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任編輯陳雅萍就有此感受。她發現台灣的生活,處處充滿創意,原本對台灣的印象是來自小時候聽鄧麗君、劉文正的歌,就讀廈門大學期間,她透過望遠鏡,看到金門大膽島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中好奇台灣是什麼樣的地方?
2003年,陳雅萍因為工作的機緣,和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媒體,成為第一批大陸駐台記者,可以停留30天,當時大陸對台灣的了解十分有限,旅遊資訊也不豐富,她便趁著週末,就近到台灣的北部趴趴走,一探究竟。
「當年我要離開台北,還得向陸委會報告!」陳雅萍說,她走到哪裡,一路上都有警察跟監,但是,她不以為意,反倒覺得很安全,就這樣展開她的台灣之旅。這10年來,她多次來台採訪,報導政治、經濟、旅遊等題材,有感於台灣雖小,人民卻靈巧聰明,即使是餐廳老闆、鄉村農夫,都創意十足。
先挑戰活魚36吃,湖畔喝咖啡再賞花海
2009年,陳雅萍將來台心得寫成《台灣旅遊完全指南》,成為大陸上第一本介紹台灣旅遊的書籍,更是大陸導遊來台的必讀材料,她又在2011年出版《台灣旅遊TOP體驗》,介紹台灣的主題旅遊。
陳雅萍回憶,2003年的第一次自由行,買了一張車票,第一站就到了桃園,她慕名前往石門水庫,才知道附近的餐廳主打活魚36吃,令她大開眼界。
石門的活魚種類有鰱魚、草魚、鯽魚、鯁魚、鯉魚,一條魚有辦法做成糖醋、清蒸、紅燒、宮保、蒜泥等數不盡的口味,各有特色,她說,這樣的創意料理在大陸的餐廳很難看到。
享受完活魚滋味,正當不知該到哪遊覽,一名中年男子展現熱情,自願帶她到鄰近的大溪湖畔餐廳,品嚐「二奶咖啡」,她聽到這個名稱,覺得有趣,回頭望了望,看到警察遠遠跟著她,就放心坐上陌生人的機車前往。
依偎著湖水的大溪湖畔餐廳,是一家景觀餐廳,站在戶外陽台,放眼望去是一片碧綠的石門水庫,不論晴雨、夕陽西下或是清晨時分,湖光山色讓人身心安寧。
有趣的是,對岸山頭正好是兩座大小、高度相稱的「雙峰」,店家因而發揮創意,將招牌咖啡取名為「二奶咖啡」。設計者在這款咖啡的表面,擠上兩球又厚又大的奶油,做成兩座聳立的雙峰,造型令人莞爾。
「面對這兩大朵奶油,讓人不知所措,該從何下手!」陳雅萍笑得有些尷尬。 後來,她再度造訪湖畔餐廳,那裡已成了偶像劇、MV的熱門取景地點。
桃園縣另一個偶像劇的拍攝景點是大溪花海農場,從《綠光森林》《天國的嫁衣》到《真情滿天下》等50多部戲劇,工作人員都到這裡取景。
顧名思義,在17公頃的農場裡,到處都是花朵,種有將近兩公頃的薰衣草、鼠尾草,一片紫色香草,隨風搖曳,有如夢幻場景一般,美不勝收。另一邊的「彩虹花田」區,依照四季更換不同花卉,形成一道道有如彩虹的鮮豔色彩,搭配稻草人、風車等裝飾,宛如童話世界,讓陳雅萍不禁讚歎,北京家鄉的花海還比不上這裡。
農場裡還有個南歐風格的「梵谷之家餐廳」,她在這裡,第一次看到花草可以做成餅乾、料理,拿來泡茶,遊客還能在指導人員的帶領下,DIY薰衣草午安枕,十分佩服農場主人的行銷創意。
薩克斯風博物館,女廁妙喻「女高音」
桃園的美食與美景已經令陳雅萍大開眼界,當她前往台中市、造訪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時,又從這一家觀光工廠看到台灣薩克斯風產業的發展與創意,了解薩克斯風外銷的成果。她發現,觀光工廠的女廁門口寫著「女高音」,後來到了其他縣市,才知道廁所也可以是台灣人玩創意的場所。
在花蓮縣,當地人配合原住民風情,把男廁叫作「勇士」,女廁是「公主」,而到了雲林縣,有人將男廁取名為「觀鳥園」、女廁則是「聽鸝館」,讓人會心一笑,展現台灣人的幽默。「就是這些小細節,特別打動人!」陳雅萍說,台灣獨特的創意,值得大陸旅遊單位學習。
咖啡檸檬嚼片,料理多元又創新
陳雅萍發現雲林縣農民將生產過剩的柳丁,做成蛋糕等加工品,也有人將柳丁的樹枝做成鉛筆、原子筆,讓樹枝可以變金錢。咖啡更被雲林的餐飲業者拿來發揮巧思。眾所周知,古坑是台灣咖啡的故鄉,他們讓咖啡不僅是香醇飲料,位於古坑的喜拉朵庭園咖啡館,就將咖啡做多種變化。
山妍慕夏庭園咖啡館四周環山,花木扶疏,花草和植栽擺設顯得優雅,伴隨著潺潺水流,可以邊品嚐咖啡,邊感受微風和清新空氣,坐在這裡,還能聽到鳥叫蟲鳴。
從山妍慕夏擁有當地最大的咖啡烘焙設備、提供教學課程,就能看出店家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現場不時傳來咖啡豆的烘焙香氣,他們生產道地的台灣咖啡,喝起來不苦,卻帶著微酸口感,香氣在嘴裡久不散去,可謂台灣咖啡的特色。
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這家經營超過20年的咖啡店,除了常見的咖啡餅乾,還開發散發咖啡香味的咖啡火鍋、咖啡鴨,而咖啡檸檬嚼片是將新鮮的檸檬片包上冰糖和研磨咖啡粒,入口後,咖啡由酸轉甜,是創新吃法。
古坑鄉公所希望陳雅萍多認識地方特產,向她介紹將芭樂、鳳梨沾梅子粉,能去除酸澀的吃法,從此改變她吃這兩種水果的方式。
墨條鳳梨酥吸睛,老餅店包裝躍上國際
曾經採訪過台灣7位縣市首長的陳雅萍發現,在縣市政府的努力下,伴手禮已精成為台灣特產,不論是產品或是包裝,都透露著台灣人的創意。以大陸遊客常購買的維格餅家為例,墨條酥的設計理念就讓陳雅萍讚不絕口。
這款長條形的黑色鳳梨酥,外觀酷似文房四寶之一的墨條,靈感竟然來自台北孔廟,原來維格餅家和台北孔廟為鄰,為了象徵孔廟的教育文化特色,就添加黑色的竹炭粉,創造鳳梨酥的特色。
至於南部,高雄市舊振南餅店是百年老店,近年進軍香港,已成為香港人年節禮品的選擇。在高鐵車站裡可以發現,舊振南將時尚感注入伴手禮包裝,藍紫色配上桃紅色的禮盒,卻脫離大紅俗氣的設計,一款以現代感詮釋窗戶的禮盒更獲得2009年德國iF設計大獎,將傳統的舊振南推向國際。
台灣人豐富的創意感動陳雅萍,她不但愛上台灣,覺得怎麼都玩不夠,也多次在自己的廣播節目裡發聲介紹,還成為大陸擁有上千萬用戶的「暢遊台灣網」的形象大使。
每一天,她都要在自己的微博回答數十名大陸人提出台灣旅遊的問題,她更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因為推廣台灣旅遊,獲得台灣官方認同,「我盼望兩岸人民藉著旅遊,從彼此了解而建立更深的感情!」相信陳雅萍的心願,會因為她熱心推廣台灣而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