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羿誠.24歲
他二度赴新加坡就業,管理30多個餐廳員工
高雄餐旅大學是最早送學生到新加坡實習的大學,不少學生畢業後因此選擇前往新加坡工作,蔡羿誠就是其中一位。中高檔價位的樂天餐飲集團以儲備幹部職銜錄取他,年紀輕輕就要管30多個人,指揮一家店的運作,其中不少員工的年紀長他一倍以上。他如何看海外工作經驗?
我2009年在新加坡皇族酒店實習一年,當時實習費1.1萬台幣,回台灣後到嘉義新港藝術高中做了九個月的康輔社指導老師,時薪400元。接著到饗食天堂擔任七個月的組長,薪資3.1萬。
2013年2月到新加坡樂天餐飲集團擔任儲備幹部,薪資5.3萬台幣。集團覺得台灣人服務很棒,有計畫地引進台灣人才,經過半年試用期後分到各個分店,我目前已是店長,管外場16~17個人,廚房13~14人。
為了保障新加坡人就業,政府規定,要雇用一定數量的新加坡人,才能雇用外籍員工。公司聘用許多只做半天的員工,以前一個人月薪達星幣650元(約1.5萬台幣)就算一個名額,現在1000元(約2.4萬台幣)才能算,等於變相限制申請外籍員工。
其實新加坡年輕人不愛做服務業,會來店裡工作的新加坡人很多是因為退休金不夠生活,50~60歲還要出來找工作,店裡還有一個72歲的。使得員工永遠不夠,調派人手很辛苦。
台灣服務業會以顧客為中心,新加坡人無法做到「向別人鞠躬」「打招呼」這樣的事,我不能要求大叔大嬸們什麼,只能要求他們不要跟客人頂嘴。但這裡工作很累,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勞工局給我兩年的工作簽證,但我有點想回台灣了,想開一家自己夢想中的店。又有朋友介紹一個工作,是到印尼的富人度假小島做店長,我還在評估。
2.蔡宜穎.25歲
一邊出國工作 一邊思考未來人生
念觀光系的蔡宜穎,學生時代就在餐飲業打工,大學畢業後的工作內容,和打工時差不多,仍在廚房處理食材、在櫃台點餐收錢、端盤子等。她想,與其如此,不如出國,應徵上澳門威尼斯酒店櫃台人員,試著在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裡過正常的生活。她第一份工作已約滿回台,但仍努力申請再去澳門,做更高薪的工作。
我畢業後在亞太會館做一年多,薪水2.3萬,後來到Subway三明治店做快兩年,從點餐、叫貨、處理食材都要做,薪水2.8萬。也在賽門甜不辣、華納威秀小吃店、大遠百的美食街做過,最後一個工作在冰果室。
我高中就打工當服務生,左肩因長期拿重的托盤受傷,不想再做餐飲業了。2011年澳門銀河酒店新開幕,要大量人力,賭場、酒店、餐廳部門主管一起來台召募,我共應徵三家酒店,最後上威尼斯,2012年4月到2013年7月擔任櫃台人員,薪水4萬。
我那一批一起到威尼斯工作的台灣人有10多人,加上之前之後去的,酒店內的台灣人共有20~30人。賭場有30多個接待人員,負責幫客人辦卡、叫車、訂餐、訂房。禮賓部門有46人,八個台灣員工,其中有兩個碩士。
這裡福利很好,美國、中國的大假日都放假,假日上班薪水加倍,再給一天假。公司餐是buffet,每週還給200元台幣補貼吃麥當勞。員工巴士接送上下班,一年有6天帶薪病假,公司內設了小診所,看病不用錢,在酒店內各種消費九折優惠。
家人一開始不支持我,媽媽最後才勉強答應,但說不適應就回家。賭場工作日夜顛倒,菸霧彌漫,的確有人不適應,一個月就離職。我還好,上班其實不必用頭腦,下班後就去運動、按摩、美甲、健身房。
一年合約期滿,我必須先回台灣,等半年才能重新申請,我想再去澳門賺一年錢,這次想換到接待部門,那裡起薪5、6萬,加小費好一點有8萬。VIP接待人員加小費約8萬,在大廳接待約6萬。如果申請不到,我想去日本或韓國打工。打算一邊工作、一邊思考自己未來的人生。
3.曹懷文.26歲
趁年輕出國開眼界預計在新加坡待十年
台灣有10所大學有放射科系,全台一年就新增1000個放射師投入就業市場,約有六成會考到執照,但不是每個醫院都會缺放射師。而新加坡只有兩所學校有放射科系,一年只能產出約100位放射師。新加坡做觀光醫療很有名,業務不斷擴張,本地人才不夠,就得找外籍工作者。
我是2012年1月到新加坡,這家醫院有120 位放射師,其中1/2是菲律賓人,剩下是新加坡、緬甸、台灣、澳門人。在台灣如果去醫療巡迴車工作,底薪才2萬,剩下要靠業績獎金,乳房攝影、牙醫診所X光師薪水也才2.5~3萬。我還在讀書時,放射師薪水還有4萬,後來供給量大,醫院又沒有固定需求,薪水就往下降。
我畢業時投了25張履歷表,不到10家找我面試,雖然面試上了,但想想賺這些錢,除了付房租吃住,還要給家裡,實在不夠。我是單親家庭的獨生女,媽媽沒有工作,還有一位親戚投靠我家,我要養兩個人,壓力很大,因此想到國外賺錢。媽媽支持我,說趁年輕去外面看看。來這裡後,我兩、三天就跟媽媽LINE一下。
這裡缺放射師,薪水比台灣高兩倍,起薪就是5萬,而且每年會調薪近一成,台灣都不會調。2010年我從學校畢業,花一年時間考執照,考了三次,中間就兼家教賺錢。應徵新加坡醫院考試有兩關,第一關要在15分鐘內以英文寫一封信,第二關面試用Skype,考試官以英文問專業問題,當時很擔心這種國際視訊通話品質不好,聽不懂在問什麼。
我畢業這班100位同學有3個來新加坡,老師看狀況不錯,一直推薦學生來。現在一班來的學弟妹有10人,在新加坡工作的台灣放射師,我知道的已有80人了。剛來工作時被盯得很慘,我本來就很緊張,英文也還在練習,有一次機器壞掉,英籍醫師不開心,開始罵人,罵了我一個下午,講話酸我、帶刺,簡直是語言轟炸。我很惶恐,委曲往肚裡吞,但是以當時的英文程度完全無法反擊,不知道怎麼講。經過一年多的磨練,英文有所進步,現在的我已經敢跟醫生理論。
我為工作的事哭過三次,會向媽媽哭訴,媽媽常安慰我,給一些建議。我想想,犯了錯就改過,重新振作。原本預計在新加坡先待六年,最近在醫院學到不少新技術,想想先待個十年好了。這是兩難,又想陪家人又要賺錢,怎麼辦?媽媽說:「看你能撐多久就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