜心?三好劇場每小時播映一次,採發放號碼牌的預約制。值得注意的是,三好劇院四周的森林壁畫,則是由國寶級噴畫大師李錫堅繪製。恣意揮灑,描繪深山仙境的意象。

影片播畢後,佛光小姐會拿出祈福天燈卡片,請民眾寫下願望,拿去掃描,為接下來的三好學園活動埋下伏筆。佛光小姐侯雪萍解釋,過去為小朋友導覽的經驗中,小朋友一開始許的願望常是賺大錢、考100分。但看完影片後,願望轉變成世界和平、爸爸媽媽健康平安。讓她非常感動,小朋友已經從關注自己,擴展到他人身上。

小沙彌帶領大家做體操

三好學園更是大人和小朋友一起活動筋骨、大展身手的遊樂天地。活動全長約30分鐘,達10人就可預約申請。這裡運用體感裝置,讓民眾和大螢幕互動闖關,身體力行實踐三好。

一開始,小沙彌歡喜會帶領大家做體操,舒活筋骨;再一起拿著隱形掃把清掃環境,掃除髒亂,也掃除自己心中的煩惱。接下來,遇到一群因為下雨而無法回家的螞蟻,眾人齊心協力,用木樁協助螞蟻過河;千鈞一髮之際,大雁要被獵人射殺,此時大家齊念觀音心咒,幫助大雁逃生。最後,乘坐著大雁翅膀,終於抵達佛館。此時,剛剛在三好劇場許下的願望,便投影到大螢幕上,成為冉冉上升的天燈美景。

離開三好兒童館前,最後別忘了在挖空的照相看板停留一下,與小沙彌歡喜、祥和的立體公仔拍照留念。

《小沙彌歡喜看人間》是什麼?

《小沙彌歡喜看人間》由人間衛視策劃製作,改編自星雲大師名著《迷悟之間》,以卡通動畫方式呈現大師的生活智慧。內容描述祥和與歡喜是佛門師兄弟,從小在山腰上的佛光寺長大,兩人常常到附近小鎮與信眾來往,發生許多有趣的小故事。充滿智慧的師父與祥和、歡喜的對話,將佛理落實於生活之中,往往發人深省,也是最好的生活教育。

護生圖

超大泥作繪本,護生理念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佛館南北廊道的外牆,展示了86幅彩畫護生圖。護生圖為台灣泥作工法,彩色上色,儼然像是一本掛在牆上的超級大繪本。這些護生圖選自於豐子愷的《護生畫集》,字體為民初高僧弘一大師所題,將佛教護生、不殺生的慈悲教義,以圖像藝術呈現。例如,有一幅護生圖名為〈昨晚的成績〉,畫面中,一位先生正從捕鼠籠裡,提起昨夜捕捉到老鼠,字樣寫道:「是為惡業,何謂成績?宜速懺悔,痛自苛責,發起善心,勤修慈德。」

親情主題也有入畫。名為〈褓負其子〉的護生圖中,一位媽媽背著幼子,旁邊帶著一雙兒女踏青,巧遇身上背著小雞的母雞出遊。兩相對比,甚為有趣。另外一幅〈已死的母熊〉,則可看到被獵人射殺的母熊,臨死前仍護衛小熊的感人身影。

而大自然萬物和人類之間的和諧關係,更是描摹重點。如〈燕子飛來枕上〉畫中,柳樹下,躺著一位正在閱讀的男子,一隻燕子拍動翅膀,停留在男子的枕頭上玩耍。如此悠閒和諧的情境,令人嚮往。

護生圖背後藏著動人師徒情

許多人或許不知道,護生圖的背後,隱藏著弘一法師和豐子愷,動人的師徒情誼。弘一大師的本名為李叔同,是知名的音樂家、戲劇家、學者、和詩人。他的詩詞被譜成歌曲,最為眾人耳熟能詳的即為〈送別〉。佛光小姐帶領遊客來觀覽護生圖時,必獻唱一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尚未出家前,豐子愷曾向弘一大師學習繪畫與音樂,兩人因而結緣。1927年,豐子愷29歲生日後皈依佛門,即師法弘一大師。當天他發願,要畫下50幅護生畫稿,由弘一大師寫詩題詞,送給弘一大師作為50歲壽禮。隔年,師徒合作的《護生畫集》付梓。

不忘約定 完成第三本畫冊

10年後,豐子愷送上60幅護生畫稿,請弘一大師撰文。弘一大師回信,希望自己70歲時,豐子愷可以再畫70幅,作為《護生畫集》第三集;80歲時畫80幅;以此類推,直到100歲時,《護生畫集》第六集的100幅,便可謂功德圓滿了。

1942年,弘一大師圓寂,享壽62歲。豐子愷仍繼續創作,遵守和老師之間的約定。在弘一大師70歲冥誕時,豐子愷完成了第三冊《護生畫集》。佛館的南北廊道護生圖,即為《護生畫集》精選,遊客經過這裡,不妨細細品味。

六度塔

星雲大師「一筆字」,行雲流水展露慈悲心

每年春節,星雲大師的「一筆字」書法春聯,常常張貼在許多人家門前,充滿喜氣和祝福。自1996年起,首印20萬份「平安吉祥」發送,星雲大師之後陸續寫下「巧智慧心」「千喜萬福」「曲直向前,福慧雙全」等手稿,至今已過17載,每年均印製百萬份,和大眾結緣。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為什麼叫作「一筆字」?

由於星雲大師的視力不佳,無法計算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因此毛筆一沾墨,不管要寫的這句話有多少字,都必須憑藉心理的衡量,連接不斷、一筆寫完。這樣的一筆字具有星雲大師的獨特風格,寫來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事實上,已屆87歲高齡的星雲大師,每日仍寫字不輟。他常利用零碎時間揮灑,每次寫個50張,每天的作品達百張以上。

《人間佛國》一書曾提及,徒眾經常提醒星雲大師:「師父辛苦了,請休息,明天再寫吧!」星雲大師總是回答:「不要叫我休息,我不知道還能寫多少,能寫、就多寫。」

捐出3000萬稿費 成立教育基金

2008年,星雲大師將一筆字的稿費和版稅所得,合計共3000萬捐出,成立公益信託的星雲大師教育基金。這些年來,這筆公益基金陸續成立「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期望推動媒體、教育和文化的良善事業。

儘管在海內外已開過多次書法展,星雲大師依舊謙稱,自己的字並不好看。要大家不要看他的字,而要看他的心。「我心裡還有一點慈悲心,可以給你們看,」大師曾說。星雲大師的一筆字和公益基金成果,皆在佛館的六度塔展示。現場也設立了互動裝置,提供民眾拓印大師的墨寶帶回家珍藏。

為什麼叫六度塔?

佛陀紀念館八塔的名稱都具有無限深意,以六度塔為例,「六度」代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般若。菩薩乘此六度船筏,自度且度一切眾生,超脫生死苦海,終至涅槃彼岸。在六度塔看星雲大師的「一筆字」,從筆墨之中,也體會「六度」真意。

親子互動區

閱讀╳踏青,可動可靜,體驗不同樂趣

佛館是個適合全家出遊的好去處,若逛累了一般導覽路線,建議可到親子互動區,享受親子時光。第一個推薦的親子互動區,是四給塔的兒童書區。以販售圖書、紀念品為主的四給塔,特別開闢了親子共讀空間,裡頭有上百種童書,琳瑯滿目,包括《小沙彌歡喜人間》的漫畫。每週六日,兒童書區還會特別放映卡通,給小朋友觀賞。

此外,佛館也在祇園和八塔之間,搭建了親子舞台。親子或師生可利用這個小小舞台,進行遊戲與教學活動。若要郊遊、野餐,祇園和榕樹林是不錯的選擇。祇園的草木扶疏,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遊客可在此踏青,或享受片刻寧靜。

這裡的獅子老虎都吃素!

榕樹林則頗受小朋友歡迎。犀牛母子、獅子和老虎等動物雕像在草原中像是一個小型的動物園,小朋友喜歡在動物間穿梭。有趣的是,許多遊客常常問:「佛館不是倡導護生理念呢?怎麼會有肉食性的獅子和老虎?」佛光小姐侯雪萍針對這點請教過師父,師父回答:「怎麼會呢?這邊的獅子老虎都吃素。」的確,注意看一下,獅子和老虎的牙齒都是平的!當初設計時,連這點也考慮進去了,實在頗具巧思。

2013佛光山國際書展

2013年9月,佛光山國際書展正式展開,60家書商參加,堪稱南台灣最具規模的書展。據統計有16萬參觀人次、43所學校與3800位學生共襄盛舉。書展期間,佛光山的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也帶著多年推廣閱讀的成果,駛回佛陀紀念館。展場的DIY手創藝區、大樹下的故事屋,傳出陣陣笑聲,連高雄市長陳菊都現身為小朋友說故事。2014年,佛光山國際書展可望繼續舉辦,傳遞閱讀和知識的力量。

佛館專業導覽員──佛光小姐

傳遞知識,也用微笑溫暖遊客的心

在佛陀紀念館,常可見到被民眾包圍的美麗身影。她們是佛光小姐,佛館的專業導覽員。近百名的佛光小姐,傳遞佛館知識給民眾,同時也用和煦的微笑,溫暖每一位遊客的心。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轉述,星雲大師當初就認為,倘若用機器導覽,冰冷且冷漠,他希望搭建具有人性的互動平台。因此招募佛光小姐,栽培年輕人,給年輕人舞台,也給他們服務社會的機會。佛光山副住持暨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也特別分享了一則感人故事。

一則故事 身障兒找回自信

有一次,一位佛光小姐正為校外教學的小朋友們導覽,看到一位小朋友總是跟在隊伍後面,看起來十分畏縮。此時,另一位小朋友跑過來說:「老師,我跟你說,他的手斷掉了。」原來那位畏縮的小朋友,其實是身障者。佛光小姐當下不動聲色,她知道,如果現場訓斥他,可能會讓場面更難堪,也會傷害到身障小朋友。

等介紹到星雲大師的《菜根譚》時,佛光小姐便開始說起觀世音菩薩的故事:從前從前,古代妙莊王有三個女兒:妙因、妙緣和妙善。某天,父親為三位女兒擇婿,兩個女兒皆順從,但妙善卻拒絕,執意出家為尼。妙莊王將妙善被監禁在御花園,甚至送到白雀寺做苦工,妙善並未屈服。沒想到,妙莊王竟然焚燒白雀寺。幸好,妙善逃過一劫,躲進香山修行。

過了一陣子,妙莊王生了一場重病,舉國名醫都無法醫治。妙善喬裝成和尚去見父親,指示父親去尋找香山大仙人,只有用大仙人眼珠子和手臂熬成的藥,才能挽救妙莊王的性命。當妙莊王的使者前來,妙善將眼珠子和手臂交予使者。妙莊王吃下藥後,病果真痊癒,於是親自前往香山感謝大仙人。這才發現,眼前無眼無臂的大仙人,竟是自己的女兒妙善。立刻痛哭流涕,懺悔不已。此時,大仙人已飛上天空,成為千手千眼觀音。

故事說完了。佛光小姐補充:「妙善公主將自己布施給別人,真偉大!」突然間氣氛改變。小朋友都將目光投下班上的身障同學,紛紛對他說:「你好偉大喔!你上輩子可能都在做好事,施捨給別人。」本來畏縮的小朋友,立刻信心大增,之後的佛館之旅,都神氣地走在隊伍最前方。

童言童語 卻充滿正面力量

其實,受到鼓舞的人,又何止是小朋友呢?另一名佛光小姐也分享她的經歷,有一次,她帶小朋友去普陀洛伽山觀音殿參觀,小朋友看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便回頭對她說:「老師,我覺得你好像觀音菩薩喔!」小朋友的童言童語,把大家都逗樂了。「我們從小朋友身上,也得到很多正面力量,」佛光小姐感動地說。

為什麼沒有「佛光先生」?

星雲大師認為,女性具有較敏銳的心思,能比較快速體察旁人的心情,因此當初招募佛館服務人員時,招募對象全為女性。佛館有近100位佛光小姐,經過導覽技巧、禮儀、佛法等課程培訓後,才站上第一線,為從各地而來的賓客服務。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