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正處於20年來的最佳狀態,」富達全球股票投資長羅西(Dominic Rossi)表示。美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正出現改善的訊號,加上頁岩氣的開採出現重大突破,這部全球經濟成長的最大引擎,似乎已經預熱完成。再觀察美國、歐元區、與中國近期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紛紛超過代表景氣擴張的50,市場復甦態勢確立。
站在景氣復甦浪潮的前端,各投資市場走勢有何不同?如何調整股債部位比重?該注意哪些投資趨勢?富達證券產品暨行銷部資深協理包敏娟,分享主要國家的市場前景及投資展望。
問:歐美主要國家近幾個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陸續攀升突破50擴張點,您怎麼看目前的景氣復甦?
答:從去年到今年,可以看到明顯的復甦態勢。西方由美國帶動,亞洲由中國帶動,歐洲則在歐債危機淡化情況下,開始有復甦跡象。美國的復甦要歸功量化寬鬆政策帶動房市復甦與消費,呈現「V型反轉」走勢。包括頁岩能源革新、製造業活力再現、雙赤字改善與強勢美元再起等4大強力結構性改革,也一起支撐美國復甦。
尤其在頁岩油氣技術持續進展的情況下,美國2030年可望實現能源供需自主,未來甚至能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目前美國製造業回流,許多就是著眼頁岩油氣。未來能源自足與創新源源不絕的動力下,美國將持續幾十年的復興趨勢。
問:您提到歐債問題淡化,請分享對歐洲市場的看法。
答:歐債是結構性問題。過去一度很嚴重,近期資金紛紛流向歐股,動能逐漸回溫,加上歐元區經濟數據改善,股市可望進一步走高。包括英、德、法等主要國家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都登上50,說明景氣復甦是確定的。
根據以往經驗,歐洲復甦約落後「全球經濟最大引擎」美國半年到12個月,目前歐洲小型股已經漲了超過兩成。但結構性問題依然主導歐元區的緊張情勢,歐債還是需要幾年時間慢慢消化。綜合上述多空因素,歐股最可能的情況是緩步上揚,偶爾出現回檔,如果美股長多格局不變,歐股也有機會續漲。
問:因為QE退場的預期心理,之前新興市場股匯市波動很大,你怎麼看新興市場的前景?
答:新興市場要個別看中國、東協、南非、拉美等,不能一概而論。過去中國股市投資叫好不叫座,沒讓投資人獲利,現在情況有些改變。中國正在重大轉型,今年9月後新政陸續確定,下個5年計畫也將在10月、11月出爐,未來方向會更明朗。
就實質面看,中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連續幾個月站上50。世界銀行預估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7.5%,未來即使掉到6.5%,還是很高的成長。所以中國是亞洲支柱,西方看美國,亞洲看中國。
墨西哥、巴西占拉美權重八成以上,如果美國持續復甦,拉美不會太差,尤其是墨西哥。墨西哥是美國的後院工廠及工業支援地,景氣跟著美國動。巴西以原物料為主,現在原物料市場不佳,國內有貨幣貶值問題與外匯管制,情況並不理想。另外,今年哥倫比亞的IPO非常亮眼,包括工業環境、投資環境都在改善。南非則是處女地,超市、手機等有快速成長。
投資新興市場必需精選。「免費的午餐」已經結束了,現在漸漸轉型為「內需」市場。不過,新興市場還是有人口、消費等結構性利多。所以投資人不用放棄新興市場,但要耐心等待,大約3年。就像歐美2008年金融海嘯、2010年歐債危機,當時很慘,但3年後也漲很多。
問:目前處於景氣復甦前期,您怎麼看全球股債市走勢?
答:9月中旬美國聯準會釋出對量化寬鬆政策暫且按兵不動的決議後,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開始回穩,在2.6%至2.8%區間盤整,這對風險性資產而言是好消息,除投資級債與高收益債外,股市資金出現回流現象。
我們認為2014年股市表現,將優於債市。主要是因全球景氣復甦層面愈來愈廣,通膨溫和,加上未來6個月沒有任何主要國家央行會升息。美國聯準會政策還是處於寬鬆狀態,加上中國經濟回穩,為原物料為主的新興市場,帶來機動性的反彈機會。
另外,資金相當明顯流向股市,2013年元月以來,流向股市的資金出現「黃金交叉」,超越債券市場的流入資金,累計至10月9日,淨買超股市的資金高達1845億美元,買超債市的資金僅約238億美元,買股資金是債市的7.8倍。一旦公債殖利率超過3%,債市資金將加速轉往股市。
問:您分析2014年是「股優於債」,又怎麼看投資人需求的變化?
答:市場反映了「群聚理論」,去年投資人的錢多留在銀行或債券,9月、10月時候景氣雖然慢慢上來,但還是「無感復甦」,加上歐洲政治問題,高失業率,波動問題還是沒解決,投資人雖想進入股市,卻不敢動作。6、7月,整體投資部位慢慢流向股市,但比例還不夠多,若股市好起來,會有一波再上來。
投資往往分幾個階段,景氣不明朗時,投資債券;景氣大好就投資股票型基金。現在是介於兩者間的「景氣過渡期」,投資人對未來經濟前景還是有疑慮,因此股票入息產品很受歡迎。
股票入息產品發源自歐美,但在亞洲比較熱門。是會給投資人配息的股票型基金,緩衝市場波動。股票入息產品專門投資高股息公司,也就是所謂「五星級企業」。高股息報酬來自資本利得加配息。資料統計顯示,若過去10年到去年底長抱高股息股票,總報酬可達168%,但資本報酬只有104%,中間差額就是配息轉入再投資產生的報酬。
當企業賺了錢,一是配給股東,二是買回庫藏股,三是資本投資,像擴廠。現階段景氣剛要復甦,企業還是比較保守,擴廠腳步沒有那麼快,主要維持買回庫藏股,配息發放股利等動作,這也是此刻適於投資股票型基金商品的原因。
問:您剛提到「五星級企業」,怎樣的企業可以被視為「五星級」?
答:五星級企業必須擁有「穩、強、高」3特色。第1個「穩」是指穩紮穩打,能夠創造穩健與永續現金流、而且管理階層穩定,因為管理階層穩定,政策就容易貫徹。第2是「強」,包括創新強、獲利強、公司治理強。第3是「高」,代表財務透明度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夠高、高股息(利)、對股東友善,且配息一年比一年好。
過去景氣差、波動大時,錢流向債市,公司股票不論好壞都被市場投資氣氛影響,好、壞股票一起受累。此刻相較歐債風暴蔓延的2011、2012年,波動變小,氛圍改善很多,好公司就慢慢跳出來。另一方面,全球景氣雖步上復甦軌道,卻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比方聯準會是否於明年再度放話要讓貨幣正常化,或是歐洲邊陲國家的債務等,仍是不定時炸彈等,都會造成市場震盪。
因此穩健成長的五星級企業特別受青睞。不但市場敏銳度過人、有較多資源、大部分屹立超過百年;不僅對股東友善,有些企業每季發放股利(息),甚至每年有買回庫藏股計畫,對自家公司股價有一定的穩定作用。不少五星級企業無論景氣好、壞都能開創藍海,美國微軟、金百利克拉克、美泰兒、3M、荷蘭兩大出版商里德‧愛思維爾或威科,都是全球五星級企業。
問:就目前景氣及市場趨勢看,哪些產業比較受惠?
答:工業、非核心消費等非景氣循環消費受惠最大,如汽車、運輸、嬰幼兒用品等。至於原物料,這一波多頭已經走到盡頭。
就統計數字看,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走升,企業獲利成長顯得樂觀,股市也可進一步重新評價。就類股看,我們偏好非核心消費類股,反映美國失業率下滑與英美房市強勁復甦。創新也讓歐美製藥公司在結構性環境下有利可圖,特別是慢性病與感染免疫相關的新藥開發公司。
另外,人口老化帶動醫療保健、生技製藥及金融服務業。醫藥發達讓人們愈來愈長壽,加上長期累積的財富,特別需要財產信託及理財,對金融服務業需求將愈來愈大。
問:怎麼看QE退場的影響?
答:QE勢必會退場,現在只是延後發生。先前市場對QE縮減的預期,反應較為劇烈的是與利率敏感相關的類股,包括地產、公用事業類股,但對五星級企業的影響不大。
如果明年因美國復甦力道持續增強、失業率低於6.5%,通膨也在2.5%以上,QE真的開始退場,反而是好事,因為正說明消費與企業信心大增,五星級企業更能受惠於經濟擴張,到那時投資人應該更積極布局,參與股市大多頭行情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