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年輕人認為找工作沒什麼了不起,畢了業就是要找工作,找工作就是把履歷丟上人力銀行網站,然後在家收配對信件,或是等面試電話。
「這樣找工作的程序是錯的,」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說。如果總是先填履歷表,再投遞,往往就會變成「你投你的履歷表,企業找自己要的人」,雙方是平行線,沒有交集。
換個思考,學會怎麼找工作,其實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何啟聖指出,職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首先是「知己」。你如果已經設定自己的工作領域,恭喜。但其實很多人並不熟悉自己的工作屬性,不清楚自己適合哪種工作,亂寄履歷表,一陣瞎忙。
事實上,若不了解的話,有很多工具能幫上忙,而且很方便。比方,1111人力銀行網站有「九大職能星」免費測驗,花20分鐘做完60題,便能測出個人的職能性格,歸納找出適合的工作類型。
譬如,看重成就的人,投入心力之後勢必追求良好的結果;反之,不看重的人,態度通常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究竟個人的成就動機有多強烈?便能透過「九大職能星」測驗得知。「職能就像冰山,」何啟聖說,透過該測驗,可以揪出隱藏在海平面底下的個人特質。
測驗的結果,能在包含創造力、執行力等15個面向的特質中,得出個人最突出的特質,並由系統做推薦,定位對焦而找到合適的職涯。
應徵面試前 先了解企業與職務內容
其次是「知彼」。找工作之前,要先「認識」工作。
假設應徵的是行政總務,不妨先打電話到公司詢問總務工作的內容是什麼,一方面提前讓公司對自己留下印象;另一方面,提前知道這個工作需要什麼能力,便可按照公司需求量身打造履歷表,再去投遞或許將能進一步提高命中率。
而且也應先上網搜尋與了解所要求職公司的基本資料。不要面談時,主管官問你對這家公司的了解,結果回答一問三不知,顯示毫無求職誠意。
「這就是找工作的技能,但很多人不會,」何啟聖說。填履歷之前先打聽的另一個好處,是比任何人都快與公司有了「第一次接觸」。
若是一通還不夠了解,最好打第2通,即便是打了4通電話,令總機覺得很煩,但卻可以讓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覺得你對這個工作很認真、很積極。再加上電話禮貌很周到,代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很成功,為電話攻勢更加分。
做了以上這些動作,當別人還在依循老路投履歷的同時,你就贏了一步。「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那個準備好的人要舉手,讓自己被看見,」何啟聖下了一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