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景氣處於復甦前期,股票投資後市看俏,但波動風險又如影隨形,愈來愈多投資人將目光放在能分享股市成果、波動相對較小的全球入息型商品。「在低經濟成長時代,有穩定回報的基金,對投資人具有相當吸引力」,富達全球入息基金(本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羅柏斯(Daniel Roberts)表示。
當銀行利率降至接近零,且政府債券殖利率長期走低,使投資人開始考慮傳統投資標的以外的選項。股票收益不但優於債券與定存,配息也像是可對抗通貨膨脹及股票市場波動的保護傘。
避「價值陷阱」,投資「永續性」
股息與股息的成長,是股票報酬率的關鍵驅動力。企業是否配息,代表公司政策是否對股東友善,以及企業經營的穩健程度。「有發股息的公司,往往前景較可預期,經營也較有彈性,」羅柏斯分析,穩定持續增加股息的企業,相較不定期發股息的公司,帶給投資人更多回報。因此,即使債券殖利率開始上升,他依舊看好股票收益型商品。
羅柏斯指出,股票收益型基金的操作分3種類型。第1種,基金經理人依據殖利率篩選出能提供高於某收益水準的股票。羅柏斯不諱言,單就殖利率選股有一定風險,一檔股票被估計的殖利率愈高,愈容易讓人失望。
第2種是同時持有高成長股與高收益股的「啞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如果持有的股票以成長性股票占多數,就會增加基金的波動性。」至於他操盤的「富達全球入息基金」,是採取第3種策略,以企業的獲利及股息配發狀況為標準,精選優質而穩健的股票,聚焦「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
比方說,羅柏斯會關注企業的景氣循環週期,收益與股息的持續狀況,以避開「價值陷阱」(value trap,表面看來便宜,其實並不便宜的股票)。
選全球領導品牌,降低區域經濟干擾
「重視保本、波動性低」是他的投資原則,考量股票價值、股票與產業基本面,藉以決定是否增加或減少投資組合中的某檔持股。羅柏斯會尋找股息具成長潛力的股票,讓獲利打敗每年的通膨率。他指出,投資組合加入可靠股息股票的一大優點,在於這類股票的波動性,通常小於整體市場的波動。
而選擇投資標的時,羅柏斯會放眼全球性,避免股票過於集中。以富達全球入息基金的投資組合為例,美國企業占34%、歐元區占22%、英國占19%、日本和瑞士各占有6%。羅柏斯提醒,「投資某一國股票,並不代表投資該國政府或經濟。」例如,許多企業像是賽諾菲藥廠、慕尼黑再保公司(Munich Re)等知名企業,以全球市場為範疇,消費品龍頭聯合利華則有50%收益來自新興市場。
簡言之,這些全球布局有成的企業,經營表現繫於全球經濟狀況,投資風險自然較少。
3個檢查點,分散投資風險
投資時,羅柏斯最重視「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又稱安全幅度)。安全邊際由華爾街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所創,考量3個面向,一是「股票估值」,設法尋找相對於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市場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其次為「公司類型」,重視公司經營內容,經營模式簡單、可理解,而且擁有可預期的穩定現金流,如財務資訊透明、財務體質穩健、現金周轉能力佳、企業治理嚴謹等,都是衡量條件,確保管理階層能妥善進行資金分配。最後,是均衡的「投資組合」,不偏重單一股票或產業類別,分散投資風險。
放眼全球,符合這3項標準的公司,例如股息率3.4%、新產品可抵銷未來專利到期損失的瑞士藥廠諾華(Novartis);股息率3.6%、國際市場成長亮眼的美國玩具製造商美泰兒(Mattel);股息率3.5%的個人用品龍頭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 Clark)等。
綜觀全球各大企業,羅柏斯認為,在「健康保健」與「消費日用品」兩大領域,目前擁有最多符合「安全邊際」投資門檻的公司,未來獲利成長潛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