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都市人口過於集中,戶外活動空間太少,兒童放學之後,幾乎只能待在家中。即使有不少兒童可藉補習和社團活動消磨課後時間,然而大多數的兒童卻將休閒時間花在看漫畫、電視和玩家庭電腦(主要為電動玩具)上。
這些平均一天只花十幾分鐘看報紙的兒童,看報也不過是為了查閱當天的電視節目,讀完「富士三太郎」(朝日新聞的四格漫畫)後便結束與報紙的接觸。
根據日本總理府的統計調查,日本兒童每天花在看電視的時間,小學低年級大約二小時二十九分,高年級大約二小時四十五分。
根據我國的調查,七十三年我國青少年平均每天的看電視時間大約是一小時五十二分。今年五月,由行政院委託民意測驗協會所做的調查中,發現我國兒童的平均收看電視時數,已經超過日本,高達三小時二十八分。
日本兒童收視時間少於我國,主要是因為除了看電視之外,陪伴他們長大的漫畫雜誌和最近風行的家庭電腦(family computer簡稱FAMICON)使他們分身乏術。
漫畫拍成電影
有時,連日本人都不得不承認,漫畫在日本風行、泛濫的程度已經到了「亂畫」的地步,尤其是以兒童為對象的漫畫雜誌。封面上印著「少年雜誌」、「少年星期日」、「少年Jump」等字眼的月刊,讀者以男孩偏多;取名「少女Comic」、「少女FRIEND」的則是為初中、小學女生所發行的雜誌。
這些雜誌的發行量足可媲美全國性報紙。「少年Jump」一月中旬的發行量達四百三十五萬本,「少年雜誌」的發行量約二百五十萬本、「少年星期日」則有二百三十萬本。
有些連載漫畫因為受到兒童熱烈的歡迎,不但使雜誌暢銷,還陸續被拍成電視和電影卡通。目前電視上正在上演的「鬼太郎」和「Q太郎」、「機器貓小叮噹」、「史蘭普博士」、「北斗之拳」、「六三四的劍」,幾乎都是根據漫畫拍成的卡通片。
根據意見調查,日本兒童喜歡看電視和漫畫書的最大理由是「有趣味性」。此外,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表示,他們可以由這些媒體上學到有關「性」的知識。
趣味性固然是少年漫畫雜誌的首要條件,針對不同年齡、性向的兒童而設計,也是日本兒童雜誌的特色。
教育性雜誌發行量雖然比不上漫畫,然而卻是學前幼兒的主要讀物。目前,為三至五歲幼兒發行的雜誌有十餘種,內容主要是童話故事、美勞、簡單的數字計算和語文。即使是鄉下小書店,通常都有一個以上的小書架陳列幼兒的童話雜誌,每本雜誌售價約合台幣五十元。
母親陪幼兒閱讀
由於便宜、購買方便,日本的兒童由一、二歲開始,便逐漸養成閱讀的習慣。幼兒的讀物通常都是由母親購買,並陪著閱讀。目前最受歡迎的是「幼稚園」雜誌,有五分之一的幼兒是這本書的忠實讀者。以電視幼兒節目為主題的雜誌,如「電視雜誌」、「電視天地」也頗受幼兒歡迎。還有一些家長已經開始讓幼兒看「小學一年生」雜誌,作為入學前的預習。
日本兒童的漫畫閱讀量也相當驚人。目前發行量高的少年雜誌,篇幅多達五百多頁,一本書可以塞滿一個書包。每個月閱讀八冊以上的兒童約佔一七%,閱讀五冊以上的人數則超過三分之一。
家庭電腦銷售量大
對於這些沉醉在漫畫世界裏的青少年,日本的父母們縱然有些擔心,大多數卻保持任子女自由閱讀的態度。不再像對幼兒一樣,主動選擇雜誌,並陪孩子一起閱讀。父母們如此放心的理由,是認為兒童成長到十四、五歲之後,注意力便由漫畫分散到別的事物。然而,根據統計來看,二十四歲以前的日本青年當中,有七成左右仍然將看漫畫當成假日和搭電車時的主要消遣活動。沒有漫畫的雜誌是不受日本青少年歡迎的。
到今年三月,日本的家庭電腦(電動玩具)銷售量已高達六百五十萬台,軟體(磁碟片)的銷售量達三千萬個。估計目前至少有半數的日本兒童熱衷於這項活動。一般日本父母認為,子女在家中玩電動玩具,總比到不良少年聚集的電動玩具店安全。也有些父母買家庭電腦給子女,是因為怕孩子被擁有電腦的同伴輕視和欺負。
昂貴的玩具
電動玩具專用的家庭電腦,主機售價約日幣二、三萬元,有些電視機本身也裝有電動玩具的主機,可以直接插進軟體使用。軟體售價:卡式帶約日幣五千元,碟式(disc)約日幣二千元。如此昂貴的玩具,通常是由父母買來送給子女作為禮物,或是廠商促銷時送給消費者的。
談到被免職的文部省大臣藤尾正行,有些日本兒童還不認識,提及「高橋名人」,多半的兒童會瞪大眼睛說他「了不得」。
高橋名人的本名為高橋利幸,是目前最受日本電動玩具迷崇拜的偶像,擁有每秒鐘連續按鍵十六次的紀錄,成名之前是電腦(電動玩具)程式設計師。高橋不但和另一位名人毛利公信組織一個規模極大的家庭電腦俱樂部,還定期出現在「電動玩具迷大作戰」(每星期日早上六點至六點半,於東京電視台播出)節目中,接受電動玩具迷的挑戰。
對電動玩具熱度未減
廠商為了促銷,不斷推出新的軟體,並且製作大量的電視廣告。由目前的情況推測,年底前,日本擁有家庭電腦的兒童將突破一千萬。面對如此龐大的使用人口,不但讓教育學者、父母但心,連製造廠商、雜誌發行人和高橋名人也不敢掉以輕心。於是造成商人一面推銷、一面向兒童灌輸「不可過度沉迷」的現象。
一九八二年,美國八千萬家庭中,約有一千六百萬個家庭擁有電動玩具用的家庭電腦。以後因所產生的畫面、音效皆不佳,加上軟體的開發太緩慢,導至熱度不繼。多數的日本人也盼望不久之後,兒童對家庭電腦的熱度會自然減低。不過,到現在為止,已有一百多種軟體推出,電動玩具活動仍處於熱潮之中。
一百多種軟體之中,除了冒險、遊戲的磁碟片外,也有英語、算術教學和運動等對兒童的學習有助益的東西。大多數的日本兒童在父母的陪伴(監督)下,似乎都能享受到電動玩具的樂趣。根據對兒童的意見調查,有部份兒童並且能反省自己,節制耗費在電動玩具或漫畫書上的時間。
現代的日本兒童,似乎也跟他們的父母一樣,過著比其他國家更忙碌的生活。一九八○年的生活時間調查顯示,日本的小學生,六年級學生除了正規的課程之外,平均每天花在補習或課外活動的時間約九十六分鐘。每天的休閒時間(約四小時十四分)花在電視上約二小時二十三分;廣播約三分;新聞及雜誌約二十四分;家庭電腦風行之後,原來可以從事戶外活動的時間(約七十五分鐘)又縮短了許多。
讀書之餘的享受
生活空間的狹隘,補習、升學的壓力,為日本兒童帶來相當大的精神壓力。他們只能利用讀書之餘的短短幾個小時從事休息。同時陳列在屋子裏的電視、漫畫、家庭電腦,不但是視覺的享受,而且隨時可以利用。
望子成龍是為人父母的共同願望,最近已有學者專家指責日本的父母不應該以看電視、看漫畫和玩電動玩具作為子女用功讀書的交換條件。不過,大體而言,日本的父母雖然對子女採取相當寬容的態度,但是,由於他們通常會陪子女一起看電視、陪幼兒閱讀雜誌,並且主動安排子女的學習活動,兒童的生活多半顯得很規律。或許,這也就是電視、漫畫、家庭電腦,能繼續成為日本兒童閒暇良伴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