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孩子共讀:聰明學習靠運動

書摘:《聰明學習靠運動》

洪雅雯
user

洪雅雯

2013-07-19

瀏覽數 35,450+

與孩子共讀:聰明學習靠運動
 

本文出自我這樣瘦下去

運動可以提升「大腦神奇肥料」的含量,這種肥料有助腦細胞大量增生,還能幫助腦細胞發育成長、強壯。也就是說,鍛鍊身體的同時,

也在鍛鍊大腦,學習力、記憶力和專注力都跟著提高。所以,做過體適能運動後,大腦會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這時進教室上課,即使是最頭痛的學科,學習成效也會大大加分。

不一樣的體育課:「零時體育計畫」

「零時體育計畫」(Zero Hour PE),發源於美國伊利諾州內帕維中央高中,由一群長期進行教育實驗、思想獨特的體育教師推動,他們想測試晨間運動是否能提升孩子的閱讀和其他學科能力。「零時」指的是第1節上課前。從早上7點到7點40分,天天做適度運動,讓學生達到最大心跳率的八、九成後,緊接著上1堂讀寫加強課,以提升閱讀水準。中央高中體育老師鄧肯說,「我們透過嚴格的運動訓練,幫學生做好學習準備,先讓他們的大腦進入高度覺醒的狀態,再進教室上課。」研究報告顯示,身體活動能觸發一系列促使腦細胞產生聯繫的生物變化,這些聯繫反映大腦適應挑戰的基本能力,使大腦能學習新事物。

神經科學家因而瞭解,運動可以提供大腦獨一無二的刺激,創造一個讓大腦有準備、有意願、有能力學習的環境。有氧運動就具有明顯的調適功能,能調節失衡的系統、強化正常系統,更是發揮潛能不可或缺的工具。

1999年,共有38國、23萬名學生參加評比學生數理知識水準的「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測驗(簡稱TIMSS)。在科學項目,內帕維學區拿到世界第一,贏過新加坡和北岸聯盟;在數學項目則排名第六,僅次新加坡、南韓、台灣、香港和日本,但贏過美國所有學區。因為這項成果太令人滿意了,校方便把最令人頭痛的學科,安排在零時體育課之後,以便充分發揮運動帶來的成效。

運動讓你成績好

蜜雪兒的成績突飛猛進,因為她參加了「零時體育計畫」。早上7點10分,內帕維市1所高中的操場上,鄧肯老師正在幫一群睡眼惺忪的同學計算他們跑操場的時間。當鄧肯老師將蜜雪兒身上的「心跳監測器」記錄資料下載到電腦,螢幕上顯示,蜜雪兒跑步時的平均心跳率是每分鐘167下,蜜雪兒17歲,這已達到最大心跳率的85%,相當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全力以赴時的表現,所以她那天得了「優」。學期結束的時候,蜜雪兒和其他的同學,閱讀理解能力比計畫開始時高了17%,比沒有參加計畫的同學高出10.7%。

沒有運動天分怎麼辦?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盡力跑比跑得快重要!

麥迪遜中學有個六年級的女生,身材纖瘦,毫無運動天分可言。有一次跑步訓練時,體育教師勞勒忍不住想對她說:「小姐!給我認真一點跑!」但是,當用儀器測試她的運動狀態後,看到她的平均心跳率是165下。當她越過終點線時,甚至飆到了180下!以11歲的年紀來說,最大心跳率大約是200下左右,表示這個沒有運動天分的女生幾乎是處於全力衝刺的狀態。

勞勒老師這才明白,「跑得快」跟「盡力跑」,並沒有絕對關係。他開始想到那些沒有受到體育教師肯定、因而對運動失去興趣的孩子。從那一刻起,勞勒老師的體育課就出現戲劇性的轉變。他改用「努力程度」來評量學生,而不是根據運動技能的優劣。例如,學生可以隨時抽空到體育室,騎室內健身車8公里,來拉高成績。只要付出努力,任何想得到「優」的人都能得到「優」。

體育課的目的,是要訓練好體能。而當你愈努力運動,大腦就愈容易製造出「大腦的神奇肥料」,學習效率就愈高。體育教師現在可以說:「我們只負責製造腦細胞,剩下的就交給其他老師裝滿各種知識與技能了。」

運動身體=運動大腦

思考與運動,使用同一組腦部迴路,我們用來學英文、學騎腳踏車的腦部迴路,跟遠古祖先用來鑽木取火的腦部迴路並沒有兩樣。隨著人類物種演化,動作技能也往抽象層面發展,所以我們可以預測、排序、估算、計畫、演練、觀察、判斷、糾正錯誤、改變策略,並記憶做過的事,以達成生存目的。

以負責協調肢體動作的小腦為例,證據顯示,這個運動中心也具有統整思維、注意力、情緒,甚至社會技能的功用;當我們從事運動,尤其是複雜肢體動作,其實也在運動所有牽涉到認知功能的腦部區域,並且促使大腦沿著相同的細胞網路發射訊號,鞏固細胞彼此的聯繫。科學家相信:記憶是腦部各處零散資訊集結而成的結果,當海馬回接收來自皮質區的零散資訊,會把它們集中起來,製成一張獨特而新穎的連結型態圖,然後再上傳給大腦執行長「前額葉皮質區」,進行發號施令。

持之以恆,保持運動習慣

運動可以立即提升多巴胺的濃度,如果保持規律的習慣,大腦動機中心裡的細胞還會分出新的多巴胺受體,讓你變得更積極。運動還可能幫助你獲得新的神經迴路,或者把荒廢生鏽的線路換新,而且只須花幾個星期就可以變成習慣。

這就跟BDNF的道理一樣:你或許需要花點時間越過那道養成習慣的門檻,享受運動的樂趣;但只要你辦到了,大腦製造「神奇肥料」的效率就會愈來愈高。美國內帕維中央高中實施的「零時體育計畫」,證明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業學習效率和人際互動能力。運動本身就兼具德、智、體、群、美的教育功能,可說是莘莘學子的一帖靈藥,家長和教師們的一大福音。體育課的目的,是養成一生的運動習慣,運動不僅只是體能健康和體育競賽的表現,也體現在公民社會的幸福感和靈動的創造活力上。這或許正說明了王永慶、賈伯斯、歐巴馬等成功人士,努力工作卻不忘持續運動的原因。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