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陸/台灣如何影響大陸

顧為群
user

顧為群

1990-04-15

瀏覽數 20,950+

大陸/台灣如何影響大陸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0 / 5月號雜誌 民主地震後…

幾年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編註:下稱國府)一直在規畫新的大陸政策。為了使新制定的大陸政策能夠切合實際和有效,回顧一下四十年來中華民國政府及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存在,對中國大陸所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台灣的存在對中共的對外政策、防務政策;對大陸的政治發展、經濟發展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權力分配,在不同的程度上產生過影響。

國府對中共的對外政策有影響。美國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捲入中國內戰,支持國民黨,導致了中共在一九四九年掌權後向蘇聯一面倒,並與西方敵對的外交政策。而中共的這種外交政策,又是導致二次大戰後的兩次主要地區性戰爭--韓戰與越戰的原因之一。

中共政權為了在國際上(包括聯合國)與國府爭奪國際正當性,不惜血本,不顧大陸人民的生活,大量地向第三世界國家提供援助,這反映出國府對中共對第三世界國家政策的影響。國府在一九四九~七一年之間成功地阻止了中共政權參加聯合國組織,使中共在國際上處於比較孤立的地位,這又是中共政權後來採取閉關自守政策的因素之一。

影響軍費預算的比重

國府與中共在軍事上的對抗,對中共的防務政策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中共三百二十幾萬軍隊中的五十萬左右是為了對付台灣的。台灣作為一個海島的存在,影響了中共國防預算,及海陸空軍費所各占的比重。

台灣對大陸內部的政治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毛澤東曾把他在一九六六年發起的「文化大革命」稱作國民黨與共產黨長期鬥爭的繼續。據「世界日報」報導,毛澤東臨死前對他的姪女王海容說:「中國如果共產黨治理不好,我們還有國民黨。」

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也對大陸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趙紫陽在下台前,曾在一次內部講話中說:「必要的時候,我們要開放黨禁。」這「開放黨禁」的說法,很多大陸人都知道是從台灣進口的。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國民黨要求中共放棄「四個堅持」後再來談統一問題,對中共形成一定的壓力。八九年民運期間,國府與台灣民眾對大陸人民的聲援、物質上和道義上的支持、救人等行動給大陸人民很大的鼓舞。

影響工業布局

台灣對大陸的經濟發展(或不發展),中共的經濟政策也有影響。毛澤東因為害怕國民黨軍事反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決定不在大陸沿海一帶投資,而是把大量的資金投放到雲南、貴州的山溝裡,以建設所謂的「三線」工程。這種作法一方面影響到大陸的工業布局;另一方面由於資金的大量浪費,延緩了大陸的經濟發展。

「四人幫」垮台後,深圳經濟特區是在中共內部研究了高雄的加工出口區的情況後決定設立的。一九八六年趙紫陽提出的國際大循環理論,無疑受到了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四小龍成功的出口導向發展戰略的影響。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也已開始具有某種政治後果。

台灣的存在還影響了大陸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權力的分配。自從中共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下放給福建、廣東兩省政府的權力遠遠的多於下放給其他省政府的權力。造使得許多省對中央政府不滿,要求獲得與福建、廣東所得到的同樣的權力。在各省的壓力下,大陸出現了權力下放的過程。

以什麼方法加強台灣對大陸的積極影響,以為全中國人民謀利益,是一個值得所有有志於建設一個民主、自由、均富的新中國的人士認真思考的問題。

(顧為群為大陸留美學人,現在哈佛大學進修)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