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林洋港受困省籍大綱

魏貽君
user

魏貽君

1990-03-15

瀏覽數 16,900+

林洋港受困省籍大綱
 

本文出自 1990 / 4月號雜誌 第046期遠見雜誌

三月天候的變化,一如政潮的起伏,陰雨綿綿繼而春陽暖暖,恰似司法院長林洋港月來動靜心情的具體寫照。

總統、副總統選舉衍伸而出的詭譎政情,一度因為林洋港、蔣緯國的堅持「候選不競選」態度,顯得激亢而緊繃,其中林洋港更是追逐的焦點。

在數不清的眼睛注視之下,一位觀察林洋港多年的政治記者如此形容:「他真的精通官場進退之道,進時不塭不火,退時無怨無尤;既無霸氣也沒有愁緒,從容化解一場可能的風暴,也微妙的表露他靜待時用的含蓄企圖心。」民進黨立委朱高正也給予林洋港極高的評價,他說:「林院長畢竟是位國之大士。」

潛龍勿用

林洋港宣布不候選,蔣緯國跟進退選,是否意味此次政潮已然喜劇收場?國民黨增額立委李勝峰持憂慮態度,他認為黨國大老以「省籍意識」作為勸退林洋港的主要訴求,固然罩住林洋港的七寸,卻讓經國先生晚年調節省籍之爭的苦心受到傷害。

稍早時候,美國賓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張旭成教授,也曾撰文公開籲請李登輝總統跳過省籍陳年泥沼,擇定林洋港為競選搭檔。國民黨首席中常委、總統府資政謝東閔,也曾當面在李總統之前對林洋港的備而不用,尊而不重的尷尬處境,表示不解並提勸諫。

凡此可見,學界輿論以及黨政界,皆對林洋港困於省籍所限,和其他人為因素所致的潛龍勿用,抱持疑惑與遺憾之情。

在這股長年醞釀於民問既同情又期待的氣氛之下,林洋港遂成為一個特殊的政治性象徵符號,漫畫評論家魚夫說:「又愛林洋港又怕台灣受傷害。」就在林洋港三月二日宣布將候選總統當晚,自立早報編輯部收到一份未具名的讀者傳真,斗大的字寫著「阿港伯終於站出來說話,台灣人出頭天了」,隱然已把總統選舉大事導人省籍利害之途。

往後國策顧問蔡鴻文的勸退林洋港,也是強調若強與李登輝爭鋒,林洋港即便當選總統,其權力也將被大陸省籍的實力政團所架空。態勢如此演變,民進黨新科立委林正杰即曾預測「這種沒有遠見的非理性指控,會逼得林洋港早晚要退。」

三月九日下午在台北賓館,林洋港果然宣布辭選,理由略以「我不能還沒有立功,就先做罪人」,言外之意,直指困於省籍利害的無奈;當日記者會後,跟隨林洋港多年的司法院參事黃建智,向幾位記者客氣寒暄「你們辛苦了」,一名記者答以「院長才辛苦了」,黃建智聞言笑而不語。

自從調任司法院長這些年來,林洋港可說是咀嚼菜根滋味。一位曾經訪問林洋港的資深記者回憶指出,在院長辦公室訪談將近一個小時,當中竟然沒有一通電話進來,訪問結束後,林洋港緊握對方的手起身送客,「送到門口,他還和我靠得很近,那種捨不得讓客人走的誠懇之情,讓人感動,」這位記者如此形容。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有事斬然無事澄然

前桃園縣長,知名的異議人士許信良曾經形容林洋港「帝相已露」,有記者詢問林洋港對此評語的看法,他哈哈大笑搖手說:「你們不要害我喔!」後來香港的九十年代雜誌去年一月號刊登一篇文章,以「明鄭二代亡台論」形容林洋港和李登輝的微妙關係,林洋港對此一再強調會記住這個史例,不會有人慫恿就輕易的爭取總統職位。

媒體不斷的以此相問,再加上他院長辦公室的門禁不嚴,因此記者們進出頻繁,抱出來的答案,卻常是林洋港口中的「六然觀」;自處超然,處人藹然,有事斬然,無事澄然,得意澹然,失意泰然。這算不算回答,林洋港總是保留相當彈性的曖昧空間,往後可順勢而進,也可順勢而退,此次他之「候選而不競選」一說,即為明例。

大約在九百年前,日本的兵學家大江匡房寫了本「鬥戰經」,其中一段用以詮釋林洋港頗為貼切。大江匡房寫道:「龍騰太虛,勢也;鯉登龍門,力也。」龍騰穹蒼,須候良機並賴風雲助勢,關鍵在於俟機假借他力;鯉魚逆游激湍上攀龍門,關鍵在於憑藉己力,一寸一寸攀來曲折頗多。已故的橡膠業界鉅子,厚生公司董事長徐風和生前曾經透露,林洋港在省主席任內,與經國先生巡視金門,不知是蔣先生有心測試,還是林洋港不諳中國傳統君臣禮數,竟於酒後在金門賓館的龍床和衣而眠,引得隨行黨政要員為之側目;與林洋港交好的徐風和表示「林洋港往後的仕途坎坷,可能和大膽睡龍床有關」。

如今徐氏已故,這則傳聞難再當面查證。政治觀察家司馬文武,則對林洋港助勢風雲吹來曲折如此形容,「林洋港的進退身不由己,因為政治聲望太低,固然不堪大用,但如聲望太高,則功高震主,無人敢用,反成為不利因素。」林洋港為此苦悶於進退之間;其中關鍵,或許如一位政壇人士所說:「林洋港的司法院長身分,讓他不宜有過於明顯的政治性動作。」

林洋港身旁的智囊謀士亦知他立場的難為,紛紛獻策,以讓林洋港得展長才。太平洋證券公司總經理白俊男,即曾當面建議林洋港不如離開司法院這個雞肋之地,返回南投競選立法委員,以其人望角逐立法院長應是大有可為,一則提振立法主動權,一則擺脫與李總統瑜亮爭鋒的省籍宿命,兩者皆可留名於歷史。白俊男的建議,林洋港未置可否。

身站政治熱點之上,人在政治核心之外,林洋港一直遵行孫子兵法的「將軍之事靜以邈」。一度他常到天津街六條通的王子飯店吃日本料理,或者攜妻同往,或者宴請諸友;該處也是台北政商頻往之地。林洋港一旦出現,總引起飯館主客的騷動注目,林洋港原本不在意,但其謀士卻提醒林洋港,如此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政治性聯想,落得串連政商之嫌,若是驚動黨政界,恐怕又有流言上身,林洋港為此減少赴「王子」吃飯次數。這種靜幽修持,以自寬慰的精神境界,被司馬文武形容為「沈潛圓熟」,惟林洋港如此沈潛,孰令致之?如此圓熟,所為何來?

下田種過稻子

一位國會記者指出:「林洋港所承載的民意基礎,甚為雄厚,較之朱高正也毫不遜色。」朱高正鋒芒畢露、飽攬風雲,林洋港卻韜光養晦、自反內斂,兩者之間的箇中差異,頗堪玩味。長期觀察林洋港的資深記者廖慶洲指出,環顧檯面上的台籍政治菁英,林洋港是少數曾經下田種過稻子的人,視從政如種稻,土壤與水溫的配合、農藥強度的掌握、節氣與收割的調適等等,讓林洋港不致揠苗助長,也不會鬆怠以致稻伏,如此養成林洋港既不會主動捕捉戰機,也不會靜幽終日,動靜之間有著相當的轉圜空間。

一位曾經陪林洋港爬山的省府官員,則以另一個角度來形容林洋港的俟機遨翔之心。他指出,林洋港樂於登山,最讓他興奮的鏡頭為「老鷹在藍天飛翔,悠然自得而不失雄姿,感受一股蓄勢待發,意圖振作的氣象」,在國民黨十三全會前夕,林洋港在他人頻於拉票之際,登上玉山國家公園,此舉格外引得政壇人士的敏感聯想。

此次總統大選,林洋港有心鷹揚而起,卻收翅於省籍的宿命大網,固然識時務的俊傑美名已留,但是如何從容調適政潮之後的政冶新勢,則將是林洋港下一階段的深思課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