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台灣生育率屢創新低,2010年台灣每位婦女平均甚至只生0.895個小孩,堪稱世界最低。當愈來愈多台灣年輕人不想生育時,35歲的呂健榮與32歲的盛秋蘭夫婦,一口氣生了三個小孩。第四個小孩也即將來臨。
一頭齊耳短髮,臉上架著一副黑色粗框眼鏡,盛秋蘭正挺著大肚子,寶寶預計8月初誕生。個性爽朗的她笑說,懷第一胎是意外,第四胎也是意外,「意外開始,意外收場,」說完,她搖手驚呼:「不會再生了!」
盛秋蘭與呂健榮交往時即有共識,婚後絕不會只生一個小孩。原因除了喜歡小朋友外,盛秋蘭父母均是外省人,在台灣的親友相形單薄。而呂健榮出生於人數眾多的大家庭,自小習慣了鬧哄哄的家庭生活。兩人都認為,三人以上的家庭比較圓滿。
兩人是大學同學,從淡江大學營建系畢業後,一同赴美攻讀研究所。兩人均生長於小康之家,都是家中老大。在美國念書時,原本打算畢業後,留在當地上班1~2年,汲取經驗再回台貢獻。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畢業前夕,盛秋蘭懷了第一胎,只好完成學業後就回到台灣。盛秋蘭承認,長女誕生後,確實想過到職場試試。財務金融是盛秋蘭的專長,當時一名在國內某大型證券上班的朋友,多次遊說盛秋蘭加入。
底薪4萬元,加上其他津貼和獎金,一個月可望達7、8萬,是許多人羨慕的薪水。思前想後,因不願錯過小孩的成長歷程,盛秋蘭選擇放棄。「當然覺得可惜,但小孩的成長不會倒帶重來,」誰想到,就這樣一口氣連生四個,老大已要上小學一年級。
好朋友李先生說,最初聽到盛秋蘭懷了第四胎,著實嚇到。同輩的朋友大部分只生一胎,最多兩個,「四個絕對是異類!」
只是,年輕夫婦如何養四個小孩?以下是他們的方法:
婚後兩人決定與公婆同住,省去買房的困擾和經濟壓力,婆婆幫忙帶小孩,也協助減輕負擔。
盛秋蘭很慶幸,若非擁有堅強的家庭在背後支持,她不可能一口氣生下四胎。但婆婆也列出條件,要求盛秋蘭幫忙打掃和準備一日三餐。
至於上學,則盡量選擇公立的。小孩每月固定開銷含學費及保姆費約5萬5000元、才藝班3700元。如果孩子想上更多才藝班,盛秋蘭會要求他們最多挑選兩項。
儘管盛秋蘭不鼓勵大家盲目多生,可是,對於時下不敢生育的同輩年輕人,夫妻倆坦言不解。
尤其看到身邊不少年收入過百萬的夫妻,把錢花在買車、手錶等奢侈品,因不願放棄生活品質,選擇不生育,夫婦倆更不理解。因為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這樣的幸福,再辛苦也值得。
他們養小孩還養出對童裝世界的興趣。目前盛秋蘭和呂健榮在板橋住家附近開了一間10坪大的童裝店。開店動用了60萬積蓄,至今勉強打平。夫妻輪流看店,呂健榮閒暇也幫忙家裡打理不動產租賃管理工作。
開店是興趣,也是因孩子多,省去添置衣服的麻煩。店裡掛著一組母女裝,是盛秋蘭和女兒一起挑選的,也正好符合客人的品味和需求。
生育、教養小孩雖很辛苦,但最近看到孩子們會主動拿起書本閱讀,像這樣的生活細節,會讓夫婦倆感動,是他們每天照顧小孩生活中的小確幸!
勇敢爸媽
喜歡家裡熱鬧的感覺
放棄高薪堅守家庭崗位
看著孩子成長,再辛苦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