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評審讚賞的, 非菜色與服務,而是環境

美食評鑑 俏江南台北店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12-03-02

瀏覽數 25,200+

評審讚賞的, 非菜色與服務,而是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2 / 3月號雜誌 服務,啟動新中國

不只因為它是唯一非四川人經營、被稱為「中國餐飲界LV」的川菜品牌全球第55家店,也是海外第一家店。當然還有少東汪小菲和藝人大S轟動兩岸的世紀婚禮,以及創辦人張蘭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加拿大年輕打工媽媽,躍身為中國餐飲業女霸主的傳奇故事。

俏江南在台灣的魅力,的確凡人無法擋。為了參與《遠見》評鑑俏江南台北店,知名小說家、美食家李昂,還特別推掉了電視通告。「這個好玩,」嘗過北京國貿大樓俏江南本店的她,十分好奇台北俏江南將端出什麼好菜。

「我老早就想來吃了,」接到《遠見》邀約電話,人稱「阿珠姐」的飯店川菜廳外場服務第一把交椅蔡燕珠,興奮得不得了。

設計採歐式中國風 裝潢滿分

俏江南台北店由行銷公關章瑞芬為《遠見》美食評鑑團搭配12道經典菜餚,人均消費1326元(含酒水、茶資及服務費):

1. 蒜泥白肉

2. 紅椒雞

3. 花椒油拌秋葵

4. 涼拌關東木耳

5. 砂鍋豬肚悶牛腩

6. 宮保水晶蝦球

7. 山城極品毛血旺

8. 鮮青椒水煮魚

9. 干煸四季豆

10. 砂窩金瑤柱蘿蔔絲

11. 四川擔擔麵

12. 大麻團

有趣的是,經過三個小時評鑑過程後,俏江南台北店搏得評審一致讚賞的,並非菜色、也非服務,而是用餐環境。

一走進台北信義區ATT4FUN六樓的俏江南,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家川菜餐廳。不同於一般中餐廳,俏江南顯現了中國式的時尚。挑高的空間,大量用原木營造出東南亞禪風,天花板上是手繪的老虎、魚群、仕女、錦鯉等富含中國特色的圖象,更鋪設了中國風的地毯。

不能不提的是一整面LED燈光帷幕,透過山水動畫影像,可一窺廚師們在半開放式廚房大火快炒的實況。

種種細節的堆砌和別出心裁,使得蔡燕珠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讚,在用餐環境打了滿分。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俏江南運用了歐洲現代藝術,試著為中國菜的用餐環境加入不一樣的元素,值得肯定,」台北101公關經理暨發言人劉家豪讚許。 李昂形容,俏江南台北店簡直是把北京蘭桂坊搬到台灣,「如果想嘗試中國菜結合西方設計師設計出中國餐廳的氛圍,這裡是很好的選擇。」

接著冷菜一上桌,李昂就向服務生要了酒單,吃川菜配白酒再自然不過。但她觀察,最近國外已有酒商開始傾全力找尋能搭配微辣川菜的紅酒,「酒的價錢在合理範圍內,」李昂闔上酒單,以專家口吻說。

她聽從侍酒師的建議,點了「克羅杜維爾酒廠卡奈羅黑皮諾2008紅酒」,搖晃紅酒杯後,輕啜一口,「的確產生很好的餘韻,」李昂建議,若到俏江南,不妨跟上國際趨勢,嘗試點杯紅酒配川菜。

白飯結成一團 菜色令人失望

不過,對於當天端上來的菜色,都是行家的評審們坦言,整體而言有些失望。

首先,食材選用似乎出了點狀況。崇尚「只吃好東西」的張瑀庭發現,「鮮青椒水煮魚」所使用的草魚,腥味過重,肉質軟趴趴,口感不佳。「宮保水晶蝦球」內的蝦子也缺乏鮮味,而且異常的脆,可能是採買到加了硼砂的蝦子。

料理及烹煮的功力也有待加強。每天與川菜廚師一起工作的蔡燕珠,才挾一口「宮保水晶蝦球」,立即本能式的反應,「這一定是40歲以下的廚師炒的菜,功力不足,而且偏甜。」

至於「山城極品毛血旺」這道菜,蔡燕珠直指,鴨血口感不差,湯頭道地,然而切成一大片的毛肚,卻像極了青蛙皮,堅韌得讓人咬不斷。

自以為創新的料理手法,似乎也不受評審青睞。

李昂持平地表示,從包裹著黃瓜片的蒜泥白肉,感受到在傳統川菜式創新的立意,但並不是那麼恰當,「我仍然懷念,年輕時吃的那種蒜泥白肉,肉片切得很薄,卻能維持鮮嫩多汁,鋪在肉片上的醬料,又不會搶掉肉味。」

評審最在意的是,俏江南台北店連主食都未達水準。 蔡燕珠一針見血地指出,白飯結成一團,失去粒粒分明的美感,連本來被期待為壓軸的招牌菜「四川擔擔麵」,都少了一味,忘了灑上帶點顆粒的花生粉。

「今天端上桌的每一道菜,我都只想吃一口,」身為張蘭的忠實粉絲,也到過四川吃正宗川菜的張瑀庭難掩失望。 一位在俏江南台北店剛開幕就趕往嘗鮮的年輕消費者也有類似感受,「很難吸引我光顧第二次。」

評審建議:把菜做好最重要

措辭一向犀利的李昂提醒,俏江南千萬不要小看台灣市場,川菜曾經是台灣重要菜系之一,有一批人是吃川菜長大的,她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李昂對俏江南台北店的最大感受是,熱菜嘗起來好像都使用同一鍋湯底,只是下的料不同罷了,「川菜只能這樣嗎?錯了,多元百味的川式料理,可以做上好幾百道不同的菜,不是只有麻辣,請俏江南再去把川菜的細膩找出來,」一向嗆辣的她直言,這裡不如北京俏江南。

一位資深媒體人分析,大陸知名餐飲品牌來台設點,像譚魚頭等,最後鍛羽而歸。可能是對台灣人口味尚未拿捏到位。另外大廚師及管理階層來自大陸,台灣員工也可能不適應。

不過,任何新餐廳本來就需要花一點時間調整,才能呈現絕佳風貌,「兩岸餐飲口味並沒有那麼大差異,不要把重心放在迎合台灣人口味,努力把菜做好才是關鍵,」李昂建議。

box 花椒油拌秋葵 清爽又開胃

四位評審唯一一致推薦的菜是冷菜「花椒油拌秋葵」,其中三位還評為第一名。作法很簡單,把處理過的新鮮秋葵川燙,加入青、紅甜椒及主廚特別煉製的花椒油涼拌後即可上桌。好吃的關鍵就在花椒油,駐店大陸廚師長先把花椒乾炒一下,加入沙拉油,小火拌炒至花椒微焦,立即熄火,濾掉花椒粒後,再把燒熱至冒白煙的油,倒入放置花椒的玻璃瓶內。

「秋葵通常只在西餐的餐桌上出現,很少在川菜菜單上看到,加上麻辣口感,有畫龍點睛之效,」一向挑嘴的李昂,挾了一口放進嘴裡後,直呼:「非常有創意!」 張瑀庭也認為這道菜香氣十足,秋葵也鮮嫩有味,最重要的是麻度相當溫順、不刺舌。至於高標準的蔡燕珠,第一、第二名都從缺,第三名給了「花椒油拌秋葵」,「這道菜真的很成功,既清爽脆口,麻辣鮮香又開胃,從沒想過秋葵能有這樣的吃法。」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