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積電 「專注」造就深刻實力

全台最賺錢公司

鄭婷方
user

鄭婷方

2013-11-08

瀏覽數 17,900+

台積電 「專注」造就深刻實力
 

本文出自投資特刊

2013年上半年,國內消費低迷,百貨公司業績衰退2%以上;眾多出口廠商營收、獲利雙雙衰退,但台積電卻一枝獨秀。

今年4月,第一季台積電法說會,一位難求,前排坐滿來自巴克萊資本、瑞信證券、花旗環球證券、高盛證的半導體分析師等大咖外資法人。這場法說會上,台積電不僅宣布超乎預期的第2季財測,再上調資本支出到百億美元,董事長張忠謀更在簡報最後點出:「最好的部分是,『最好的還沒到來!』」(The best part is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龍頭地位難以撼動

說台積電是目前全台最旺的公司,一點也不為過。從股價看來,張忠謀2009年6月回任執行長,到2013年5月已大漲近140%;台積電市值近3兆元,約占台股總市值13%,高居台股市值第一,更高過前5名裡的鴻海、聯發科、中華電、台塑化的市值加總。台積電2009年到2012年的合併營收翻了1.7倍,超過5000億台幣,淨利成長近兩倍,達1659億台幣,一直是台灣最賺錢的公司。

以全球角度看來,顧能(Gartner)研究部副總裁王端指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產業的龍頭地位,幾乎難以撼動,市占率近5成。曾任台積電行銷副總的敦泰電子董事長胡正大觀察,業界只剩英特爾和三星能跟台積電競爭,而這兩家公司也非專做晶圓代工,因此台積電的贏面很大。

回想4年多前,台積電2008年第4季毛利下滑, 2009年初更瀕臨虧損,還身陷金融風暴的裁員風波,讓已退居幕後的張忠謀不得不重回第一線。4年後,台積電從泥沼中站起,在全球景氣持續低迷下一步步攀向顛峰,今年營收、獲利,可望再刷新紀錄。到底張忠謀做對了什麼?

張忠謀這樣做 1〉

重視市場研究,抓對趨勢與商機

搭上行動通訊起飛的強勁需求,台積電才有這番榮景。根據IDC研究,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達10億支,平板電腦也達2.5億台,裡面最重要的處理器晶片與基頻晶片,除部分三星自製及蘋果的手機處理器晶片,幾乎全是台積電代工製造。也有人分析,台積電是因為選對了大客戶,市占率超過3成的行動晶片設計廠高通,因而大發利市。

這些僅是表面原因,事實上,2009年,晶圓代工業者為求安然度過金融海嘯,無不力求精簡,大砍支出。張忠謀卻大膽決策,從原來的10餘億美元資本支出,上修到27億美元,逆勢投資手筆之大,跌破眾人眼鏡。現在回頭看,連張忠謀自己也說,因為金融海嘯時期的勇於投入,才有現在的收成。

果決抉擇製程技術

接著在技術抉擇上,工研院IEK半導體研究部經理楊瑞臨指出,台積電在2010年放棄看似易於達成、卻有根本物理問題的閘極先置(Gate First)製程,改選程序較難突破,但能有效提升晶片效能、解決漏電問題的閘極後置(Gate Last)製程。「在這個技術抉擇上,IBM、三星、聯電、格羅方德等大廠都選錯了,讓台積在先進的28奈米製程能把對手拋開!」

這些用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高階行動處理器及基頻晶片,幾乎都須採用時下最先進、毛利較高的28奈米製程,讓封測大廠矽品董座林文伯公開說,「28奈米幾乎只有台積電在做,大家都要跟他下單!比我們(封測業會被轉單)幸福很多。」

在高資本、技術密集的晶圓代工業,每一步都不容踏錯,否則損失難以想像。為何台積電能夠把市場需求、景氣及市場方向看得這麼準?

瑞銀證執行副總暨首席半導體分析師程正樺分析,因為台積電「市場研究」做得積極,內部有很大的研究團隊,是台灣少數肯花錢買報告的公司。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也說,台積電每年買研究報告的支出不低於兩千萬台幣,台灣只有鴻海足以媲美。

台積電企業訊息處處長孫又文則解釋,台積電的研究不僅從總經角度綜觀市場,也從個別零組件、由下而上反推市場需求,做最完備、精準的產能規劃。

張忠謀這樣做 2〉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把客戶當成策略性意義的伙伴

台積電的獨到,還在堅持「行銷」(marketing)與「業務」(sales)分流,業務部門通常會定很高目標,行銷則會根據市場動向下調,程正樺說,「兩方argue之後,最後結果更準確。」「許多企業愈做愈大,業務就愈做愈廣,但台積電20幾年來只做晶圓代工,『專注』是台積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胡正大觀察。

張忠謀一再強調,絕不與客戶競爭,讓客戶能放心下單。而且台積電接到的訂單,幾乎都是全球一線IC設計公司。楊瑞臨指出,大廠的規格通常很刁鑽,這也促使台積電不斷練功升級,「客戶愈強,台積電就愈強」。而且,服務世界一級公司,也讓台積電可以更早了解未來的市場動態。因此,客戶對台積電更是有策略性意義的伙伴,因為每次的半導體製程演進,每一次的製程微縮,都需要靠生產客戶的產品來測試改進。

匹配一線客戶的先進製程因此,當一直以來的忠實客戶、需要用最先進製程的FPGA大廠 Altera,投奔英特爾陣營,雙方宣布要使用尚未量產、最先進的14奈米Finfet(鰭式電晶體)製程,讓張忠謀特別在法說會上表示「遺憾」(regret),說他非常厭惡(hate)這樣的事發生,希望一個客戶都不能掉,內部並且已為此開了數次檢討會。

「客戶對台積電很重要,服務一線大廠就像魚幫水、水幫魚,」交大電子副教授侯拓宏說,為應用最先進製程的客戶如Altera做產品,正提供台積電微調、校對最先進製程的機會。巴克萊資本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陸行之解析,三星和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就輸在沒有客戶,三星的終端產品或晶片設計,都跟潛在客戶競爭;英特爾擁有領先群雄超過一個世代的技術及產能,但生產成本太高,僅有應用最昂貴製程的頂層客戶能負擔。

張忠謀這樣做 3〉

為投資研發產能,絕不殺價競爭

台積電近年積極擴建竹科、中科、南科的超大晶圓廠,創下台灣科技業最大投資紀錄。總計,從2010年到2013年,

台積電投入超過9000億台幣資本支出。研發預算也從2009年的236億台幣,增加至2013年約450億,內部科學家及研發人力,更擴增到4200人。

這場動輒投入千億的技術競賽正要開打,台積電何以不斷保有充足銀彈?侯拓宏觀察,台積電從不殺價競爭,犧牲毛利率,「毛利率維持四成以上,是台積電的生命線!堅守毛利,正是張忠謀的遠見。」

張忠謀這樣做 4〉

鬥志絕對高昂,治軍超嚴謹

而談到台積電的成功,不能不談張忠謀的領導風範。這更是關鍵中的關鍵。他是出了名的嚴格老闆。有員工透露,「副總都不敢跟董事長搭同一班電梯!」敦泰電子董事長胡正大回憶,以前在台積電工作,每次跟董事長報告,報告內容從沒一個副總敢叫下面的人操刀,否則一旦報告時沒辦法百分百答覆,就會被盯得很慘。

張忠謀的不怒而威,連外資分析師也為之震懾。陸行之笑說,「我每次問他問題都慢慢問,講很清楚,外資圈都很怕董事長不願意回答,會很embarrassing(丟臉)!」

張忠謀過人的判斷力與實事求是,也讓胡正大印象深刻。當年台積電內部一直辯論要不要進軍DRAM,張忠謀評估認為毛利不高,拍板不做,「現在看來是絕對正確的決策!」胡正大也記得與張忠謀一起到美國出差,「他是搭飛機到當地,然後自己租車開去拜訪客戶,真的很務實。」台積電企業訊息處處長孫又文觀察,張忠謀鬥志非常高昂,無比,就算開會開一整天,也從未露出疲態,還可以指出大家報告裡不完備、或可能犯的錯誤。

大和資本市場高科技研究部主管陳慧明比喻,現在全球只剩三家公司: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可在最先進的製程上一拚高下,這不是一兩年就能看出最後結果,對手變得很大,不是一兩拳就能打下來!張忠謀曾以「橋牌」分享人生哲學。他說,最精采的牌,都是在對手很強的時候,才打的出來!(How well you play depends on how strong your competitors are.)

現在正是這樣的時刻,張忠謀率領的台積電棋逢對手,當然愈戰愈有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