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布局,是18大的重頭戲,也是全球關注焦點。「政治局常委九人?還是七人?」「誰會當選常委?」「胡錦濤會不會交出軍委主席?」「第六代接班人會是誰?」近一年來,類似問題不斷。終於,11月15日名單出爐,人數確定七人,依序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以及張高麗。
「我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成員,衷心感謝全黨同志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在見面會上,現年59歲、個頭壯碩的習近平,以中共新任總書記身分首次對外發言。習近平的新身分不只一個。他同時還從胡錦濤手中接下中央軍委主席位置;按照慣例,2013年3月的兩會上,習近平又將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之位。從此,他將是大陸集黨、政、軍的最高元首,權力一把抓。
一上任就全盤主導黨政軍,相當少見。1982年胡耀邦或1987年趙紫陽接任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都是鄧小平;2002年,胡錦濤接任中共總書記時,中央軍委主席則是江澤民。
「中共是槍桿子出政權,誰握有軍方,誰就握有實權,」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分析,解放軍是採主席制,主席一人說了算,但政治局常委決卻是共識決,總書記推出的政策想要獲得支持,必須過半數才行。外界給胡錦濤很高的評價,認為他這次完全裸退,建立良好交班機制。
政治運作模式:集體領導、分工負責
本次18大新任政治局常委亮相,從上屆的九人,減為七人,也被外界解讀為意義重大。「政治局常委會,是中共最高決策中心,」北京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凡一語道破,中共政權是典型黨國體制,先黨後政,因此政治局常委通常都會擔任國家機器各重要系統負責人。
習近平將接國家主席,李克強接國務院總理、張德江接人大委員長、俞正聲接全國政協主席、劉雲山接中央書記處書記、王岐山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張高麗接國務員常務副總理。
更重要的是,「中共現行政治運作模式是,集體領導,分工負責,」政治大學東亞所所長寇健文分析,隨著毛澤東、鄧小平凋零,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大陸重大決議採取政治局常委的共識決,必須過半數才行。過去,即使江澤民、胡錦濤貴為中共總書記,但因權力基礎不如鄧小平深厚,必須仰賴協商,僅能以「同儕中的第一人」自居。
提升決策效率:常委從九人減為七人
既是集體領導,為了提升決策效率,政治局常委人數有其限制。從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放後,常委人數並未固定,約在五至八人間;而14大、15大,江澤民主政期間,常委人數是七人。但到了16大,江澤民卸任、胡錦濤就任時,常委卻增為9人,增設兩個職務,一個負責宣傳思想工作、一個負責政法維穩工作;17大時,常委同樣9人。外界當時解讀,當初會多兩席,實因黨內派系擺不平。
而「七席,更加符合中共權力分工、運作,」寇健文分析,文宣負責人仍是政治局委員席次,向中共總書記或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報告;而中央政法委書記也同樣保留政治局委員,向人大委員長報告。據各界分析,這次政治局常委人數從九人減為七人,是習近平大力主導,反應順從民意的改革決心,也顯示出他強勢的一面。
主要改革任務:從嚴治黨、整飭貪官
近年來,大陸為了維(持)穩(定),文宣系統對於網路、言論管制,以及公安、檢調單位侵犯人權,引起多數民眾不滿。習近平將如何領導國家尚不可知,但他已經宣示,從嚴治黨、整飭貪官,是主要改革任務之一。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首次和媒體見面會上,習近平語氣堅定地說,全黨必須警醒,尤其是一些黨員發生的貪汙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 查貪的決心,從王岐山的任命,似乎得到印證。現任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將出任中央紀委,很多貪官現已如坐針氈。
「愛聽老王做報告,會場一直哈哈笑;碰上老王查績效,嚇得心臟一直跳,」大陸官場,流傳這句順口溜,形容王岐山說話風趣,但卻公事公辦,一絲不苟。《紐約時報》評論,王岐山當選中紀委書記出乎預料,但他的金融界關係,有利調查貪腐。《華爾街日報》也評論,王岐山做為一個經濟、金融專家,是解決問題的高手,顯示中共加強治理貪腐的決心。
新領導班子:多社科背景
從七位常委名單也可看出,以習近平為首的第五代領導班子,已逐漸從過去工程背景出身,逐漸走向社會科學背景出身。
習近平大學雖是北京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但最高學歷是北京清華法學博士;李克強大學是北京大學法律系,最高學歷是北大經濟博士;張德江是經濟學專業;劉雲山是中央黨校黨政管理專業,長期待在文宣系統;王岐山是西北大學歷史系畢業,也擁有高級經濟師頭銜;張高麗則是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七人之中,唯獨俞正聲是工程師背景。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童振源分析,大陸經濟發展面臨轉型期,社會管理也日趨複雜,相關背景將會愈來愈重要。
執政挑戰:派系妥協濃厚,改革難度高
從這次常委名單也看出,派系妥協意味濃厚,這也將是習近平未來執政的最大挑戰。原本呼聲很高,前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以及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都不在名單內。這兩人屬於共青團派,似乎說明以胡錦濤為首的團派敗北,七席新任常委,只有李克強隸屬團派。其餘太子黨三席,包括習近平、俞正聲、王岐山;而以江澤民為首的上海幫也是三席,包括張德江、劉雲山、張高麗。
「薄熙來極左勢力被剃除,汪洋代表的改革勢力也被拉掉,以平息薄系人馬的不滿情緒,」一位政治評論員分析,這份名單不是最理想,卻是最穩定的組合。但仔細分析常委年齡,就看出妥協端倪。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五人,都已超過62歲,按中共內規「七上八下」,這五人五年後都會超過68歲,必須退休,無法連任。相較之下,汪洋、李源潮,兩人年齡各為62、57歲,五年後還有機會入常,先讓給別人。
各界分析,在派系妥協下,習近平想要大刀闊斧改革,難度不低。「他是中共有史以來,最弱勢的領袖,」15歲前在大陸長大,現為日本《產經新聞》駐北京特派員矢板明夫分析,習近平是派系妥協下的結果,他未來施政時,勢必「面面俱到」才行!
誰會是第六代接班人?
第五代領導班子才剛抵定,外界已開始關心,誰會是第六代接班人?按照中共「七上八下」(即67歲以前才能當常委,68歲就資格不符)內規,想要坐上中共總書記、國務院總理,一定要趕在62歲前,才能連當兩屆十年。從62歲往前推10年,第六代領導人現在年齡必須不滿52歲,也就是1960年以後出生。
外界主要點名,現年49歲的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前吉林省委書記,現為新任重慶巿委書記孫政才、以及現年52歲、法學背景的湖南省委書記周強。 11月15日早上,18大政治局名單出爐,胡春華、孫政才名列其中,被視為已拿到首張門票。
其中,人稱「小胡」的胡春華最被看好。他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共青團派出身,和胡錦濤熟稔;他的從政經歷也和胡錦濤相似,都是待在少數民族地區,在內蒙之前,待在西藏,會說西藏話。
為了補足胡春華的從政經歷,一般預料他將會被派往中國大陸經濟第一大首廣東,擔任省委書記。但距離第六代接班還有十年,種種猜測均言之太早,時間將會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