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溫泉費開徵拖7年! 宜蘭如何救礁溪溫泉?

泉水不熱、流通範圍縮小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2-04-02

瀏覽數 20,700+

溫泉費開徵拖7年! 宜蘭如何救礁溪溫泉?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2 / 4月號雜誌 金磚四國之父歐尼爾 再度預言新經濟引擎

你能想像,數百年來以溫泉聞名的宜蘭縣礁溪鄉,如果沒有了溫泉,會變成什麼光景?這種不應該存在的「假設」,近來成為當地人的集體焦慮。

「溫泉會不會枯竭?」「我家的溫泉變冷了!」這是3萬5000個礁溪居民最近的心情寫照。他們擔心,自古就是蘭陽八景的礁溪溫泉,會不會因為觀光業過度興盛,老天賞賜的自然水源會葬送在這一代手裡?「只要我家附近有建商開挖工地,溫泉水就不見了!」礁溪溫泉文化協會總幹事王熏帶著不滿的語氣。

王熏是礁溪媳婦,24年前,她從台中嫁到礁溪,夫家有口溫泉井,可以接管到廚房、浴室,因此,洗碗、洗澡都用溫泉,這是她婚前沒有的「福利」。

但是,她發現,最近幾年來,溫泉變冷、水量減少的情況一再上演,逼得她這個家庭主婦跳了出來,要追根究柢。 她指著住家附近十幾層樓的集合式住宅大樓、大型飯店表示,建築工地開挖地下室,24小時全天候抽取地下水,連帶抽走熱騰騰的溫泉水,方圓幾十公尺的鄰舍因而沒有溫泉可用。

她家旁邊一棟四層樓的舊旅社,停放一輛怪手,正打算改建為12層樓的現代旅館,「等它開挖地下室,我們這一帶就沒溫泉可用,」她說。

溫泉區過度開挖使用泉水 

為了查證溫泉水變冷的箇中原因,她在家裡裝上監測器,這才發現,工地的地下室只要挖得愈深,缺水就愈嚴重,政府核准地下室從地下兩層樓挖到地下四層樓,家裡的溫泉水位也跟著下降兩公尺,等到地下室開挖完畢,溫泉回來了,還得等上一年,降了4.5℃度的溫泉才能回溫。

這樣的情況不只王熏發現。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院院長張智欽早在1996年就已經發覺,當時他向國科會申請研究計畫,花了四年時間比對紀錄,察覺溫泉區南側的礁溪鄉公所,到北側礁溪旅遊中心,不到兩公里的距離,十年內溫度下降10℃,淺層溫泉使用範圍30年內縮小300公尺!

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礁溪溫泉會降溫?張智欽分析,溫泉水源從地下水源湧出,經過大量抽取,會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或熱水壓力變小,周邊地區的地下水便匯集過來,因為溫度較低,地下水滲入,使得溫泉變冷,而距離溫泉核心區較遠的周邊地帶,影響會最明顯。

他拿起地圖,指著礁溪國小、育才路一帶表示,1970年代,當地還有溫泉,如今,已開挖不到,可見溫泉流通範圍正在縮小。12年前他第一次發表溫泉研究報告時,曾建議宜蘭縣政府設法改善,無奈至今仍不見積極作為。

觀光引商機 也造成過度開發 

對礁溪人來說,家鄉擁有全台灣唯一的平地溫泉,無色、無味、無臭,水質中性,而且自然湧出,不必登山,就能取得,這是全鄉的共同資產,而宛如小溪的湯圍溝,位於溫泉中心線,就是溫泉來源。源自跑馬古道的湯圍溝是寬約兩公尺的溪流,經由德陽路、中山路到台九線,全長有350公尺。

宜蘭縣政府工務處長陳德星說,部分溪流經過人工整治,拓寬為四公尺,2005年起,設置兩座公園,裡面有泡腳池,成為戶外溫泉,京都念慈庵喉糖〈貴妃〉廣告就在這裡取景。由於縣府每年舉辦溫泉節,礁溪知名度漸開,每年吸引遊客約超過200萬人次,占宜蘭遊客兩成。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土生土長的龍山溫泉旅館老闆杜國生回憶,半世紀前的礁溪,觀光業還不發達,湯圍溝白煙繚繞,水量豐沛,沒發生溫泉井缺水的事。「煙霧繚繞的美景現在只有在宜蘭縣史館的舊照片,才能看到!」杜國生說,隨著政府重視觀光業,雪山隧道在2006年通車,交通便捷,不僅連續假日遊客人潮不斷,更帶來住宅大樓、飯店業者,大興土木。

近年來,礁溪紛紛出現容納500戶的大型溫泉社區、大飯店,伴隨著各式名產店、餐廳,喧嘩的人聲、車聲,商業氣息變得十分濃郁,和周遭靜謐的青翠山巒顯得不太搭調。

根據宜蘭縣工商旅遊處統計,礁溪因應觀光人潮,當地合法旅館就占宜蘭縣一成以上。不只觀光業,拜礁溪特有地理之賜,仰賴溫泉生長的空心菜、絲瓜、番茄、甲魚等農產品、養殖業,也大量使用溫泉,滋味鮮美,因而在全台獨樹一格,賣得好價錢。

溫泉用量可能是12年前三倍 

只是,過度開發會影響溫泉水量,宜蘭縣政府在2010年管制溫泉安全用量一天是1萬4326噸。張智欽在1999年曾推算當地溫泉用量一天是1萬5000噸到1萬7000噸,如今,溫泉游泳池、SPA、財團投資的飯店,一家接著一家進入礁溪,用水量已大幅增加。

「現在的用量可能是12年前的三倍!」礁溪湯仔城溫泉產業暨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蕭錫鑫如此推估,他12年前到礁溪,近年發現溫泉游泳池、SPA為了保持水溫,不停抽取溫泉,形成極度浪費。

和風溫泉會館副總經理李培蘭曾經目睹工地開挖地下室,抽取的溫泉水量有如瀑布。擔任宜蘭縣溫泉振興促進會理事長的杜國生也說,大型工地使他的旅館抽不到溫泉,造成馬達故障,也有美容院因此缺水,無法幫客戶洗頭,工地只得賠錢了事。

使用者付費拖七年 

明年開徵 蕭錫鑫認為,溫泉是礁溪人的根,他很擔心水資源因為濫用,會有匱乏的一天,希望宜蘭縣府能秉持「使用者付費」原則,要求所有用戶裝置水表,計算溫泉用量,收取費用。「我們已優先列管118家溫泉旅館、住宅大樓和養殖業者,」縣府工務處長陳德星表示,今年底前,優先列管者必須安裝水表,明年1月開始繳交溫泉費。

然而,溫泉法在2005年已經實施,宜蘭縣府本來應該在第二年就徵收費用,為什麼拖了七年,明年才開始收費?陳德星表示,當時用戶沒有水表,缺乏計價標準,為此他們向縣府提起訴願,縣府因為沒有公告用戶需自行陳報用量而敗訴,加上用戶向民代陳情,收費措施一再延緩到明年才開始執行。

如今,溫泉法的輔導期即將結束,依法來看,用戶開挖溫泉井必須提出申請,才能取得水權,明年6月以前,工務處將要求所有用戶裝表、收費,管理將會步上軌道。

不過,收費政策又在地方上出現爭議。有人認為,民宅住戶用量遠不及溫泉社區和飯店業者,不該徵收,也有人表示,抽地下水不必繳費,同是地下水的溫泉卻要收費,不盡合理。

儘管礁溪人看法不一,已有旅館業者願意配合。湯仔城溫泉產業暨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蕭錫鑫就表示,收費能讓使用者具備成本觀念,開徵的溫泉費不妨用來結合文創產業,邀請藝文人士駐紮礁溪,為當地風情創作,延續礁溪溫泉的生命。

「華清今已冷香肌,別有溫泉沸四時,……,好景蘭陽吟不盡,了應浴谷沁詩脾,」清朝道光年間的陳淑均編纂《噶瑪蘭廳志》,如此描述礁溪溫泉,這樣的景象任誰都不願破壞,只有珍惜天然資源,美景才能長長久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