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王健林:肯定會去 台灣投資,還在看地

中國第一大商用地產、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范榮靖
user

范榮靖

2012-04-02

瀏覽數 47,000+

王健林:肯定會去 台灣投資,還在看地
 

本文出自 2012 / 4月號雜誌 金磚四國之父歐尼爾 再度預言新經濟引擎

從前年起,大陸中央宏觀調控房地產巿場,使相關業者深深受到影響;今年,打房政策持續,力道絲毫不減,更讓許多人擔心住宅房地產巿場的未來發展。

但同時,大陸決定發展內需消費巿場,卻帶給商用不動產業者許多利多,發展前景看好。就連萬科,也對外宣布,將會發展商業不動產。

的確,萬達表現亮眼。目前,集團事業包含商業地產、高級酒店、旅遊投資、文化產業、連鎖百貨等五大產業。其中,前四大產業,都是業界第一。

目前萬達已在全大陸開業49座萬達廣場、26家五星級酒店、730塊電影銀幕、40家百貨店、45家量販KTV。其中,IMAX在大陸的唯一合作對象,正是萬達;而屈臣氏、GUCCI、ZARA、Cerruti1881等國際一線品牌,也是萬達合作很久的伙伴,入駐萬達經營的商場。

專注企業經營,也善盡企業家社會責任 去年,萬達集團總收入1051億元人民幣,增幅43%,更是創立24年來,首次突破千億大關;企業資產也達2200億元人民幣,納稅163.4億元,納稅額連續兩年排在全國民營企業首位。萬達的企圖心不只如此。2015年預計資產達到3000億人民幣,年營收2000億人民幣,年納稅300億人民幣,成為全球商用地產第一。

「開發項目快進快出、並讓店家賺錢,是萬達成功的兩大原因,」現年58歲,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一個軍人家庭,但從大連發跡,後來也從過軍,始終精神抖擻,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時分析。

王健林專注企業經營之餘,也善盡企業家社會責任。他是全國政協常委、也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時常為了國家、產業發展,提供建言。

欣賞美國卡內基、洛克斐勒的他,更不遺餘力投身慈善事業。24年來,萬達集團及王健林個人的公益慈善捐助,累計超過28億元人民幣。

2005年、2008年分別獲得由大陸民政部頒發的首屆「中華慈善獎」和第四屆「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捐贈個人」稱號 以下即為王健林在北京萬達鉑爾曼飯店,接受獨家專訪的重點摘要:

投資文化產業七年

逾200億人民幣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這次兩會主軸,和以往最大的不同點為何?

王健林答(以下簡稱答):主要有兩點。其一,文化發展繁榮列為今年主題之一,人民代表及政協委員也都安排專題的文化發展討論,而且也對外舉辦相關新聞發布會。過去,沒有像今天這麼熱鬧過。

其二,對於民生議題特別注重。大幅度結構減稅,以及全力支持小型、微型企業。政府財政過高收入,已經嚴重擠壓民間收入,這股聲音特別強烈。

問:因應你講的重點,萬達集團發展策略為何?

答:萬達從2005年開始,大規模投資文化產業,累計投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是大陸文化產業投資額最大的企業。

目前,已進入中央文化區、大型舞台演藝、電影製作放映、連鎖文化娛樂、中國字畫收藏等五個行業,均是全國第一。

中央文化區是全國首創,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心。以文化為核心,兼具旅遊、商業、商務功能的世界級文化旅遊項目。占地1.8平方公里,總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其中文化產業項目投資80億元,包括室內電影公園、漢秀劇場、大陸最大電影城、杜莎夫人蠟像館、美術館、漢街大戲臺、大型書城、藝術琴行等九個文化項目。

其中,漢秀劇場斥資25億人民幣,是世界最高水準的大型水舞台秀節目,和美國著名的弗蘭克公司合資完成,兩年後將會震撼亮相。 萬達也已形成電影製作、發行、放映完整的產業鏈。萬達院線是大陸第一,也是亞洲第一的電影院線,在大陸開業86家影城,擁有730塊銀幕,巿占率15%。

大歌星量販KTV,是萬達投資的連鎖文化企業,為群眾提供健康的文化娛樂方式。今年內開業達到63家店,同樣全國第一。

最後,萬達也是大陸民間最大的收藏企業家。20多年來,已收藏百位大師千幅館藏級作品,市場價值近100億元人民幣。萬達每年在不同城巿,為群眾舉辦免費畫展,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對外交流活動。

地產為核心 多元化跨業發展

問:萬達多元化發展的核心策略為何?為何從商業地產跨到文化產業?

答:萬達追求相關多元化發展。無論商用地產、高級飯店、旅遊度假區、連銷百貨、或文化產業,共同點都是,要蓋房子。 萬達的發展軌跡,已從第一代的單店、第二代的組合店、發展到第三代的城巿綜合體,內容包括大型商業中心、步行街、五星級酒店、商務酒店、辦公樓等,結合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其中,為了豐富商場內涵,引進文化場所、活動,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以前,礙於體制,電影院、劇場等文化設施,基本都是單獨建設,愈來愈不適應群眾的文化需求,導致多數經營困難,每下愈況。 萬達經過探索,首創將電影院、劇場、量販KTV等文化設施,與商業中心、飯店、旅遊度假區等結合在一起,相互依託,產生綜合效應。例如,武漢江漢路萬達商業廣場電影城,連續三年創造全國觀影人次第一的紀錄。

文化完全可以做成大產業。中國社科院2010年《中國文化軟實力報告》指出,去年美國文化產業收入超過4500億美元,產值占GDP比重超過20%,是美國經濟的第一大產業。美國最大的400家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業。

萬達文化產業就成長快速。光是萬達院線,在沒有國家的金融、政策支援下,年收入從2005年的1.2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1年的22億元人民幣,7年增長18倍。

文化產業的主力又以民營企業最有機會。文化產業相比鋼鐵、石油、鐵路等行業,投資規模較小,但市場化程度更高,國有企業競爭力明顯不如民營企業。

成功祕訣:快進快出、讓商家賺錢

問:你的管理風格比較軍事化,但文化產業又特別強調創意,如何平衡?

答:不同行業,不同管理方式。電影製作,我不管細節,只管每年利潤指標;舞台演出,我也不管內容,只管題材正面激勵人心,有中國文化,而且演員90%要是中國人,三年內演員達100%中國人。

問:萬達現在已是亞洲、中國大陸第一大、全球第五大的商業地產業者,核心競爭力為何?

答:首先,快進快出。萬達的商業模式就是快買快幹快竣工,不需要囤地,不需要通過土地升值來獲取利潤。因此,萬達開發的地,大多200~300畝。如果土地多達千畝,就得拉長戰線,必須八年、十年才能賣完。

萬達商用地產開發團隊,全國保持約70個,建案遍布全大陸。一個建案完成,就換到下個建案。

其次,讓商家賺錢。明年武漢萬達廣場、長沙萬達廣場;其中,武漢萬達廣場將會創造一個紀錄,將有100多個奢侈品牌進駐,其中許多不曾來到大陸的品牌也都將引進。

大的商家,到小的商家,都願意和萬達做生意,只有一個祕密,讓商家100%賺錢。如果商家賺錢,萬達就不用擔心租金收入。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從七年前開始,萬達調整為這個策略,就不考核店家的利潤指標,而是重視店家的服務、安全措施是否達到標準。而且,萬達每年還給每個店家一定促銷經費。結果,至今租金收繳率都達99.5%以上,世界第一。

這是一種思路的轉變。你現在設立各種名目收費,收的錢多,將來收的錢就少;但你站在店家的角度,現在收的錢少,將來它賺多,你也就收的多,而且它有忠誠度,彼此互相信任,形成一種戰略合作關係。

轉型避風險,走零售業商用不動產

問:萬達集團未來發展目標?

答:相對歐美商業地產業者成長緩慢,萬達成長快速。今年,萬達新增持有物業面積380萬平方公尺,年底累計持有物1300萬平方公尺,全球第四;2013年持有物業面積近1700萬平方公尺,全球第二;2015年,預計超越美國西蒙公司,成為世界第一。

其中,明年底,萬達持有五星級飯店物業面積,將是全球第一;開業50多家,建設中的將有20多家。

問:雖然今年大陸中央政府還是持續打房,但主要針對住宅房,對於商業地產並沒限制。你當初為何決定從事商業不動產業務?

答:我從1988年就從事不動產工作了。隨著經濟快速起飛,萬達也很快就有一定成績,資產達到上百億元人民幣。

但問題是,住宅不動產的現金流不穩定。每個建案銷售完畢之後,到下個建案推出前,很長一段時間,公司沒有收入。另外,我從事房地產至今24年,遭遇六次政府調控。每三、四年,就會遇到一次。如果有一天,出現系統性風險,企業就倒閉了。

尤其,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香港、泰國、台灣等地的房地產業者都出問題,更讓我意識到,賣住宅的風險實在太大。

從2000年起,萬達決定轉型,追求長期穩定的現金流,改為從事零售業商用不動產,而非辦公室、或工廠這類的商用不動產。因為,這是一個反週期的行業,無論經濟如何波動,每個人都還是吃喝玩樂,只是花多、花少的差別。

2008年金融危機時,萬達預期租金收入下滑,但沒想到還是高速成長,並不亞於2006、2007年。研究後發現,不景氣要影響到消費領域,通常得要三年。

著重全球化布局,上巿讓公司更透明

問:萬達對於拓展海外巿場,有何想法?

答:今年初,萬達提出一個口號,2020年成為全球知名企業。因此,未來十年,萬達也會著重全球化布局。

原則上,以發達地區為主,例如歐洲、北美;併購或合作對象,與萬達現在經營項目有關,例如不動產、連鎖飯店、連鎖百貨、購物中心、文化產業等。

問:萬達考慮投資台灣嗎?

答:當然。我曾在頂新、特力邀請下,去過兩次台灣,很喜歡台灣。去年,在台灣有談定一塊地,地點不錯,但面積太小,只好作罷;但台灣肯定是會去投資,現在還在看地。

問:目前,房地產業者上巿,受到政策影響,難度較高。請問當初想要上巿的原因?

答:上巿,倒不是為了我個人,而是為了股東、以及跟了我這麼久的資深同仁著想。

萬達現在現金流很好,利潤也很高,超過100億人民幣,而我個人就占了80%股份,而且集團每年都是兩位數成長,去年集團總收入1051億元,增幅43%。

2010年,我就捐出50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分給集團200多位高階主管;今年,預計還會拿出股票,分給核心高管。

上巿也是為了讓公司運作更加透明化、規範化。無論將來是我小孩,或由專業經理人接班,都會有個約束。萬達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百年企業、長壽企業,長長久久經營。

慈善捐助積德行善,協助青年創業

問:你一直對於慈善捐助也很積極投入,原因為何?

答:受到傳統文化影響,加上父母從小不斷教誨,積德行善,慢慢潛移默化成為我的價值觀。在1997、1998年之前,當時規定,捐多少錢,就要再繳30%左右的稅,我仍是照捐。不是現在為了趕風頭,才開始捐助。

問:是否曾經想過將你的捐助制度化?

答:目前,已經提出申請慈善基金。從前年開始,我也和幾個企業朋友,例如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上海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等,成立一個公益基金,協助40歲以下的青年創業。

全國31個省巿都有創業指導中心,而聘請的100多位老師,都是創業8至10年、已經成功的小型、微型企業主。因為他們的經驗,會對剛創業的青年更有實質幫助,並進行三年陪伴式輔導,全是免費提供協助。

另外,提供青年的創業資金,無利息、無抵押、無擔保,通常約50萬元人民幣,最多不超過100萬人民幣;目前,試驗兩年多,貸款回收率97%。

創業行業沒有限制,但唯一的條件是,創業者將來企業利潤20%,要進行慈善。

有個甘肅蘭州青年,創業養牛,但遇到地區性傳染病,牛全死了,30萬人民幣全泡湯;我們又給了100萬人民幣,讓他重新開始,愈做愈好,也帶動周邊一起養牛。

問:中外企業家,你特別欣賞哪個人士?

答:美國的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以及卡內基(Andrew Carnegie)。他們兩位在企業經營上,都做得非常成功,洛克斐勒是石油大王、卡內基是鋼鐵大王,但他們卻又致力於慈善事業,幾乎將全部的財富捐獻給社會,很令人敬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