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總認為,技職背景的學生只能往製造業、工廠、或餐廳從事基層工作,走藍領技工路線。很難跟白領或管理職攀上關係。
然而,台北工專(現為台北科大)畢業的許朱勝,卻在美商兩大龍頭IBM、GE合計待了30年,而且都當到台灣分公司最高主管,底下員工幾乎都是國立大學或有留洋背景的高材生。
2001年,他當選母校「傑出校友」,頒獎給他的學長說:「你當選的意義很不一樣,因為你不但投身外商,而且服務的都是全球科技龍頭,這條路是很少工專校友選擇的!」
讀工專 十幾歲就能拼出電視機
一開始誤打誤撞進入技職,對許朱勝其實是個挫折。自小就是個優等生的他,卻在高中聯考失常,只考上第二志願師大附中,當初為求保險而考的五專,才成為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然而,當年台北工專電子科高居北區五專聯考第一志願,班上很多都是分數能上明星高中的學生。許朱勝觀察,很多同學是家中長子,因為家境考量才放棄高中,來學得一技之長,早點出社會賺錢。
不久他發覺,校園裡臥虎藏龍,不管哪種技術或學科,都有一堆「達人」可以討教。例如學校附設的三專部,就吸收了許多技優入學的保送生,技術能力讓人「歎為觀止」。他常跟同學到計算機中心的機房打混,推敲那些複雜的機器如何運作,或跑到就在校門口的光華商場找零件,十幾歲就能自己動手拼出收音機、對講機、甚至電視機。
事實上,在台北工專讀書並不輕鬆,專二物理跟微積分,專三積體電路學,都是大學電機系的課。許朱勝後來發覺,當時五專訓練,其實是把高職三年跟大學四年的課,壓縮在五年內上完,而且還多了許多實習課,畢業門檻高達280學分!
專一開始,他們就到工廠實習,老師叫大家背的「電阻色碼表」,許朱勝如今依舊琅琅上口,「黑、棕、紅、橙、黃、綠、藍、紫、灰、白~」隨堂測試時,老師隨手抽出一個電阻,學生就得在1秒鐘內答出代表的意義與數值,訓練非常嚴格。
儘管課業如此吃重,但周遭同學們都很認真,讓以往受師長及考試驅使的許朱勝,開始學會自律與主動學習,在那五年像海綿般大量吸收,成績還呈現後來居上的成長曲線。「非常重的課,卻讓我養成自律的習慣!」許朱勝回想。
現在,當孩子向他抱怨課業負擔太重時,他總一派輕鬆回答:「拜託,我以前念台北工專的時候,一個禮拜能有個一節空堂,就高興得要死了!」
耀眼學歷不如腳踏實地
嚴格的訓練與重視實務的教學,讓許朱勝出社會後受用無窮。例如,當預官時到空軍通信學校受訓,他身邊「同梯」多來自大學電機系,但大部分然連最基本的電阻跟電容器都不知道,在教室裡頻頻問他:「那是什麼?」「你怎麼都知道?」
退伍後,許朱勝到美國攻讀電機碩士,由於電腦技術正值世代交替,讓他成為同儕裡第一個接觸到「微處理器」的人,回台便順理成章地進入IBM。有次,同事閒聊問到彼此學歷,大家不是台大、就是清華或交大,只有他落寞地說自己「沒念大學」「沒上過高中」,當下把大家嚇了一跳,搞不清楚他到底怎麼應徵進來的?
在外商打滾多年,許朱勝看過很多擁有耀眼學歷的同事,能力很強,但做事卻愛走捷徑、也很會抱怨,反不如技職背景的人腳踏實地,「其實這樣子的人,在主管眼中才是好的領導者,」他透露。
許朱勝坦承,當年高中聯考失利,曾帶給他不少挫折感,然而轉戰技職的經歷,卻讓他的人生態度更為務實,一改以往自負、孤僻個性,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變成他在職場「後來居上」的動力。
倘若每個能上明星高中的孩子,都能接受技職教育的扎實訓練,台灣一定會有更多的許朱勝。
許朱勝
出生∕1957年
學歷∕台北工專電子工程科、美國史帝文斯理工學院電機碩士
經歷∕台灣IBM公司總經理、GE台灣首席執行長暨GE大中華區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